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试析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群英

试析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群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试析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群英

【简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先进分子是有力的推动者,蔡和森同志就是杰出代表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他不仅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地系统地提出了建党思想,而且较早地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形成“自己的理论”这一历史任务,并且初步总结了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此外,蔡和森对于毛泽东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862

【正文】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先进分子是有力的推动者,蔡和森同志就是杰出代表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他不仅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地系统地提出了建党思想,而且较早地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形成“自己的理论”这一历史任务,并且初步总结了党在这一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此外,蔡和森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 学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 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用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 中国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从而形 成一种新的理论成果的过程。最早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 题的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 年10 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 泽东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命题。在此之前虽然没有人 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这个命题,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 日起,就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探索。蔡和森就是其中杰出的 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 领导人,他不仅系统地阐释了马克 思主义理论,而且较早地明确提出 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 实际相结合这一历史任务,并为之 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同时对毛主 席思想的形成也有自己独特的贡 献,但当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讨论中,对蔡和森的这一作用鲜 有提及,本文试图弥补在这方面的 缺憾。

一、对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杰出贡献

蔡和森在1918 年就“崇拜共 产主义,承认苏俄为世界牺牲”。而 后带着这种追求,远渡重洋赴法勤 工俭学。他一到法国,就“猛看猛 译”马列主义的一些经典著作,同 时开始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化的 尝试。他所拟留法5 年研究计划 为:开首两年不活动,专把法文弄 清,把各国社会党各国工团以及国 际共产党尽先弄个明白;一年将社 会、工团、无政府、德谟克拉西加以 研究;一年以蛮看报章节杂志为 事;一年后兼习说话听讲。他的法 语的学习结合阅读(尤其是法国的 工人运动)和苏俄革命的经验,并 且与思想传播同时并举。他致信毛 泽东说,拟编译一种传播运动的丛 书,内容为“世界革命运动之大 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之四种利 器”、“世界革命之联络与方法”、 “俄罗斯革命后之详情”4 个方面。 “现已搜集许多材料,猛看猛译,迟 到年底,或能成就。”。其实,在不到 3 个月的时间内,在马克思主义学 说研究方面就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从他与毛泽东、陈独秀关于马克思 主义的通信可以得到证明。蔡和森 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来信,使毛 泽东“没有一个字不赞同”。与此同 时,蔡和森主动与陈独秀交流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意见,陈独秀回复 说:尊论所谓“综合革命说与进化 论说”,固然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也正是有些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怀 疑的一个最大的要害。因为学术背 景不同,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 的认识有短差。但是作为公认的中 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肯 定了蔡和森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骨 髓”乃针对于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的 怀疑。

从这个意义上说,蔡和森留法 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化的 探索,结合于他建立中国共产党的 思想与实践,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进程。

二、对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杰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 本前提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后者由一个马 克思主义派别到共产主义小组再 到一个群众性的革命政党,这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组织基础上的 主要表现。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 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是中 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根本途径。蔡和森强调“马克思 列宁主义在世界各国共产党是一 致的,但当应用到各国去,应用到 实际上去才行的”,而且身体力行 地宣传与实践。在法国期间就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苏俄化之理 论表现,列宁主义成为蔡和森运用 马克思主义学说进一步思考中国 革命问题的重要依据。他在1918 年就表示要“效法列宁之所为”,到 法国后研读了列宁的《国家与革 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 稚病》等经典著作,在搜集有关俄 国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俄罗斯革命 后之详情”等方面资料过程中,认 识到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布尔什维 克“已把俄罗斯完全彻底的建设其 主义”。由此得出结论:“世界革命 运动自俄革命成功以来已经转了 一个大方向,这方向就是‘无产阶 级获得政权来改造社会’。不懂的 人以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以暴易暴, 不知道列宁及万国共产党已再三 宣言,专政是由资本主义变到共产 主义过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办 法。”更为重要的是,蔡和森从苏俄 革命和世界革命中认识到共产党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因而 着手研究列宁的建党学说和建党 原则。他致信毛泽东说:“共产党的 原理和策略,我须先研究清楚,现 已译《议院行动》(系万国共产党之 愧作)一篇,及列宁等重要文字数 篇,拟续译《俄国共产党大纲》。”在 此研究基础上,蔡和森系统地提出 了建党思想。既然俄国布尔什维克 党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苏俄 化,那么借鉴俄国革命经验而在中 国建立共产党,实际上就探索了马 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组织 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蔡和森在1920 年8 月和9 月, 两次给毛泽东的信和1921 年2 月 给陈独秀的信,比较系统全面地阐 述了他的建党理论。

他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强调指 出,要发展中国革命“我以为要首 先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 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 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 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 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 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但是宜急 宜缓呢?我以为现在就要准备。在 另一封给毛泽东的信中说,要“明 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 党。”这是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 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为“中国共产 党”,蔡和森的这一主张推动了湖 南及全国建党的思想准备和组织 准备工作。

蔡和森关于建党问题若干方 面的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毛泽东对他 的观点和建议几乎百分之百地赞 成。

三、对中国党“自己的理论”的杰出贡献

建党以后,蔡和森借鉴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列宁主义形成 史及西方各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 不仅提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 国革命实际而形成中国共产党“自 己的理论”这一历史任务,而且初 步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 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虽 然还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这个概念,但已经明确提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 克思主义和党“自己的理论”等问 题,可以说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基础。

