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肖劲光因何被迫做检讨

肖劲光因何被迫做检讨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肖劲光因何被迫做检讨

【简介】 肖劲光大将像。 开国大将肖劲光在党内斗争中,多次挨过暴风骤雨般的批判,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解放后,但在1942年10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上被批却是在解放前。很多年以后,肖劲光大将回忆这段历史时仍感到委屈。 高岗因官运受阻结怨肖劲光 肖劲光和高岗,当时一个是直属中央军委的留守兵团的司令员,一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37

【正文】

肖劲光大将像。

开国大将肖劲光在党内斗争中,多次挨过暴风骤雨般的批判,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解放后,但在1942年10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上被批却是在解放前。很多年以后,肖劲光大将回忆这段历史时仍感到委屈。

高岗因官运受阻结怨肖劲光

肖劲光和高岗,当时一个是直属中央军委的留守兵团的司令员,一个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当时高岗虽握有党政大权,却没有军权。抗战边区部队主要是八路军留守兵团,因此1939年秋当高岗见到中央军委任命肖劲光为留守兵团司令,政委职位空缺时,他就一心想当留守兵团政委,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高岗活动要来当留守兵团政委的事情肖劲光也知道,但是据肖劲光自己回忆:“当时我对高岗的印象并不佳,感到这个人品质也不好。”因此,肖劲光对高岗的要求持反对态度。最后中央让肖劲光兼政委。这样,高岗的希望就落空了。在高岗看来,这次自己没有当成留守兵团政委是肖劲光在背后使的坏。这便成了二人后来产生冲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两件事让矛盾公开化

后来有两件事让高岗与肖劲光矛盾公开化了。一是告状案,1939年冬的一天,兵团政治部主任莫文骅到警备四团检查工作,团长陈先瑞向他汇报说,战士去借老百姓的锅,有的老乡不肯借,把锅沉到池塘里;炊事班到老乡家去做饭,老乡把烟筒堵了起来。

莫文骅为此给边区打电报反映有关情况,肖劲光把这封电报同时批送给了中央领导同志。朱德总司令看了电报后,批评了边区政府。高岗不服,向毛泽东报告了此事。因此毛泽东把肖劲光和莫文骅等人叫去,当着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和高岗的面,严肃地批评说:“你们军民关系不好,自己不检讨,还向中央告状!”这是肖劲光和高岗矛盾的第一次公开化。

二是枪击案。1941年秋的一天,西北局组织部长找莫文骅去谈话。该部长说:“三五九旅有两位连排干部在延长县政府院内开枪打了县大队的人,对此事西北局已决定,将肇事的那个连长和排长枪决。”莫文骅听后吃了一惊,因为他对此事一无所知,于是说:“此事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待调查清楚后再严肃处理。”

这位部长回答说:“不行!你一定要执行!莫主任,你这个主任还想不想当了?”莫文骅也火了,拍着桌子说:“我不当了!”回到兵团莫文骅把此事告诉了肖劲光。他不知道此事,最后此事反映到中央去了,经调查证明开枪的是县大队的人,而非三五九旅的两位干部。

高岗借机整肖劲光

由于之前的积怨,两人的矛盾终于在西北局第一次高干会议上爆发了。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在这次会上,高岗借整风之机向肖劲光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说留守兵团“不尊重地方政府”,“闹独立性”,甚至有人把这些上升到“军阀主义”的高度,与张国焘的“军党论”相提并论。

肖劲光和高岗不和的事,最终闹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对肖劲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肖劲光经过反思,向毛泽东作了认真检讨,并主动承担了事件的主要责任。但是这次会议无论是对留守兵团,还是对肖劲光个人,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据肖劲光回忆,毛泽东后来曾对他说:“高干会议前后调动了许多留守兵团干部的工作,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在方法上是不对的。”这次调动,也包括肖劲光。

肖劲光是在高干会前就被调动的。1942年6月按照中央军委的决定,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在延安成立。8月组成联防军司令部,贺龙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委,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任副司令员。10月,高干会召开前不久,留守兵团正式合并到联防军。(摘编自《世纪风采》)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