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
【类型】报纸
【篇名】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
【简介】 我查了查他们的名字,你抄一抄。 笔者抄录朱旦华笔记相关内容如下: 马玉贞、方朗、刘志蕴、申玲、李何、王谟、方华、严振刚、罗乃棠、老爷爷张和。老奶奶苏妈妈、王妈妈因是老年家属,在“文革”中未受审查。其余九十三人在“文革”中都受到“严酷”审查。被迫害致死二十四人,他们是马明方、杨之华、杨南圭、沈谷南、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0
【正文】
我查了查他们的名字,你抄一抄。
笔者抄录朱旦华笔记相关内容如下:
马玉贞、方朗、刘志蕴、申玲、李何、王谟、方华、严振刚、罗乃棠、老爷爷张和。老奶奶苏妈妈、王妈妈因是老年家属,在“文革”中未受审查。其余九十三人在“文革”中都受到“严酷”审查。被迫害致死二十四人,他们是马明方、杨之华、杨南圭、沈谷南、冯家树、王玮、陈解虚、李宗林、薛汉鼎、胡子明、白大方、陈谷音、周建、曹建培、安子敏、朱火华、陈旭、陈御风、王东汉、胡子奇、杨一德、胡鉴、陈九柯、刘子平。迫害致死的占受审人员25%(由于审查中致残致病、平反后陆续病死的还有张子意、刘护平等除外)。
笔者:一场空前严酷的审查“新疆叛徒集团案”终于尘埃落定,您怎么看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新疆叛徒集团案”?
朱旦华:从新疆回到延安的每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思索都是严酷的。随着思索的不断深入,必然联系到对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思考。
大概有十几年时间,我对审查“新疆叛徒集团案”以及文化大革命是彻底否定的。所谓“新疆叛徒集团案”审查了八年,害死了二十四名党的好干部,结案没有一个是叛徒,整个案件全搞错了。文化大革命十年,从中央到基层,整死了不少好干部、好党员。一些地方武斗,还死了一些群众。最后,中央宣布全党没有一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不是全盘搞错了?难道不该彻底否定吗?
朱旦华:你上次来,曾问到我1962年3月陪同朱老总、康大姐上井冈山的事。你走后,我想了很久。记得那天在茅坪八角楼开完座谈会出来,天气很冷,朱老总披着大衣,双手叉着腰,一动不动,久久凝视着前方。康大姐怕他着凉,要我上前请朱老总上车。我刚走近,朱老总就对我说:“我一直在想,当年井冈山会师才几千人,主席就提出 ‘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士兵委员会;红军的任务不仅仅是作战,同时要作宣传队工作队,帮助建立地方政权;摸索出‘十六字’作战方针……现在回想起来,每一条都很深远呐。在井冈山和转战赣南闽西时,开始我并不信服主席,他没有学过军事,我带兵打仗多年。但实践证明,主席是正确的,他看得想得比我深远。得到这个‘证明’,我党我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流了很多血,用了比较长的时间……”朱老总为什么在1962年对我讲那番话?最近我看到一些内部资料,三年困难时期,要不要搞“三自一包”,中央常委中有不同意见,而朱老总明确支持毛主席。为什么呢?他从心里信服主席。这种信服,并不像有些人所说,是盲目的迷信和个人崇拜,而是由血的历史反复证明了,毛主席总是能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问题,他比我们看得要深远一些。
苏联解体后,我经常思考朱老总这些话。如果说,当年在井冈山巴掌大的地方,几千人的队伍,毛主席就考虑到为了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应该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如此深远关键的问题……苏联为什么解体复辟了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内,现在党内腐败分子为什么越来越多?两极分化为什么越来越严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出现了问题……我很担心,非常担心。
面对现实,再回顾当年毛主席提出的尖锐问题,我觉得自己对 “新疆叛徒集团案”的认识与十几年前有所不同。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在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受到冲击,长远地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它可以为我党群众监督干部制度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长期战略上,也可能是以一种短期的代价博弈一种新制度新尝试。从这一点出发,毛主席作为开国领袖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家,必须思考和探索执政党如何建设,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受到群众的有效监督,才不会走向人民群众的反面。你想想,如果今天还能鼓励群众起来监督我们党的干部,使各级干部夹着尾巴做人,联系群众,艰苦朴素,怎么会出现这么多腐败分子呢?当然,过去历次政治运动,都不同程度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伤了一些不该伤害的同志,这正是我们党需要认真总结的教训,那种因为过去群众运动出过一些偏差,就把发动群众监督执政党的做法彻底否定,恐怕也是走了极端。任何极端都会损害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啊。
现在党内腐败分子揪了一批又一批,不能不令人想到更多……现在每年都揪出来不少腐败分子,事实上他们一个个都是 “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朱旦华一个字一个字咬定地说)如果“新疆叛徒集团案”受冤的战友,他们一个个都活到了今天,对毛主席希望从制度上根本上抑制党内腐败分子的产生,一定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52)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 作者:朱旦华口述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