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追忆毛泽民在疆往事

追忆毛泽民在疆往事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追忆毛泽民在疆往事

【简介】□记者刘俊佑 在长征途中,他率领前方部队挑起了革命的重担;在延安,他冒险从国民党统战区转运巨额国际援助资金;在新疆,他是很多人都熟悉的财政厅、民政厅“周厅长”……大家肯定能猜出,他就是毛泽东的亲弟弟毛泽民。 时光回到1938年春,由延安赴苏联治病的毛泽民途经新疆时,盛世才恳求将他留在新疆,帮着整顿新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34

【正文】

□记者刘俊佑 在长征途中,他率领前方部队挑起了革命的重担;在延安,他冒险从国民党统战区转运巨额国际援助资金;在新疆,他是很多人都熟悉的财政厅、民政厅“周厅长”……大家肯定能猜出,他就是毛泽东的亲弟弟毛泽民。 时光回到1938年春,由延安赴苏联治病的毛泽民途经新疆时,盛世才恳求将他留在新疆,帮着整顿新疆的财政经济,经党中央批准后,毛泽民正式留在了新疆,先后担任财政厅代厅长、民政厅代厅长。在新疆,他化名周彬,他力行改革,整顿财政,使新疆的财政状况很快走上了正轨,不仅做到了财政收支平衡,而且发展了农牧、工矿、交通、城建、教育生产和卫生事业,现在的自治区人民医院、位于明德路的工商银行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1942年9月,盛世才公开投靠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党员及其家属逮捕入狱,毛泽民也在其中,他被捕后,坚贞不屈,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斗争,一年后的深秋,47岁的毛泽民永远离开了热爱他的新疆人民。 今年3月初,在毛泽民故居解说员的深情讲解中,我了解到毛泽民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今天,记录的这些文字都是毛泽民当年在新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往事,希望能与读者一起分享,一起回忆。 “公济当”被传颂 毛泽民来到迪化后不久,发现有些商号门上总挂着一块写有“当”字的大木牌,进去一看商号内却没有什么商品,最多只有一些很高的栏柜放在屋内。毛泽民觉得很纳闷,于是经常留意想看个究竟。 经过一番询问,他得知这种商号叫“当铺”,当时整个迪化城也就八九家。不少贫穷的劳动人民因为挣不到饭钱,只好把自己脚上穿的靴子、身上穿的衣服,甚至赖以生存的工具拿到当铺,换上块儿八角好吃顿饭。那时的当铺都有统一的规定,能值一元钱的物品只当两角,每月利息为10%,当一天就收一个月利息,当31天就收两个月利息,当满三个月不赎,即为“死当”。当主也就没有权利赎回自己的物品了,由当铺标价拍卖。 毛泽民对这种高利剥削的行为深恶痛绝,本想取缔这些当铺,但考虑到有些劳动人民一时有困难,于是,他让省银行在南大街的闹市区开设了官营的“公济当”,每月收1%的保管费。“公济当”开设后,有困难的劳动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先前那些高利剥削的私营当铺只好陆续停业关门。 不畏权贵敢说话 盛世才上台初期,其岳父邱宗浚霸占了明园后,为给个人修建别墅,就指使主管工程的王齐勋向盛世才报了一个方案,企图趁机捞一把公款。方案报上来后,很快就被盛世才批准,这时,毛泽民看出了他们的阴谋,他仔细研究了方案后,立即给盛世才写了一份报告,表明了他的看法,他认为整顿市容的方案应有市政委员会提出计划,整顿市容应该先在市区进行,那时的明园还算郊区,不需要整修,如果按照盛世才之前批准的方案行事,必将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况且,这样批准后,与此前的一些统收政策不相符合。盛世才看完这份报告后也觉得理亏,报告上罗列的事实让他无话可说,只好放弃。邱宗浚得知后暴跳如雷,但也没有办法。事后,毛泽民让市政委员会的同志做了一个城市扩建规划,这份规划中,将和田街一带的空地编成地号,每个号为20个平方丈卖给市民修建住房。