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1)

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1)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问录(1)

【简介】第一章 笔者:朱老,韶山人告诉我,您的经历是中国共产党唤醒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很有代表性。最影响您一生的重大事情,可以按照访谈提纲,从头谈起吗? 朱旦华(微微一笑,点头):我出生在一个没有朝代的特殊日子——1911年12月26日。当时辛亥革命把清朝推翻了,民国元年要五天后才开始算起。我原姓姚,名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0

【正文】

第一章

笔者:朱老,韶山人告诉我,您的经历是中国共产党唤醒青年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很有代表性。最影响您一生的重大事情,可以按照访谈提纲,从头谈起吗?

朱旦华(微微一笑,点头):我出生在一个没有朝代的特殊日子——1911年12月26日。当时辛亥革命把清朝推翻了,民国元年要五天后才开始算起。我原姓姚,名秀霞,出生在宁波庄桥(今宁波慈溪)。父亲叫姚载福。

父亲是个勤快人,十几岁到上海布店学徒,苦苦攒了几个钱回老家结婚。婚后最初几年,在庄桥镇开了一个小店,经营土布和小杂货。我七岁时,父亲将名下几亩土地交给两个伯伯管理,自己带着全家六口——妈妈李芝林、姐姐姚秀云、我和两个弟弟来到宁波城里,开了一个“国布庄”,专门经销传统土布维持生计。

宁波是一座古老的港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宁波成为五口通商重镇。父亲在这座近代商城中,采取收购棉花,请农妇定点加工土布,集中批发的经营模式。生产规模比家庭作坊稍微大一些,效益较好,有条件供养我和姐姐一起上新式小学。在我们就读的小学里开有国文、算学等课。

五四运动那一年,我八岁。宁波中小学出现罢课风潮,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懵懵懂懂跟着参加一些政治活动。我记得国文课一位男老师,长得很瘦,在黑板上书写“劳工万岁! ”四个大字,对我们讲劳工受苦受难的故事,印象特深,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五四运动中,我看见学生们到处张贴标语、散发传单、露天演讲、街头演出,提倡大用国货,坚决抵制日货,查抄了“新章”老牌洋布店、“大丰昶”洋货店的洋货(进口货),运到草马路焚烧一光。宁波和全国抵制日货,使国货有了一个发展新空间。父亲的国布庄1924年从宁波发展到了上海。

笔者:20世纪20年代旧上海,发展很快,南市和北市区别很大。1924年,您全家迁徙上海,是南市还是北市?

朱旦华:我家和店铺是迁到南市。每年秋末冬初,浦东、太仓、松江、昆山各地农民船载棉花,乘潮入港,将棉花卖给花行,第二天潮退了,船载所购日用品离去。当年浦东太仓棉花质量较差,只能纺粗棉,卖不出价。父亲国布庄主要在慈溪老家收购棉花,定点请人加工土布,在店里批售。棉花比浦东太仓质量好,土布生意比较顺手,我家来上海第二年,能够供养我从南市一所普通初中转入上海务本女中读书。

上海务本女中是所名校,著名妇女社会活动家吴若安、张謇的女儿张敬庄、张伯纯的女儿张默君、舒惠珍、谈社英、章太炎的妻子汤国梨,都是这所学校的校友。学校不错,校长不俗。

校长叫贾佛如,四十多岁,穿戴朴素,常年穿短衫,像个工友,但很有学问,常在世俗功利的大上海闹出一些“笑话”。

一次,贾校长站在校门口,遇见一位拜访者。客人一见校长穿着短衫,便大大咧咧地说:“快去禀告某某人求见贾佛如校长。 ”

贾校长说:“见贾某人还用求见吗? ”

“哦,阿拉听说贵校文化色彩很浓,哪来侬不分上下的佣工! ”客人连连摇头。一位学校老师恰好走近跟前,说:“贾校长,我母亲病了,今天国文课请您帮忙代一下课? ”

客人尴尬地指着贾校长短衫,说:“他就是贾佛如校长? ”

“当然。 ”学校老师奇怪地望着客人。

贾佛如洒脱地握住客人的手,“在下贾佛如。 ”

穿短衫的贾校长,随请随到代课的贾佛如,这就是上海务本女中的校长,满腹学问不拘一格的贾校长。

学校校长不俗,认真想来,多与追寻社会正义有关。

我就读务本女中第一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记得1925年6月11日,我参加了上海公共体育场召开的二十万人大会,会后举行了浩浩荡荡的示威大游行。务本女中学生激动地走在队伍中。到处都是激奋的人群,到处都是震耳欲聋的口号,整个上海沸腾起来。那个场面比五四运动时期宁波学生罢课浩大许多。

笔者:上海公共体育场是一个革命纪念地。 1919年5月7日,上海学生和市民就是在那里举行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大会。五卅运动也是在那里多次举行全市集会。

朱旦华:1926年五卅运动周年纪念大会,1927年3月庆祝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欢迎北伐军大会,地点都是在公共体育场。那几次群众大会,我都参加了,一次比一次强烈感到大上海反帝强国的民族呼声。

笔者: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很快被蒋介石四一二叛变出卖,大革命失败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经济上依靠外国银行和外国资本,几家著名大钱庄、大商行迅速迁入上海租界,租界消费的有钱人越来越多,南市的消费额越来越少。商情变化更快,整体生意越来越萎缩。加之蒋介石政府对黄金荣、杜月笙流氓经济予以扶持,日商纱厂廉价棉纱洋布大量倾销,像您父亲那样小本经营的国布庄首先受到冲击。据研究,当时国民政府对民族工商业没有任何减免赋税和扶助措施,各种附加税反而比外国在中国的企业还要高。大上海铺面租金经营成本又比宁波高得多。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