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路都很好,请问你们大八路好不好” 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之子来乌祭扫
【类型】报纸
【篇名】“小八路都很好,请问你们大八路好不好” 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之子来乌祭扫
【简介】 6月25日,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陈潭秋之子陈楚三(中),毛泽民之子毛远新(右),林基路之子林海洪(左),祭扫陵墓。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瞿秋白之女瞿独伊(中)在众人搀扶下坚持祭扫。 红色后人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倾听烈士事迹。 晨报讯:“他们叫我囚徒,可是我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09
【正文】
6月25日,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陈潭秋之子陈楚三(中),毛泽民之子毛远新(右),林基路之子林海洪(左),祭扫陵墓。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瞿秋白之女瞿独伊(中)在众人搀扶下坚持祭扫。
红色后人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倾听烈士事迹。
晨报讯:“他们叫我囚徒,可是我没有罪,我只是一个喜欢自由,喜欢爸爸妈妈的孩子……”舞台上,身穿囚服的小演员用稚嫩的独白,再现了曾经的狱中生活。台下,当年入狱的孩子们,如今早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想起那段峥嵘岁月,大家不禁掩面而泣。
6月25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乌市举办了“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时代精神 65年后重聚党旗下”活动,邀请了当年在疆入狱的14名红色后代,其中包括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烈士之子陈楚三、毛远新、林海洪,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之女瞿独伊、张闻天之子张虹生,及曾在新疆工作过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子女代表共53人,共同追寻革命烈士的光辉足迹。
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的墓碑前,老人们双眼湿润,表情庄重。70岁的毛远新凝视着父亲毛泽民的墓碑,久久伫立,他将鲜花放在墓碑前,深深地三鞠躬。
作为父辈们曾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自己的出生地,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对老人们来说可谓意义非凡,令老人们格外兴奋。“我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小时候就在这个院子里玩,入狱的时候我才2岁多。”如今已71岁的吉新军说,他的父亲吉合当时是八路军办事处的俄文翻译,也被关押入狱。
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一首《囚徒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好几位老人甚至打着拍子,轻轻哼唱,那是他们儿时在狱中听父母唱过的歌,他们边唱边低头拭着眼角的泪。之后,曾经跟随父母入狱的14位老人一起合唱了当年在狱中广为传唱的童谣《麻雀》,“麻雀麻雀叽叽喳喳,飞来飞去飞到我们监牢。飞过高墙,飞过树梢,再飞飞到我爸爸的监牢。小麻雀带信到,小八路都很好,请问你们大八路好不好?爸爸回来把我抱上,仔细瞧瞧说我长得真好……大家一起回延安真正好。”一曲唱罢,台上老人们泪流不止,台下的观众们也眼圈泛红。吉新军老人独自离开,躲在角落里平复着激动的情绪。
在观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里的旧照片时,老人们激动不已,追忆着当年的一幕幕。在一幅老照片前,老人们兴致勃勃地聊起来。这张照片拍摄于1946年7月,是一张被释放后返回延安的孩子们的合照。老照片有些模糊,但老人们却能清晰地指着照片上的人一一对号入座。“这是吉新玉,这是陈楚三,原来这对老夫妻在照片里正好坐在一起呀。”大家说。
陈潭秋之子陈楚三说:“在建党90周年前夕,我们参加这次活动,特别是看了孩子们的表演,让人感慨不已。回顾过去,再看看现在,我们的和平多么来之不易呀。我们要学习父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日下午,部分受邀老人将出版的书籍、父辈的毛毯、照片资料等遗物捐献给乌市博物馆。
(文/晨报记者 任春香 图/晨报记者 李铁军)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