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董振堂蔡和森

董振堂蔡和森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董振堂蔡和森

【简介】 董振堂 蔡和森 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董振堂,1895年生,河北新河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26路军第73旅旅长时,被调到江西“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77

【正文】

董振堂

蔡和森 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董振堂,1895年生,河北新河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26路军第73旅旅长时,被调到江西“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

1931年12月14日他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26路军1.7万余名官兵举行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先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红5军团在董振堂的指挥下,不断发展壮大,与红1、红3军团并称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5军团改称红5军,董振堂任军长。率部参加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等战役。1936年10月所部编入西路军,渡黄河西征,指挥所部参加攻占山丹、临泽、高台等县城的战斗。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1月12日,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指挥5个旅的兵力围攻高台。董振堂指挥红5军坚守阵地,浴血苦战9昼夜,给进攻之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弹尽粮绝,于20日和全军3000多名将士一起壮烈牺牲,时年42岁。

据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蔡和森,湖南双峰人,1895年3月出生于上海。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他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他先后致信毛泽东等,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要发展中国革命,先要组织党——共产党。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党为“中国共产党”。同时,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方针及组织原则也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为党的创建和早期党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921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成为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

在大革命面临失败的危急关头,蔡和森对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多次提出应对危局的建议。在党的八七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主张土地革命和独立开展武装斗争,为党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28年底他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派驻莫斯科。

1931年初,他回国参与中央领导工作,3月被派往广东工作,担任中共两广省委书记。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在香港被捕,同年8月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