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33年前的那场大地震摧毁了唐山,震痛了国人,海军司令肖劲光派专机送青岛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 打着手电筒做手术救伤员

33年前的那场大地震摧毁了唐山,震痛了国人,海军司令肖劲光派专机送青岛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 打着手电筒做手术救伤员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33年前的那场大地震摧毁了唐山,震痛了国人,海军司令肖劲光派专机送青岛医疗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 打着手电筒做手术救伤员

【简介】 时光倒转回1976年7月28日。年轻的新中国注定将永远凝固在这一刻——凌晨3时42分53秒,一场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降临到了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头上。夜幕笼罩下的唐山万籁俱寂,一道蓝光骤然刺破夜空,大地战栗,街道、铁路、楼房,在强烈的摇撼中扭曲、变形、倒塌……23秒钟过后,唐山这座拥有百万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1

【正文】

时光倒转回1976年7月28日。年轻的新中国注定将永远凝固在这一刻——凌晨3时42分53秒,一场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降临到了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头上。夜幕笼罩下的唐山万籁俱寂,一道蓝光骤然刺破夜空,大地战栗,街道、铁路、楼房,在强烈的摇撼中扭曲、变形、倒塌……23秒钟过后,唐山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华北重要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24万鲜活的生命被无情吞噬……

“7·28”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来自青岛的一支54人医疗队第一时间赶到唐山,在无粮无水无给养的恶劣条件下,开始了与死神抢夺生命的大较量。

忘难

司令专机送青岛医疗队

“1976年,中国可真是多灾多难啊……”回忆起33年前的那场灾难,解放军401医院外科护士长姚新亚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段难以忘怀也不应忘却的往事。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当晚,原海军401医院(即现解放军401医院)组织了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准备立即开拔赶赴唐山参加营救。“医疗队里有我们好几位技术精湛的院长,还有来自外科、内科、妇科、小儿、麻醉等各科室的主治大夫,全是医院水平最高的。”原401医院妇产科大夫王秀清对记者说。由于当晚风雨交加,飞行条件极为恶劣,原定于当晚从北京飞来的海军飞机没有来到青岛。

7月29日上午8时,两架军用飞机停在了青岛机场,医疗队54名医生和护士上了飞机。第一次坐飞机的好几名年轻医生护士赶赴灾区救人的心情异常迫切,而随即传来的消息更令大家激动不已———“知道那架飞机是哪里的吗?”“那可是咱共和国大将、海军司令肖劲光的专机啊!”

惨悲

震后唐山让大家都哭了

7月29日上午8时,54名医疗队员飞往唐山。从飞机上向下看,地面上的一切深深震撼着每位队员。据姚新亚回忆,当时地面上没有一栋好房子,到处是断壁残垣,甚至连唐山郊区的一座小山也塌陷了一半。“我记得飞机飞到一大片居民区上空时,我向下看了看,所有的房子都塌了,一条大河上的两座石桥也被生生扭断,河两边的一人粗的大树像被齐刷刷砍了头,树冠全都栽进了河里!”王秀清对记者说。

7月29日上午9时,青岛医疗队到达唐山。姚新亚看到,视力所及遍地是倒塌的房屋、墙壁,街上尸体累累,活着的人们也一个个浑身是血。“当时,车上不少年轻护士都哭了。”姚新亚对记者说。

救急

轮番做手术医生手麻木

医疗队刚刚在操场扎下营,就被数百名灾民围住了,他们中多数人腰椎、颈椎粉碎性骨折,还有许多人因骨盆粉碎性骨折而无法小便。情况紧急,医疗队员顾不上休息,迅速支好了简易手术台开始给伤员们做手术。第一天,大家都工作到了凌晨2时,给五六十名伤员做了手术,医生护士们累得躺在尘土中昏睡过去。第二天凌晨4时,又有大批伤员送到营地,大家赶紧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做手术。姚新亚告诉记者,当时天气非常热,病人又不能见风,几十名医护人员一直在密封的40℃以上的房间。“干了三天后,我们衣服上都积了厚厚一层盐,拍上去都啪啪地响。”

地震导致了唐山全城断水断电,这对医疗队来说简直是致命的,因为晚间做手术必须要有明亮稳定的照明。无奈之下,每次有外科手术时,作为产科主治医师的王秀清不得不放下“身份”,和姚新亚等护士一人打一个手电筒,帮助做手术的医生照明,常常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物人

王秀清:69岁,原401医院妇产科医生,现已退休。

医生在临时帐篷救伤员。右后执电筒者为护士姚新亚。

记者 张贝

废墟里抢救出的地震宝宝。左为王秀清。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