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秋白与工人运动 蒋志超

秋白与工人运动 蒋志超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秋白与工人运动 蒋志超

【简介】每次接待外地工会来客,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抓住机会给他们介绍常州“三杰”,尤其是其中的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35年6月18日牺牲于福建长汀。在短暂而非凡的36年生涯中,瞿秋白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给世界,给中国,给工人阶级劳苦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光彩照人,彪炳史册!革命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73

【正文】

每次接待外地工会来客,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抓住机会给他们介绍常州“三杰”,尤其是其中的瞿秋白。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常州,1935年6月18日牺牲于福建长汀。在短暂而非凡的36年生涯中,瞿秋白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给世界,给中国,给工人阶级劳苦大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光彩照人,彪炳史册!革命人的伟大风采,文化人的优良品格,普通人的朴实情怀,便是我心目中的独一无二的秋白精神。

大概是职业的习惯,作为一个工会工作者,我关注秋白更多的,是他作为一个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关系,以及他为之进行的不懈努力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瞿秋白诞生在一个日趋破落的世家,童年和少年深受社会黑暗和家庭离散之苦,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揭露罪恶、改变社会,同情弱者、解放大众的革命的种子。

秋白十分关切底层贫民,上海烟厂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女工、北京的人力车夫、帽子作坊工人艰苦的生活境况等等,他都想到了。他为他们的遭遇愤愤不平,决心要为他们和所有的中国劳苦大众,驱除黑暗,“辟一条光明的路”。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4月以后,《新社会》第17、18、19号连续刊出《劳动专号》,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罢工斗争,研究中国的劳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资本家的雇佣劳动制度等等。瞿秋白发表了《谁的武器》、《劳动的福音》、《伯伯尔之泛劳动主义观》、《世界的新劳动节·中国的新劳动节》等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和消亡的学说。他指出,要创造新社会,必须实行“激烈的改革运动-革命-根本的改造”。

1920年9月,瞿秋白作为《晨报》的特派通讯员,带病去苏俄考察。在旅居俄国的两年里,他访问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革命领袖,以及没落贵族和妓女等各种人物,了解了俄国的基本现状。他写了大量著作和文章发表,其中《劳农政府内政外交之新局面》、《劳农政府治下之教育》、《知识阶级与劳农国家》、《劳农国家之经济前途》等文,帮助中国人了解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了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有他在《新村》一文中,对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无产的工人与小资的农民间之协进”表示称赞,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农民的辅助,不能有尺寸功效”的论点,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及其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925年的中国,处于空前的革命高潮中。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接踵而起,显示了中共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强大革命威力。当时的上海,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上海总工会发表了总同盟罢工宣言,号召罢工、罢市、罢课,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秋白的夫人杨之华,每天穿上工人服装到浦东区组织工人进行斗争。她白天了解了大量的情况,晚上瞿秋白总是很有兴趣地听她报告,从中掌握工人们的思想情绪。他自己有时也化装深入工人居住区,直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有一次,他到闸北的一个工人住宅区,看到一个工人正在看《商报》,就和他聊起来。工人说,这种报纸不为工人说话,尽是向着外国人和资本家,他文化低又看不太懂,希望有为工人说话又能看懂的自己的报纸。秋白非常重视工人的意见,组织了群众通讯员,在自己主编的《热血日报》上经常刊登工人、学生、店员、海员的来稿来信,以及一些民间歌谣。编辑修改文稿时,他十分注意文字的通俗化,尽可能使用方言、口语,文章篇幅力求简短,很受工人读者和市民群众的欢迎,也大大鼓舞了他们的士气和斗志。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中共中央领导了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瞿秋白参与了第二次起义的领导工作,并为第三次起义提出了重要意见。为了切实吸取第一次第二次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使第三次起义的计划和政策更加正确,瞿秋白于1927年2月24日写了《上海“二·二二”暴动后之政策及工作计划意见书》,强调党应加强政治领导,掌握领导权。这个意见书,被提交中央特别委员会讨论。瞿秋白在讨论发言中说:“纠察队之组织,应由工会与党一块工作,要宣传武装使群众心理安定,要有作战计划,有主力军之训练。”瞿秋白先后出席了2月25日至28日、3月1日至2日的中央特别委员会会议,分别对宣传工作、市政府民选、攻击兵工厂等发表了重要意见。3月21日,在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下,成功举行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胜利证明,秋白的意见是正确的。

瞿秋白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为中国工运事业所作的探索和实践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多是具有开创性的,如工农联合、工农武装、工农教育、职工运动、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等等。尽管他也犯过“左”的错误,但他勇于自我批评和担当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特别是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谨以此文纪念瞿秋白烈士并献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岁生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