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健豪的人生传奇:蔡和森 蔡畅的母亲——
【类型】报纸
【篇名】葛健豪的人生传奇:蔡和森 蔡畅的母亲——
【简介】 □ 黄禹康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母亲,出现了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这个家庭孕育出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四位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这四位革命家所从事的早期革命活动,都联系着一个伟大女性的名字——葛健豪。 葛健豪(1865—1943),原名兰英,湖南双峰县荷叶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528
【正文】
□ 黄禹康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母亲,出现了一个了不起的革命家庭,这个家庭孕育出了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四位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这四位革命家所从事的早期革命活动,都联系着一个伟大女性的名字——葛健豪。
葛健豪(1865—1943),原名兰英,湖南双峰县荷叶乡桂林堂人。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蔡和森、中华全国妇联主席蔡畅的母亲。
伟大的母亲
葛健豪出生时,当地有三大望族:清代名臣曾国藩家族、“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和葛健豪娘家葛氏家族。他们彼此联姻,构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在荷叶乡的上层家族。
葛健豪的父亲原是曾国藩湘军中的一员参将,后作过盐运使、按察使,与曾国藩有姻亲关系。葛健豪五六岁时随哥哥葛望钦在家馆读书习字,能背诵《四书》等经典。当时,距荷叶乡30多公里的永丰镇,有个叫蔡寿嵩的大户,他与葛健豪的父亲同在湘军任职,他们早就为儿女定下了亲事。葛健豪16岁时,奉父母之命出嫁到了永丰镇,与蔡寿嵩之子蔡蓉峰结婚。她有六个子女。
女革命家秋瑾的婆家与桂林堂相隔不远。葛健豪接连几次去拜望。从秋瑾那里,葛健豪接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思想。从此,她经常给儿女们讲秋瑾的事情,说秋瑾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党人,称赞她创办女学是为了唤醒妇女的觉悟。蔡和森和蔡畅从小就从母亲的嘴里听到了“革命”这个使人鼓舞激昂的新鲜词儿,他们的心里不知不觉地萌生了革命的嫩芽。1907年,秋瑾被清王朝杀害的噩耗传到了荷叶乡,葛健豪非常悲痛,她带着孩子悄悄地凭吊烈士的英灵。
卖陪嫁求学
从秋瑾那里受到了革命启发的葛健豪,认定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于是便出现了葛健豪三代人同进学堂的新鲜事。1913年,湘乡县立第一女校开始招生了,葛健豪得到这个消息后,毅然卖掉了一部分陪嫁的首饰凑足所需费用,带着蔡和森、蔡畅,还有新丧了丈夫的长女蔡庆熙和蔡庆熙的女儿刘昂,一道进了湘乡县城。当她来到县城第一女校报名时,学校老师见她是一位裹足的妇女,年纪这么大了(实龄48岁),不肯让她报名。她很气愤,便要儿子帮她写一张“状纸”到县衙去告状。县官觉得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妇人,便在呈文上批上“奇志可嘉”四字,令学校破格录取。就这样,葛健豪被免试进了湘乡县立第一女校。
1916年,在蔡和森的支持下,葛健豪又带着蔡庆熙及外孙女刘昂从永丰镇到长沙读书。葛健豪入女子教员养习所学文化,蔡庆熙入长沙自治女校学缝纫和刺绣,刘昂入周南女校幼稚园。于是,蔡家祖孙三代5人进省城求学,曾一时在省城传为佳话。
创办女校
葛健豪在湘乡县城读书回到永丰镇后,打算创办一所女子职业学校。蔡和森利用假期为母亲联系办学事宜,得到了县府的同意。当时葛健豪曾就读的女子职业学校称为“一女校”,在永丰镇办的这所便称“二女校”,由葛健豪任校长。
湘乡二女校设在永丰镇观音阁(今双峰一中的校址)。在头一个学期,只办了一个综合班,50余人。到第二个学期,扩大为文科、缝纫、职业3个班,学生达100多人。到女二校就读的大多是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中青年女性,有的家庭还相当困难。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葛健豪每月发给一定的生活费津贴。葛健豪经常集会宣讲时势、议论国家大事,谈妇女解放。她还倡导学生唱歌、跳舞,积极组织跳高、跳远、竞跑等许多体育活动。她自己兼任教导主任,蔡庆熙任缝纫教员,蔡畅任音体教员。当时,在女校学生中,“放足”、留短发,提倡妇女自立自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一时蔚然成风。这些“越轨”的思潮及办学行动,触怒了封建势力,他们说“二女校败坏了社会风气”,便唆使官方“严加整饬”。终于,三个学期后,“二女校”被迫停办了。1925年夏,她又在长沙颜子庙办起了一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
赴法留学
1919年,向警予、蔡畅等人发起“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与新民学会组织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相互呼应。当时有些人的出国经费有困难,葛健豪便利用与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是亲戚和同乡的关系,通过他向裕丰纱厂借来了银洋600元,解决了部分人的困难。不久,蔡和森动员自己的母亲也去。这一年的12月25日,葛健豪遂与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30多位学生,从上海启程赴法国留学。
经过35天的海上航行,葛健豪一行于1920年1月30日安抵法国。她与同去的6名女生,入了蒙达尼女子公学。葛健豪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四年,是她传奇经历中更具传奇色彩的四年。在这里,她这个裹过足的中国妇女像小学生一样,刻苦攻读法文。在法国留学的日子里,她积极支持儿子蔡和森与向警予、女儿蔡畅与李富春相互进一步了解,并支持他们分别自由结婚,认为这是“向封建婚姻制度宣战”。1922年,蔡和森与向警予先后回国,参加中共中央的领导工作。蔡畅于1923年2月在法国生下了小孩。葛健豪既要勤于做工,又要俭以求学,还要参加革命活动,又要为女儿当保姆。她一个人要付出几倍的辛劳,但她坚持下来了。直到同年秋,党派蔡畅、李富春夫妇二人去苏联学习后,她才带着小外孙女李特特辗转回国。
晚年生活艰苦
葛健豪归国后,先在长沙安家,大革命失败后,她先后辗转于武汉、上海,掩护儿女、儿媳和女婿干革命。至1928年她的二儿子蔡麓仙与三儿媳向警予先后为革命牺牲后,经蔡和森与蔡畅商定,才把老母亲安排回到了老家湖南永丰镇。1931年,蔡和森在广州壮烈牺牲,家中的人怕她伤心,一直瞒着未让她知道。葛健豪居家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这时,她在永丰镇的老家一点财产也没有,只好与丈夫带着长女及孙辈们租居别人的房子。1932年,其丈夫蔡蓉峰去世,葛健豪便在距永丰镇十多华里的石板冲定居下来。为了生计,她种了几亩地,和女儿蔡庆熙、孙子蔡博,外孙女李特特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
1943年3月16日(农历2月21日),葛健豪在永丰石板冲与世长辞,享年78岁。临终前,她还一直不知道蔡和森已经为革命壮烈牺牲。
摘自《中华魂》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