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最早叫出“中国共产党”
【类型】报纸
【篇名】蔡和森:最早叫出“中国共产党”
【简介】 蔡和森,湖南双峰人,1895年生于上海,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 与毛泽东成为学友蔡和森出生在上海,幼年回到老家双峰县,求学于长沙。 1913年秋天,蔡和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春,毛泽东由第四师范转入第一师范,他们同在一个年级学习。由于共同的志向,他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82
【正文】
与毛泽东成为学友蔡和森出生在上海,幼年回到老家双峰县,求学于长沙。
1913年秋天,蔡和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春,毛泽东由第四师范转入第一师范,他们同在一个年级学习。由于共同的志向,他们俩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学友。
学校有个君子亭,蔡和森、毛泽东经常来到这里讨论治学、做人等问题。两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就这样走到一起了。
1917年秋,蔡和森动员母亲,把全家迁到岳麓山荣湾镇刘家台子住下来。
从此,这里成了蔡和森和同学毛泽东、罗学瓒、张昆弟等青年畅谈理想,探讨人生观的场所。
1918年4月14日在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了新民学会。这是五四运动前成立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
主张先要组织共产党为求得学会的向外发展,1918年6月23日,蔡和森受学会的委托,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向警予一起在上海乘坐“央脱莱蓬”号法国邮船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7月初,新民学会会员从法国各地先后来到蒙达尼,7月6日到10日,他们在蒙达尼公学的教室里举行了五天会议,会上蔡和森提出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呢?蔡和森主张先要组织共产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他先后致信毛泽东等,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要发展中国革命,先要组织党―――共产党。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党为“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他的主张“深切赞同”。
1921年11月,蔡和森归国后,由当时的党的总书记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党中央担任领导工作。
他积极从事党的工作,同时继续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特别是注意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研究中国现状,探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撰写首部研究党史专著蔡和森是中共二大的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央机关刊物《向导》的主编,他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共三大的筹备工作,并且赞成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三大后,他撰写的多篇文章中记述了中共三大会议情况,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党史资料。
1926年初,蔡和森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期间,向中共旅俄支部作了长达5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的报告,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从中共一大到四大的历史及经验教训,这是中共党史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蔡和森受命于危难之际,赴北方局指导党的工作。中共顺直(河北)省委会议上,他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并作了题为《党的机会主义史》的长篇报告,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党内出现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历史作了详尽、生动和深刻的论述。这是中国共产党一部重要的党史理论专著。长篇报告的叙事带有回忆录的性质,为中共党史研究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其内容史料价值极高,评论亦具权威性。
36岁广州英勇就义1931年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蔡和森从莫斯科回国开展新的斗争。蔡和森请求中央同意他去中央苏区工作,没有获得批准,而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香港指导中共广东省委的工作。
6月10日,香港海员举行一次重要的会议。蔡和森等5人被早蹲在那里的叛徒顾顺章带着便衣特务逮捕了。蔡和森被捕后,党组织立即采取了营救措施。但狡猾的敌人很快将他引渡到了广州。在广州监狱中,蔡和森横眉冷对,坚贞不屈。蔡和森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酷刑,英勇牺牲,时年36岁。(据《深圳特区报》2011.07.03)
蔡和森,湖南双峰人,1895年生于上海,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
与毛泽东成为学友蔡和森出生在上海,幼年回到老家双峰县,求学于长沙。
1913年秋天,蔡和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春,毛泽东由第四师范转入第一师范,他们同在一个年级学习。由于共同的志向,他们俩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学友。
学校有个君子亭,蔡和森、毛泽东经常来到这里讨论治学、做人等问题。两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就这样走到一起了。
1917年秋,蔡和森动员母亲,把全家迁到岳麓山荣湾镇刘家台子住下来。
从此,这里成了蔡和森和同学毛泽东、罗学瓒、张昆弟等青年畅谈理想,探讨人生观的场所。
1918年4月14日在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了新民学会。这是五四运动前成立最早的革命团体之一。
主张先要组织共产党为求得学会的向外发展,1918年6月23日,蔡和森受学会的委托,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
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以及向警予一起在上海乘坐“央脱莱蓬”号法国邮船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7月初,新民学会会员从法国各地先后来到蒙达尼,7月6日到10日,他们在蒙达尼公学的教室里举行了五天会议,会上蔡和森提出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呢?蔡和森主张先要组织共产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他先后致信毛泽东等,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要发展中国革命,先要组织党―――共产党。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党为“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他的主张“深切赞同”。
1921年11月,蔡和森归国后,由当时的党的总书记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党中央担任领导工作。
他积极从事党的工作,同时继续研究马列主义理论,特别是注意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研究中国现状,探讨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撰写首部研究党史专著蔡和森是中共二大的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央机关刊物《向导》的主编,他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共三大的筹备工作,并且赞成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三大后,他撰写的多篇文章中记述了中共三大会议情况,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党史资料。
1926年初,蔡和森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期间,向中共旅俄支部作了长达5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的报告,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从中共一大到四大的历史及经验教训,这是中共党史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蔡和森受命于危难之际,赴北方局指导党的工作。中共顺直(河北)省委会议上,他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并作了题为《党的机会主义史》的长篇报告,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党内出现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历史作了详尽、生动和深刻的论述。这是中国共产党一部重要的党史理论专著。长篇报告的叙事带有回忆录的性质,为中共党史研究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其内容史料价值极高,评论亦具权威性。
36岁广州英勇就义1931年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蔡和森从莫斯科回国开展新的斗争。蔡和森请求中央同意他去中央苏区工作,没有获得批准,而被任命为中央代表赴香港指导中共广东省委的工作。
6月10日,香港海员举行一次重要的会议。蔡和森等5人被早蹲在那里的叛徒顾顺章带着便衣特务逮捕了。蔡和森被捕后,党组织立即采取了营救措施。但狡猾的敌人很快将他引渡到了广州。在广州监狱中,蔡和森横眉冷对,坚贞不屈。蔡和森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酷刑,英勇牺牲,时年36岁。(据《深圳特区报》2011.07.03)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