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嗟我寂冤终无了,空余虏剑作寒鸣”“开国元勋”蒋翊武在桂林英勇就义

“嗟我寂冤终无了,空余虏剑作寒鸣”“开国元勋”蒋翊武在桂林英勇就义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嗟我寂冤终无了,空余虏剑作寒鸣”“开国元勋”蒋翊武在桂林英勇就义

【简介】 蒋翊武像 桂林翊武路上的蒋翊武就义纪念碑。见习记者卿乙然 摄 本报记者 李云波 1913年10月9日,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武昌首义元勋蒋翊武在桂林遇难的日子。 蒋翊武,湖南澧县人,曾任武昌起义战时总指挥,屡建奇功。1913年7月,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蒋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72

【正文】

蒋翊武像

桂林翊武路上的蒋翊武就义纪念碑。见习记者卿乙然 摄

本报记者 李云波

1913年10月9日,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武昌首义元勋蒋翊武在桂林遇难的日子。

蒋翊武,湖南澧县人,曾任武昌起义战时总指挥,屡建奇功。1913年7月,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蒋翊武正在澧县探视父母,接到友人催他去长沙发动湖南独立的电报。7月25日,湖南宣布独立,他被任命为鄂豫招抚使。

当时,湖南都督谭延虽然也加入了国民党,但并不真正反袁,虽然宣布独立,却没有在军事上积极准备。果然,一个月不到,江苏、江西等地的讨袁军遭受失败后,湖南于8月12日宣布取消独立。袁世凯全国通缉蒋翊武。蒋翊武于是准备前往香港,以图东山再起。

别人都经汉口乘舟沿长江东下,蒋翊武觉得汉口认识他的人太多,决定改道广西经桂林去香港。蒋翊武取道桂林还有一个讲法是,蒋翊武想游说陆荣廷反袁。《桂林文史资料》中记述:蒋翊武清末曾在广西新军混成协当过工兵营长,驻扎桂林李家村很久。由桂林南门外到李家村的那条马路,就是他当工兵营长的时候,督同他的士兵修筑成的。他和广西新军里的军官及陆军小学、陆军干部学堂的军事教官和学生,多是旧交和相识;且当时蒋翊武知道陆荣廷和袁世凯是貌合神离,他想由桂林再往南宁,向陆荣廷作反袁游说。

然而,蒋翊武刚进入桂林地盘,就被桂林统领秦步衢的手下捉住。开始秦步衢还以为是抓了一个私贩,当知道是袁世凯恨之入骨的蒋翊武后,欣喜若狂。秦步衢为邀功请赏,竟以小小的统领身份,立即越级直接向北京的袁世凯发电报报告。

不久,袁世凯电令广西方面把蒋翊武就地枪决。蒋翊武知道后,神色自若,向看管他的刘家正索要纸笔写遗书交代家事,并为他的遗腹子取名。第二天下午4时,刘家正按桂军师长陈炳焜的指示,为临刑的蒋翊武备了一席丰盛的饭菜和白兰地酒。蒋翊武痛快地吃饭喝酒,以至微有“醉意”。饭后,蒋翊武即被押赴桂林丽泽门外行刑。蒋翊武身穿纺绸衫,端坐在大红毡上,向群众和士兵演讲革命。听众动容,还有的人哭出声来,行刑的士兵竟迟迟不肯开枪。最后,恐生变故的行刑排长用手枪从蒋翊武的背后开枪。(据万武《蒋翊武死难纪实》)

蒋翊武就义时,年仅28岁。1921年孙中山在桂林督师北伐,专程来到丽泽门外凭吊蒋翊武,下令为蒋翊武立纪念碑,并亲笔题写了“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胡汉民撰写了碑文。据查证,“开国元勋”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对革命同志的唯一封号,也是对蒋翊武的最高赞赏。

被捕后,蒋翊武写了4首绝命诗,并留下了给父母的遗书。《桂林文史资料》所做的《辛亥革命在桂林》文史专辑中,详细记载了这4首绝命诗和遗书,其中一首为:“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不平!嗟我寂冤终无了,空余虏剑作寒鸣。”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市档案馆提供或为资料图片)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