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缺损的右耳 陈潭秋:播火荆楚、血洒天山的“一大”代表

缺损的右耳 陈潭秋:播火荆楚、血洒天山的“一大”代表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缺损的右耳 陈潭秋:播火荆楚、血洒天山的“一大”代表

【简介】 陈潭秋青年照(资料图片) 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来自学堂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出现过毛泽东这样的军队统帅,却只有一人以战士之勇持枪作过战,火线负过伤,那就是来自武汉的代表陈潭秋。这位中英文俱佳的才子,有着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最后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 从建党到牺牲,陈潭秋历任华中、东南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54

【正文】

陈潭秋青年照(资料图片)

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都是来自学堂的知识分子。在他们中间,出现过毛泽东这样的军队统帅,却只有一人以战士之勇持枪作过战,火线负过伤,那就是来自武汉的代表陈潭秋。这位中英文俱佳的才子,有着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最后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

从建党到牺牲,陈潭秋历任华中、东南、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北党的负责人。1945年召开中共“七大”时,代表们仍选他为中央委员,可当时代表们并不知道,早在1年零9个月前,陈潭秋已告别了全党同志,在新疆被国民党杀害。

昨日,记者来到武汉大学老教授陈乃宣的家中,陈乃宣说:“陈潭秋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便是他铁一般的意志。”85岁高龄的陈乃宣研究陈潭秋已有30余年。

小小年纪“为民抗暴”

陈潭秋,原名陈澄,潭秋为其字,1896年出生于湖北黄冈县一个书香之家。他祖父中过举人,是当地名流,父辈家道中落,但陈家一直深明知书达理的重要,家庭经济虽濒临破产,却有“穷不废读”的信念,陈潭秋兄弟几人均得以入学就读。

因五哥陈树三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员,陈潭秋从小便受其革命思想影响。一次,陈树三突然问陈潭秋:“你为什么叫陈澄?”陈潭秋一愣,陈树三告诉陈潭秋:“澄,就是澄清,如今世道太浑浊了,你长大成人之后,要努力去浊扬清!”陈潭秋听后,拉住五哥的手说:“那潭秋的意思,就是深潭逢秋,清澈见底啰!我定要正直为人,为民众办事!”

1911年,陈潭秋考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学。第二年夏天,陈潭秋放假回家,途经团风镇。刚一下船,正遇上大恶霸陈大狂领着几个监工,劈头盖脑地抽打码头工人,强迫他们装运粮食,不时有人被踢倒在地。

这时,一位白发卖报老人喊着“今天的汉口新闻报!大江报!”走了过来,工人们纷纷聚拢过来争看,陈大狂气极了,准备把报纸抢过来丢进江中,却被陈潭秋阻止了,监工们准备拿皮鞭抽陈潭秋,却被他顺手将皮鞭抢下,他厉声说道:“连清朝皇帝都被推翻了,你们还在这里称王称霸!卖报,宣传革命道理,有什么错?革命派来了,小心你的脑袋!”陈大狂吓得不知所措。陈潭秋随即搀扶着老人离开了。

从此,陈潭秋“为民抗暴”的佳话,就在团风镇传开了。1916年,陈潭秋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前身)英语部。

“五四运动”走在最前列

陈潭秋在武昌高师将要毕业的时候,由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1919年5月4 日,北京爆发了学生群众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消息迅速传到武汉。

5月6日深夜,武昌高师得到北京学生联合会成立的消息,全校鼎沸。陈潭秋等立即联络各班学生代表,商定次日清晨整队游行,同全市各校联系。第二天清晨,英语部的一个学生代表忽然站出来说:“上面有通知,不许游行,我们不游行了。”陈潭秋等几个同学却一致认为斗争的对象是帝国主义,游行没有错。

于是,陈潭秋所在的毕业班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

湖北督军王占元、省长何佩瑢对学生们的爱国行为大为不满。王占元甚至威胁各校校长:“如果学生罢课,捉到即枪毙,一定要办到格杀勿论的地步。”

6月1日,虽有微雨,学生外出演说仍极其踊跃,却遭到了军警的阻拦,捕去学生多人,高师学生陈开泰重伤住院。6月7日,武昌高师发出电文痛斥王占元等人的罪行,强烈要求罢除王占元、何佩瑢,“以谢国人”。