至今,位于乌市的扬子江路、黄河路、钱塘江路、西北路等路段的一些老建筑,都是在毛泽民当年的倡导下设计修建的。 管业执照受称赞 盛世才执政新疆时期,新疆的征收粮赋税主要还是沿用清朝的旧标准,所不同的是,在清朝旧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0%,这样就很不公平:重的太重,轻者偏轻。当时老百姓意见很大,但一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 毛泽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采取果断措施,他让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搞了一个设计详尽,成本费只有5角钱的管业执照,铅印后,装订成册,再发放到每家每户,同时通过宣传,让有田的户主将自己的土地情况如实填写清楚,然后,由发放部门清查核实,加印许可,作为产权的合法执照。 当时,这个办法既精确又合理,深受广大农户的一致拥护和称赞。最有说服力的是,这个管业执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全疆的耕地和房产统计清楚,投入的人力不多,但收效很好。这个办法推行以来,当年的粮赋税收入就大幅增加,并且杜绝了负担不均匀,不合理的现象,每个人都心中有数,合情合理地履行自己的义务。遗憾的是,毛泽民调离财政厅后,由于执行力不强等原因,这个管业执照也就中断了。 样品面粉得民心 毛泽民在财政厅任厅长时,新疆还没有正规的合作社。为了改变机关工作人员和一些工厂工人们的生活状况,由毛泽民发起筹办了一处公务员消费合作社。那一时期,这个小小的合作社可是起了大作用,那些靠工资维持生活的在职人员,凭着“社员购物本”,可以以最低的价格从合作社购买全家人的米、面、油、糖果、茶叶以及布匹等物品。毛泽民家里的米、面等生活用品也是凭着“社员购物本”买回来的,每当他发现米、面等物品的质量下降时,总是亲自到合作社询问一番,并帮着解决问题。 一次,买来的面粉有问题,蒸出来的馒头又硬又黑,毛泽民问清情况后,决定去合作社查看一下。临出门前,他专门从家里装了一小袋面粉样品。听完合作社经理的汇报后,毛泽民还是觉得不放心,检查完仓库的存货,他发现,仓库里的米面都很好。毛泽民就随便问了问前来买粮的群众,当得知前几天买回的米、面确实不太好后,毛泽民当众拿出自己带来的那包样品面粉让大家确认,大伙一看都说:“没错,就是这种面粉。”在事实面前,合作社经理竟然不当一回事,他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毛泽民却很严肃,他说:“不行,只要群众提出调换的一律不能推脱,不愿调换的下月买粮时按价退款!”老百姓听后拍手称赞,他们直夸毛泽民处事有方。因为在当时,一小包面粉足够一家人半个月的伙食。事后,他仔细地收起自己的那包样品面粉,既没有拿去调换,也没有要求退款。 “特别行动费”夭折 盛世才执政新疆后,为了加强特务组织,提高特务的待遇,专门设立了一项“特别行动费”,消息传出后,老百姓都很有意见。 毛泽民早就看穿了盛世才的险恶用心,因此对“特别行动费”卡得很严。一次,公安管理处的特务头子李英奇来找他,要求财政厅拨一笔数额巨大的特别费。他说:“拨钱可以,但你们要拿出具体计划来!”李英奇诡秘地说:“特别行动是临时采取的紧急行动,拿不出计划!”他丝毫不理那个茬,说:“那不行,拿不出计划,也该知道干什么用吧,用途不明不白的,我怎么能拨款呢?”李英奇一听恼羞成怒,因为他知道,特务活动不但不能明言,而且是特别机关的行动,一个字也不能泄露,哪敢再争论呢?无奈中,他灵机一动,搬出盛世才想压服这个周厅长。于是,他盛气凌人地说:“干什么用,我不知道,你去问盛督办吧!”让李英奇吃惊的是,这周厅长根本不买他这个账:“你是公安管理处的处长,你连自己要钱干什么都不知道,财政厅怎么好给你拨钱呢?”经过一番争执后,李英奇觉得自己理亏,更拿不出什么“具体计划”,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事后,有人出于关心问他:“李英奇可是盛世才的大红人呀,你怎么敢跟他斗呢?”他朗声一笑说:“他干的都是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我与他不共戴天,难道说我还怕他不成?”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