首先,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要担 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必须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来定出 适合客观情形的策略和组织才 行”。蔡和森通过比较各国共产党 的环境与任务,指出世界共产党的 政治责任是推翻世界资本主义,建 立共产主义社会。具体到各国共产 党,其所处环境不同,其政治责任 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 弄清楚民族革命的理想,“要估量 民族革命中的各阶级势力和社会 各阶级对民族革命的趋势如何,然 后才能定出我们在民族革命中的 策略,有了革命的正确策略才能完 成革命责任。”在“完成革命责任” 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还要将马克 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革命实际 中,逐步形成为党自己的“革命的 理论”。他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 展》报告中强调说:“真正的革命 党,如无革命的理论是不行的,故 一个革命党不仅要有好的组织、好 的政策,尤其是要有革命的理论来 把思想统一,然后才能领导革命到 正确之路。”由此初步提出了中国 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 命实际结合起来,在斗争中学会运 用革命理论,又在斗争中不断丰富 和完善党的革命理论的要求,从而 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 基本原则,即中国共产党要以马克 思主义为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解 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把马克 思主义运用于革命斗争中形成为 自己的理论武器。这无疑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其 次,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列宁主 义的形成史,蔡和森提出中国共产 党的革命理论要经过长期的各种 斗争才能形成。“从理论上讲,一个 无产阶级政党开始形成时,不是由 纯粹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的分子 组成;要使政党成为同质的先进分 子,非有长时期的争斗与训练不 可”。

四、对党的理论探索得失的杰出贡献

蔡和森是党内运用马克思主 义研究中共党史的开拓者之一,也 是最早总结中国共产党“自己的理 论”形成的经验教训的党的领导人 之一。《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全面 总结和分析了从中共一大到四大 党的理论逐步形成的过程,指出: 党的一大没有决定什么政策和形 成政治决议,二大提出了“继续辛 亥革命,联合各阶级起来打到帝国 主义和军阀”的政治主张,而且党 开始有了正确策略。三大解决了国 共合作问题,对于统一战线政策有 了正确的认识。蔡和森总结京汉铁 路工人罢工的失败教训,是因为党 对联合战线的理论缺乏认识,在策 略上没有抓住同盟军。这次运动的 失败使党认识到同盟军的重要,认 识到联合战线的政策应该是党的 中心政策,所以五卅运动取得了成 功。他指出,党的四大解决了一些 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问题,使革命 由宣传时期进到了行动时期,党的 理论和政策也正确了,原因就在于 “党在实际的革命工作中得到了许 多经验和教训。所以这时在民族革 命的理论上就有了正确的根据了。 在另一方面说,证明我们的党已有 很大的进步了。”总之,在四大以前 因为理论的缺乏和训练的幼稚,所 以党还是发生了错误的倾向。四大 以后,党的“理论的根据和党的政 策都非常正确,党内的各种错误的 倾向也减少了”,“工农运动迅速高 涨,党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很好”。

蔡和森对于中共四大以后党 的理论发展也进行了研究。指出: 五大制定了一些正确的方针与政 策,但中央领导机关却执行了相反 的政策,使党的机会主义路线发展 系统化了。又说,八七会议不仅解 决了思想路线的问题,而且解决了 组织问题,保证了国际的新方针及 中共五大制定的一些正确方针政 策得以贯彻执行。在中共六大发展 中指出,“八七”暴动的路线是正确 的,可是在执行和估量时局方面犯 了很大错误。盲动主义的主观原因 在于中央不断革命不断高涨之错 误的估量与理论。针对1925 年以 来日益严重的党内机会主义,蔡和 森在提出纠正党的错误的政策和 措施的同时,还明确提出党的整顿 和改造问题,“我们要由此次的改 组,获得八年来中国革命之丰富的 经验与教训,建立中国无产阶级列 宁党的自己的理论,成为真正布尔 什维克党的组织,来完成中国工农 革命的任务。”

五、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最早标志是毛泽东思想的 形成,毛泽东思想是早期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 结晶,党的许多卓越的领 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 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蔡和 森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已有研究表明,蔡和森在建党 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革命 道路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等方面的 理论探索,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与 形成作出了自己独到的重要贡献。 不仅如此,作为毛泽东志同道合的 革命战友,蔡和森对毛泽东成长为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人物也有 着独特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 蔡和森在法国给毛泽东的来信推 动了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加速了 毛泽东思想的转变和成熟进程。二 是蔡和森的建党思想促进了毛泽 东在湖南开始建党活动,也由此成 为起自湖南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之一;三是蔡和森作为党中央早 期的主要领导人,为争取毛泽东参 加党中央的工作、确立其在中央的 领导地位,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有 研究者指出,蔡和森“是我党最早 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 想的人之一,是我党主张毛泽东参 与中央领导工作最早的人之一”, 这是他对中国革命的一大功勋。

总之,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 的卓越领导人之一,蔡和森从接受 马克思主义起,就自觉地运用马克 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 实际问题,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尽 管他也曾有过一些“左”的言行,但 综观他光辉的一生来看,他确乎堪 称是一位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同志曾满 怀深情地说:蔡和森“对中国革命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 纪念着他”。这其中包含了对蔡和 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 中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