代表武汉参加“一大”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等7人在武昌抚院街97号(现民主路)董必武的寓所内召开秘密会议,宣告武汉共产党支部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六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之一。这次会议经过酝酿提名,选举了小组负责人,陈潭秋分管组织工作。

当时,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建立了一个半公开性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由陈潭秋负责,他利用在武汉中学、湖北女师等校任教的机会,向进步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五四以来涌现出的觉悟较高的先进青年吸收入团。同时,陈潭秋还先后介绍了刘子通、张培鑫、董觉生等入党,为武汉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1年6月,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接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来信,请各地派出两名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经过小组成员酝酿,一致推选董必武、陈潭秋为武汉小组的代表。

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李汉俊的家中召开。会议首先由共产国际的马林讲话,他说一口英语,陈潭秋就不时地为身旁的董必武翻译。会议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和今后的工作计划等。

会议进行期间,一个可疑的人窜入会场,代表们立即收捡文件分头散去。果然不到十分钟,就有法华捕探等来李汉俊家查抄,但一无所获。第二天,陈潭秋等人乘火车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他们借游湖之名,雇了一只大船,并预备了酒食,在船上举行了中共一大最后一天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让人肃然起敬

1927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开始反共,陈潭秋因身份暴露转赴江西,秘密配合南昌起义。1930年,陈潭秋到沈阳,在布置工作时被捕入狱,他坚不吐实,关押两年后获释。回到上海后,陈潭秋于1933年转移到中央苏区。他的妻子徐全直因分娩未能同行,随后被捕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1934年秋红军长征开始后,他留在苏区任中央分局委员。1935年2月下旬,根据毛泽东指示,陈潭秋率领部队向闽西突围。

当时,陈潭秋和谭震林带着部队出发,翻越紫金山,来到了旧县河边上。据当地老乡报告,河对岸有敌人的一个连队。为避免与对岸敌人的正面遭遇,陈潭秋决定部队过河后分两路前进,两队刚刚会合,却突然发现已经被国民党部队包围了。陈潭秋、谭震林、邓子恢立即开会商量,决定突出重围。谭震林率大部分同志突围,陈潭秋率领一个警卫班进行掩护。

陈潭秋拔出手枪朝天连开三枪,敌人果然被引诱过来。陈潭秋一队人马经过激烈战斗,几近全部牺牲,陈潭秋也失足掉下山崖。敌人撤退后,谭震林等率领部队转回来,漫山遍野寻找,终于发现陈潭秋满身是血横卧崖下。他受了重伤,右耳被挂掉,脚趾也跌断,已经昏迷过去。

陈乃宣说:“很多老同志与陈潭秋第一次见面,看到他的右耳便马上肃然起敬,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位弹雨中冲杀出来的老战士。”

天山脚下英勇就义

1939年5月,陈潭秋化名徐杰奉命从莫斯科回到延安,途经新疆,来到迪化(今乌鲁木齐市)。此前新疆的地方军阀盛世才伪装进步,以骗取苏联的援助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从抗日的大局出发,应盛世才的邀请,自1937年起,陆续派出一批干部到新疆工作,帮助盛世才制定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的六大政策,使新疆的政治日益走向进步,经济文化建设得到较大的发展。

1939年7月,党中央电示陈潭秋留在新疆工作,接替邓发任中共中央驻新疆的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盛世才日渐脱去其伪装,露出反动的真面目。

1942年6月底至7月上旬,中央数次电示陈潭秋,同意在新疆的党员全部撤走。然而当时到延安的交通已被国民党封锁,只有先撤往苏联。其他同志要求陈潭秋第一批走,但陈潭秋却坚持要留下,他说:“只要这里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9月17日,盛世才派军警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及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全部人员和家属软禁起来。

1943年2月7日,盛世才将软禁的143名共产党人全部投入监狱。从同年4月10日至5月7日,盛世才对陈潭秋进行了一连串的审讯,并使尽“坐飞机”、“压大杠”、“灌辣椒水”等酷刑,逼他招供子虚乌有的“共产党四·一二阴谋暴动”案。陈潭秋坚贞不屈,断然予以否认。敌人还引诱他在“脱党声明”上签字,遭到了陈潭秋的严词拒绝。

在视死如归的陈潭秋面前,盛世才黔驴技穷,竟于1943年9月27日深夜,秘密将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杀害。陈潭秋时年47岁。

见习记者 梁爽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