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威武不能屈——陈潭秋

威武不能屈——陈潭秋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威武不能屈——陈潭秋

【简介】陈潭秋,1896年1月生,湖北黄冈人,早年在湖北省武昌省立一中学习,1916年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同年秋与董必武筹办武汉中学,任英文教员。在他们的努力下,这所学校团结了一批进步教员,培养了一批革命青年。 1920年秋,陈潭秋与董必武等发起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65

【正文】

陈潭秋,1896年1月生,湖北黄冈人,早年在湖北省武昌省立一中学习,1916年进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学习,同年秋与董必武筹办武汉中学,任英文教员。在他们的努力下,这所学校团结了一批进步教员,培养了一批革命青年。 1920年秋,陈潭秋与董必武等发起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同年他参与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武汉的大中学校建立读书会,组织师生阅读《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书刊,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1年7月,陈潭秋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9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负责人,后任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委员,武汉区执委委员长、组织委员。1923年陈潭秋发动和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后到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和建党工作,任中共安源地委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认真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参加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筹建工作,任国民党湖北省执委会组织部长,为开展工农群众运动,迎接国民革命军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陈潭秋先后担任中共湖北区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 1933年初,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同年6月,任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政府粮食部部长。在国民党军的严密封锁和军事“围剿”的极其困难条件下,为保证中央苏区和红军的粮食供应,作出重要贡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潭秋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1935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后入莫斯科列宁学院研究班学习,并参加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 1939年5月,他化名徐杰,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员一起,正确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发展新疆的经济、文化建设,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2年,盛世才公开投靠蒋介石,实行白色恐怖。陈潭秋向党中央建议将在新疆工作的干部调回延安,以保存革命力量。同时,组织在新疆的共产党员整风学习,进行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共产党员要有足够的精神准备,随时可能被捕,要坚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意志。 1942年9月17日,陈潭秋被捕。敌人对他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逼迫他声明“脱党”。他始终坚贞不屈,痛斥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罪行,正气凛然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3年9月27日,陈潭秋和毛泽民、林基路等一起被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时年47岁。由于消息隔绝,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他仍被选为中央委员。新中国成立后,陈潭秋的遗骨被安葬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郊烈士陵园。(新华社供稿)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