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

【简介】 在李讷的思想和生活细节中,父亲的影响非常深远。1987年我到北京开会,去过李讷家,一套普通两居室寓所,李讷高兴地向我介绍丈夫王景清,说他是家里“大师傅”,自己是这个家的“清洁工”。当时她家没有请保姆,烧饭做菜,王景清全包了;打扫家里卫生,则是李讷的活。平民生活,透着无穷的爱意。 李讷比远新大半岁多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0

【正文】

在李讷的思想和生活细节中,父亲的影响非常深远。1987年我到北京开会,去过李讷家,一套普通两居室寓所,李讷高兴地向我介绍丈夫王景清,说他是家里“大师傅”,自己是这个家的“清洁工”。当时她家没有请保姆,烧饭做菜,王景清全包了;打扫家里卫生,则是李讷的活。平民生活,透着无穷的爱意。

李讷比远新大半岁多,身体不是很好,体虚多病。只要身体能支撑,凡是父亲生活过的地方,她都要去瞻仰,重新沉浸在父亲指点江山鏖战南北岁月之中。西柏坡、延安、保安、五台山、南街……李讷夫妻都去了,这年又到井冈山来了。我们很自然地谈到韶山、井冈山、延安,感慨尤多。

李讷前额高高的、宽宽的,我情不自禁地望了一眼客厅挂历——毛泽东主席正站在天安门城楼挥举着巨手,那又高又宽的前额,又圆又厚的下巴,目光深邃而慈祥。父女俩长得真像啊。那天我和李讷共进晚餐,突然感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多重涵义。

李讷走后不久,我家又来了一位北京客人,他就是汪东兴。

汪东兴是江西弋阳人,方志纯的老乡和老战友。他比方志纯小十一岁。 1932年赣东北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他刚满十六岁就入党参军。 1933年,邵式平、方志纯带着赣东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支援中央苏区,就是方志纯见毛主席那一次,汪东兴当时就在第十军中,不久任排长。 1946年,新疆监狱同志回延安,方志纯分配到中央社会部二室任主任,那时汪东兴是中央社会部三室副主任。 1958年汪东兴从毛主席身边下放到江西任副省长兼农垦厅厅长。 1959年庐山会议,他和方志纯共同负责大会保卫工作。汪东兴和老方的战友情谊应该是比较深厚的。我和汪东兴在延安、西柏坡和江西工作时期,也是比较熟的。老方病重故去多年,汪东兴1997年回家乡休养,终于整理了一些冗务,前来表示慰问。

故人相见,别来无恙。汪东兴于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后重新回到中央警卫局,回到毛主席身边。 1966年5月,汪东兴续杨尚昆后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不久兼任中央警卫局局长,直接主管八三四一部队,1969年九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73年十大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6年10月,他积极参与对“四人帮”的抓捕行动,远新也在同一天被“保护审查”。1977年8月十一大,汪东兴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不到两年半时间,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批准汪东兴辞去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职务。

汪东兴的精神良好,坐在我家陈旧的沙发上,嘘寒问暖,述说旧情。他告诉我,1995年9月,他和妻女去了一次韶山。韶山管理局和韶山市领导接待得很热情很周到。汪东兴一家参观了故居、铜像广场和纪念馆、滴水洞一号楼、毛泽东图书馆基地、毛泽东纪念馆文物库房和遗物展等。汪东兴留给韶山的题词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的名句……

那天,我和汪东兴在客厅合了一张影。

笔者:汪东兴来的1997年,毛远新生活得怎么样?

朱旦华:1996年远新全家迁入上海市政府分配的新居,远新的工资从1993年的六百元涨到了2001年1月的一千六百元。2001年2月,远新年满六十岁,结束了八年研究所工作正式退休了。所领导曾多次表示,希望他能返聘继续工作。受病痛折磨多年,远新需要认真治疗。所里为他举行了欢送会,从上到下对远新所里工作做出很高评价。上海市民政局为远新办了烈属待遇,每年春节,区民政局和街道居委会都派人前来慰问,在家门口贴上“光荣之家”条幅。

远新重新工作的单位是家国有企业。按照企业高级技术职称职工退休的标准,远新每月领取一千零八十元的养老金,后来涨到一千六。现在又涨到两千二百余元。但物价也涨了许多。我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今年4月远新做了两腿股骨头手术,行动方便多了。他准备以南昌为主要居住地,照顾我。

笔者(点头):请问您另外一件事,去年江西省委为了照顾老干部,在青山湖那里修建了省部级老干部别墅。象征性收点钱,就可获得别墅的完全产权。方老和您的别墅还是里面数一数二的。听说您不要?老干局专门派人上门做工作,您也不要?

朱旦华:我不能要。我住的房子已经很宽敞。老方一辈子不住高干楼。病重时,他对我讲过多次,“革命的胜利是那么多战友用牺牲的身体垫起来的。我们活下来的人没有丝毫享受、奢侈的权利。 ”我们共产党员的眼睛不能盯着金钱和房产。多少烈士参加革命就把命都交给党和人民了,毛泽民、方志敏、方志纯都这样。我参加革命时,也时刻准备牺牲。根本没有想过什么房产。这个别墅楼,我坚决不能要。(55)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