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殷: 义薄云天的工人运动先驱
【类型】报纸
【篇名】杨殷: 义薄云天的工人运动先驱
【简介】 杨殷故居。 杨殷故居客厅。 ?杨殷在狱中写给党中央的信。 杨殷像 深圳特区报记者 迟宇红 文/图 中山市南朗镇,小小的翠亨村,因为孕育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备受世人瞩目。如今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熙熙攘攘,参观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工作人员带着记者从孙中山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42
【正文】
深圳特区报记者 迟宇红 文/图
中山市南朗镇,小小的翠亨村,因为孕育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备受世人瞩目。如今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熙熙攘攘,参观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工作人员带着记者从孙中山故居步行几十米,便进入一处幽静的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苍劲矗立的古老木棉树。不知是谁将掉落的木棉花整齐地摆放在院子里的方石上,满眼的葱翠中,火红的英雄花格外醒目,似在表达祭奠之情。青石铺就的小路一直通向一栋旧宅。旧宅的外墙是水磨青砖,墙基是花岗岩石板,典型的珠三角传统民居风格。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旧宅有一个雅号叫杨翰香堂。宅子的主人不论于中国民主革命史还是我党早期革命史都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小时候他是孙中山的邻家小弟,长大后追随中山先生做过随身侍卫,之后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有过如此丰富的革命经历,牺牲时他却韶华正当,只有36岁,他就是杨殷。
杨殷故居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公布为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2010年成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如今的杨殷故居,由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负责管理,得到很好的保护。
从杨殷故居正门进入即是正厅,杨殷的大幅照片和全家合影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寝室里摆放着当年杨殷结婚时用过的铁床、书桌和木凳。杨殷纪念馆研究室的小楚告诉记者,当年为了支持革命,杨殷曾数次变卖家产,现在故居里只剩下一些家具等摆设了。
为宋教仁雪恨
“邻家小弟”孤胆行刺
翠亨村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在孙中山的感召和带领下,许多翠亨儿女投身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洪流中。
翠亨杨氏族人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给予很多支持,反清革命的消息也不断传回翠亨村中,耳濡目染之下,中山先生也成了杨殷这个邻家小弟儿时的偶像。
杨殷19岁加入了同盟会,终于实现了追随孙中山闹革命的期盼和愿望。他在澳门支部做秘密联络工作,负责在澳门、香港、广州、中山及南洋等地联络同志和会党,收集、传送情报。辛亥革命胜利后,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这让为辛亥革命胜利欣喜若狂的杨殷感到耻辱,也深深体会到革命尚未成功。
翠亨村的老人告诉记者,杨殷自幼就学习武术,可以说是武艺高强。正因为艺高人胆大,才有了他后来的惊人之举。1913年3月20日,由于害怕备受瞩目的宋教仁获选为内阁总理,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第二年深秋的一天,“轰”的一声巨响,一个青年将一颗炸弹扔向正在出巡的郑汝成,这个曾参与杀害宋教仁的袁世凯心腹伤重??马,街道上顿时一片混乱,青年则迅速躲进附近一间理发店,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让理发师替他理发,机智地躲过了军警搜捕。
这个沉勇青年正是杨殷。当时,刺杀事件轰动全国,杨殷在革命党人中声名鹊起,也让孙中山对这个小老乡愈加器重。1917年,时值“护法运动”关键时刻,孙中山聘任25岁的杨殷在大元帅府参军处工作,在澳门学过少林拳的杨殷算得上是武林高手,一般三五个人近不了身,他其实做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贴身侍卫。
“砂锅”开展工运
“殷哥”振臂省港罢工
作为革命者,杨殷的经历可谓传奇:从孙中山的贴身侍卫到盐务师爷,从同盟会员到中共党员,从“洪门老大”到工人们的“殷哥”。
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亲眼目睹革命一次次功败垂成,杨殷陷入迷茫。杨殷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看到了新的希望。1922年秋,经杨章甫、梁复然介绍,杨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杨殷为了专心工作,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盐务稽查处师爷的职务。为了帮助党解决活动经费,他几次变卖家里财产。
一只广东人吃饭常用的沙煲能被杨殷用来开展革命,可见其斗争智慧。1923年,从苏联回到广州的杨殷接受党的委派,到广州石井兵工厂开展工人运动。广州石井兵工厂厂长马超俊倚仗有后台,利用职权,贪污渎职,虐待工人,克扣工人工资。杨殷领导工人在厂内的电灯柱和树干上挂满了砂锅,上面贴着“出粮无期,沙煲挂起”等控诉马超俊的标语。
