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

【简介】 贺子珍到达西安不久,日本在上海开战,上海去不成了。贺子珍打算直接去苏联学习。毛主席再次托人带来口信,请贺子珍回延安去。蔡大姐告诉我,李富春当时也在西安八办,亲自劝贺子珍,劝不动,贺子珍坚决要去苏联。西安八办只好安排她乘汽车去了兰州。毛主席又一次托人捎了口信来和打电报,请她返回延安,不要去苏联。贺子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0

【正文】

贺子珍到达西安不久,日本在上海开战,上海去不成了。贺子珍打算直接去苏联学习。毛主席再次托人带来口信,请贺子珍回延安去。蔡大姐告诉我,李富春当时也在西安八办,亲自劝贺子珍,劝不动,贺子珍坚决要去苏联。西安八办只好安排她乘汽车去了兰州。毛主席又一次托人捎了口信来和打电报,请她返回延安,不要去苏联。贺子珍没有理会这个召唤。贺子珍有很倔强的一面,她执意去了新疆迪化,又到了苏联。

贺子珍在南昌休养时曾对我说过,毛主席三次挽留她,一是到西安后,毛主席的口信和电报;二是走到兰州,毛主席仍发电报挽留;三是贺子珍刚到苏联不久,毛泽东曾写一信:“我们难道就此分手了?”贺子珍回信:“就此分手。”

我望着贺子珍慢慢洗完脸,仰脸躺在床上,两眼大大地瞪着。

夜深了,贺子珍一声不吭瞪着两只大眼睛望着窗外。我想劝说点什么,又闭上了嘴。毛泽东和毛泽民兄弟两人,都是一代英杰,哥哥毛泽东更加伟大。与他们兄弟的爱恋和命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遇见了,要珍惜;离开了,要懂得忘却。忘却,有时候是新的理解新的珍惜。忘却和珍惜,宛如庐山的山峰,又像窗外的风月。魅力,永远在似曾相识又不识之中,有意识的忘却,正体现了这种魅力之深蕴。

笔者:朱老,您说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朱旦华:傻孩子,真正的爱情都是哲理诗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风光如此,人生如此,爱情也如此啊!

那一夜,我和贺子珍都没有睡着。一直到天亮,贺子珍两眼还是静静地望着窗外,轻轻地反复地说着三个字:“我好悔。”

第二天,贺子珍怎样去见毛主席,他们谈了什么,又怎样下山,我没有亲自陪同。贺子珍下山后一周左右,江青上了庐山。1959年在庐山上我和江青、她的随身护士、庐山管理局党委书记楼绍明的妻子李培君一起游山、照相。江青一直不知道贺子珍上山之事。

朱旦华:1959年7月中下旬,庐山“神仙会”渐渐沾染了火药味。江西省委为这次会议准备的晚上休闲舞会,很快没有人光顾,准备的电影也没有什么人观看。参加会议的同志会上会下都在讨论和争论,清晨和傍晚都可见三五成群大声辩论的人群。全国主要省份的第一书记大多上山了。各地人民公社的进度不同,各地方浮夸以及“共产风”的程度不同,各位领导的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不同,在庐山会议中发生争论是自然的,争论得那么激烈,可能是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少见的。7月23日后,一种紧张的空气开始蔓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场外围似是而非,并不知道所以然。只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7月政治局扩大会议推迟了闭幕,接着又召开中央全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仅有的一次。8月2日八届八中全会召开以后,各个楼前再也没有争论的同志,人人凝眉肃目。共产党员的组织纪律约束不能随便打听。直至8月16日八届八中全会中午闭幕,我才知道彭老总和张闻天犯了“错误”。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没有透露出来。

为期四十七天的会议终于结束了,江西省委负责会议后勤工作的同志轻轻地松了一口气。1959年庐山会议是解放后中央在庐山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上为期最长的一次中央会议。江西省参加会议、列席会议和为这次会议做各项工作的同志,都盼望和中央领导同志一起照张相,作个纪念。8月16日下午吃晚饭,大家就开始做邀请合影的准备工作。杨尚奎笑着吩咐我去请毛主席明天下午和江西同志合影。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朱旦华去请毛主席准行。”

我的头直摇,说:“省委第一书记夫妇去最好。我去请周总理邓大姐,省妇联的工作报告正好问邓大姐意见呢。”回想起来,我当时有点怕在山上再见主席。在我与主席多次直接接触中,一个很深刻的印象,主席是一个很念旧情、人情味很重的领导人。他和彭德怀是井冈山的老战友,长期战争岁月血的洗礼,使他们的感情非常人所能想象的那般醇厚深远,他们在庐山上表达的思想认识分歧,也非常人所断言的那般翻旧账、小心眼。我看过几本回忆和研究1959年庐山会议的书籍,感到脱离毛主席和彭老总那一代人的出生入死,脱离他们为党和人民甘洒热血的真理追求,是扭曲了这次庐山会议的。我当时认为,毛主席在庐山上的思索和痛苦,他不会愿意在照片中留下一种痛苦的表情。他不会来参加江西老表的合影。

笔者(点头):现在您怎么看1959年庐山会议呢?

朱旦华:彭德怀是我党历史上永远值得骄傲的革命家和铮铮铁汉;毛主席是伟大的开国领袖,是领导我们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奠基人和领导人。不应该一谈1959年庐山会议,就把两个人看成对立面。既要看到他们两人对大跃进的认识差别,又要看到他们对党和国家最高利益无限忠诚的统一,才能正确认识这次会议的冲突。 (41)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