马超俊先是暴跳如雷,派爪牙到处破坏,筹备另招新工人。接着使出软招,收买工人代表。杨殷随即召开工人大会予以揭露。马超俊见工人们软硬不吃,于是捏造事实,列出黑名单,呈报政府要求缉拿工人代表。杨殷得知消息,立即带领工人代表晋见孙中山先生和工人部长廖仲恺,控诉马超俊罪行。
孙中山了解实情后,下令撤掉马超俊的厂长职务,把拖欠的工人工资全部发还。在“沙煲阵”成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工会在石井兵工厂宣告成立。
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郭昉凌说,杨殷的斗争智慧和敢为工人利益出头的勇气,使得他在工人心目中拥有越来越高的威望,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殷哥”。党组织考虑到杨殷在工人中的威信,决定让他在广州开展工人运动。通过杨殷等人的努力,1924年5月1日,广州各行业工会联合召开了广州工人代表大会。接着,粤汉铁路总工会、广九铁路总工会、广三铁路总工会也相继成立。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向广东区委下达电令,要求举行同盟罢工,声援上海。广东区委决定组织广州、香港两市工人罢工,指派邓中夏、杨殷、黄平、杨匏安、苏兆征到香港,组织发动工作,并成立罢工指挥机关。
在两地有广泛社会关系的杨殷,深入各工会团体,发动工人群众参加罢工,组织工人纠察队等等。郭昉凌说,虽然出于斗争策略需要,杨殷当时没有担任省港大罢工的公开领导职务,但他在这次罢工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党中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杨殷“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广东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
浴血奋战
广州起义惊天地泣鬼神
凌晨3点30分,大教堂报时钟声清脆地敲响了。黑夜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营和广州工人赤卫队端起枪支和火把快速向进攻目标挺进,火把将漆黑的广州城上空染红一片,战士们用俄语唱着《国际歌》,雄壮的歌声响彻广州的大街小巷……记者在电影《义薄云天》中重温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电影中那个充满智慧和温情的主角,其原型就是杨殷。
电影主要描写的是广州起义前,杨殷等人所做的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而广州起义枪声打响后,杨殷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下令处决了一批反革命分子,并通知各路起义军加强肃反工作,维持革命秩序,控制交通。杨殷又布置铁路工人敢死队迅速集结广三、粤汉、广九等路,占领和守卫车站,切断敌人运输,阻滞敌军反扑广州,同时调动机车接运郊区农军进城,援助起义军。当时的上海报纸报道:“黄琪翔欲调兵回广州,各铁路均在共党手中,运兵甚难。”说明杨殷的一系列布置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广州起义最后虽然因为敌人的疯狂镇压而失败,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凡的意义。1928年1月3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通过的《广州暴动之意义与教训》中指出:“这一暴动决不是政权从一派政客之手移转到别派,而是政权之阶级与社会的移转,这是全中国以及全亚洲第一次的伟大尝试:用被剥削者的政权代替剥削者的政权。”1929年中共广东省委《第七十六号通告》称:杨殷是广州暴动的有力指导者。
英雄无悔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辆小车、五万大洋和都督要职,这是敌人开给白鑫叛变革命的价码。几乎所有房产、土地和珠宝、首饰并辞去美差,这是杨殷为支持革命奉献的个人财产和所做的牺牲。这就是叛徒和英雄之间的巨大反差。”杨殷纪念馆的小楚这样总结。
1929年8月24日上午,曾在彭湃属下任团长的叛徒在接到下午3点召开军委会议的指示后,便立即实施了可耻的告密和出卖。当天下午,杨殷、彭湃等五位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不幸被捕,被秘密关押于新闸捕房。
“我们未死的那一秒以前,我们努力做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这是杨殷被捕后在给党中央的信中写下的铿锵誓言。杨殷和彭湃还通过关系,向党中央报告了被捕情况,并提出了斗争对策。8月30日,蒋介石下令秘密枪杀彭湃、杨殷等同志。就义前杨殷大义凛然,从容不迫:“朝闻道,夕死可矣!”牺牲时,年仅36岁。
杨殷等烈士牺牲后,周恩来万分悲痛,起草了《以群众的革命斗争回答反革命的屠杀》的通告,揭露敌人的罪行。接着他又撰文《纪念着血泪中我们的领袖》,颂扬烈士的英勇行为。1929年9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47号通告》,指出:“彭、杨、颜、邢四烈士的牺牲是中国革命、中国党之很大的损失!”红军后来还建立了彭杨军政学校,中央苏区设立了杨殷县,以纪念烈士。
旁边
故事
为革命甘当
“败家??”
在翠亨村,从杨殷家族的宅邸就可以看出,这曾经是一个非常显赫的望族。杨殷纪念馆的右侧,是杨殷堂叔杨鹤龄的宅邸,而杨殷祖父的大宅就与儿子家一道之隔。
杨殷纪念馆研究室的一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杨殷虽然是从同盟会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了支持革命,多次变卖家产,简直成了“败家子”。“在杨殷被捕后,审讯他的敌人居然用高官厚禄来诱惑杨殷,真可以说是痴心妄想!”
接着,他开始历数这位革命者的“败家”历史:当年,由于党组织经费非常缺乏,杨殷就把家里的几幢楼房和故乡的田产卖了,还把已故妻子留给他的纪念品和珠宝、首饰也都捐给组织,作为革命经费。当年他在盐务处担任高级师爷,有着非常丰厚的薪水,党内有同志开玩笑称其为“河北玉麒麟卢俊义”。但后来为了专心干革命,杨殷毅然辞去了盐务处师爷的职位。
广州起义前,杨殷一方面积极准备起义,一方面为起义所需的大批经费动脑筋。为此,他把自己在广州、香港的几处房产卖掉,又回老家翠亨村,动员弟弟把家里的50亩良田卖了,变卖所得全部作为起义经费。
“杨殷的女儿杨爱兰也是一样令人崇敬,不愧是革命烈士后代。”杨殷纪念馆工作人员指着身后的纪念馆,“前些年,杨爱兰老人把这座占地几百平方米的祖屋——杨殷故居和位于翠亨村的其他房产,一起捐赠给了中山市政府。这才有了现在的杨殷纪念馆,杨殷烈士故居也成为了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
钩沉
织就我党在广东首张情报网
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陈列着一只跟杨殷有关的箱子,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箱子,它带有夹层,里面可以放文件或者是小型武器。这是当年工人们为了杨殷的安全,特地为他做的一个夹层箱子。
“杨殷一直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者,其实他的情报工作也非常出色,可以说杨殷织就了我党在广东的第一张情报网。杨殷建立的情报网,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郭昉凌这样评价杨殷的情报工作。
1925年8月,当杨殷把隐藏在革命队伍内部的敌人要实施暗杀的消息转告给廖仲恺时,廖先生坦荡荡地说:“余为工人部长,但无负于国,无负于党,个人更不营私,不牟利,要暗杀便暗杀,余复何惧!”当月20日早晨,廖仲恺不幸遭歹徒行刺。
记者眼前不时闪现电视剧《潜伏》和《暗算》中情报人员与敌人智斗的惊险场景,而杨殷作为我党在广东情报网的织造者和领导者,则更加出神入化。他利用任广州市公安局顾问之便,把一批中共党员安插到市公安局和国民党政府机关中,搜集情报。他派中共党员黎胜打入广州市公安局当特别侦缉,并通过关系将其安排在国民党广州卫戍司令部谍报科工作。黎胜又发展了广州公安局长朱晖日和公安局秘书长的司机陈添、梁暖入党,为党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
广州起义前夕,杨殷了解到周文雍被捕后的关押地址,经过周密安排,把周文雍解救了出来。此外,杨殷还挑选了一批参与省港罢工的工人,在省港澳各地建立了情?站,他还经常派自己年仅十一二岁的女儿携带情报,往来港澳。
专家
点评
一个革命者
的伟大转变
——专访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郭 凌
郭■凌研究员对杨殷的事迹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2007年是广州起义80周年,她参与了电影《义薄云天》剧本的撰写,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近日,记者对郭■凌研究员进行了采访。
在郭■凌眼中,杨殷是个了不起的革命者,他的了不起就在于自身实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当认定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便坚定地将自己的全部包括生命都献给了党。杨殷的革命经历反映了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走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转换和衔接,由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到共产党人的思想转换,这种思想的转变过程非同寻常。
杨殷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邻居,受其影响加入同盟会,曾任孙中山先生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跟随孙中山先生左右。杨殷在思想迷茫之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信念坚定,至死不渝。“革命的领袖是积累了无数次的斗争与战绩,从广大的群众中涌现而锻炼出来的。”周恩来在《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文中谈到:杨殷等人被捕后面对审问官慷慨而谈,宣传革命真理,使审问官一无所得。在关押期间一直进行宣传,面对敌人谈笑自如:“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对于自己爱人的遗嘱,都是勉励其为党努力。号召革命者在死难的烈士面前,不要流泪悲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承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郭■凌说,杨殷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在工人运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因为有胆识,多次为工人利益挺身而出,所以杨殷在工人中有很大的威望和影响力,工人们由衷地敬重他,亲切地叫他“殷哥”。杨殷团结工人,组织工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并在工人中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省港大罢工中,他深入工会团体,发动工人群众参加罢工,组织工人纠察队等,在省港罢工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州起义发动前,杨殷是军事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还发挥在工人组织中的影响,训练了一支3000多人的工人赤卫队。杨殷牺牲后,中共中央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屠杀工农领袖宣言》中说:“杨殷同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广东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是广东铁路工人的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他曾亲身参加广州暴动,为人民委员会委员之一,担任肃清反革命委员会主席,并曾亲身指挥赤卫队与敌人作战,一直战至暴动第三天,尽了最后的努力。他不仅领导过广东全省工人的英勇斗争,同时他领导过上海工人在1925年的一月大罢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