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红色安源>红色文献>报纸>  从五份地走出的宁波工人运动先驱王鲲

从五份地走出的宁波工人运动先驱王鲲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从五份地走出的宁波工人运动先驱王鲲

【简介】 记者张夏珍通讯员毛节常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任宁波市总工会会长,23岁英勇就义。宁波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王鲲的一生虽短暂却轰轰烈烈。暮春时节,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王鲲的家乡―――大堰镇湖边桥村五份地自然村,寻访王鲲烈士纪念馆和烈士墓。 淡蓝色墙体、红色瓦片的王鲲烈士纪念馆在村落中显得与众不同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82

【正文】

记者张夏珍通讯员毛节常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任宁波市总工会会长,23岁英勇就义。宁波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王鲲的一生虽短暂却轰轰烈烈。暮春时节,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王鲲的家乡―――大堰镇湖边桥村五份地自然村,寻访王鲲烈士纪念馆和烈士墓。

淡蓝色墙体、红色瓦片的王鲲烈士纪念馆在村落中显得与众不同,非常容易寻找。纪念馆建成于2005年3月,占地面积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馆名由原浙江省委书记薛驹题写。村民告诉记者,王鲲虽然出生、成长于宁波,但村民一直以王鲲为骄傲。纪念馆就是村里为纪念王鲲诞辰100周年建造的。当时,村里举债20万元,很多单位和个人也慷慨相助。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鲲半身铜像,目光沉静而坚毅。往左是王鲲烈士事迹陈列室,图文并茂讲述了王鲲为革命奋斗的一生。

王鲲小时候每年都随父母回乡扫墓祭祖。村里见过王鲲的老人虽都已去世,但他的故事仍在村民中流传。村中老者告诉记者,有一年清明,王鲲在地主的田里翻筋斗,把草籽踩烂了,地主见了对他发出警告。小小年纪的王鲲却不卑不亢地回答道,以后这里的田我们也有份。

1927年4月9日,王鲲与杨眉山等前去交涉、援救被宁台温警备司令王俊扣押的宁波《民国日报》社社长庄禹梅时被捕。他在狱中坚贞不屈,1927年6月22日在宁波小校场就义。王鲲牺牲后,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一路上留下了他妹妹悲痛的眼泪。王鲲烈士墓位于湖边桥村旁白象山的象鼻子上。

10多年前,看到前来扫墓的人增多,而通往烈士墓的路很难走,村民义务劳动,建成了1公里长的路。

宁波市总工会、奉化市政府等先后出资20多万元,改造了王鲲烈士墓地,建造了停车场。近年来,每年从宁波各地前来扫墓的人至少在6000人以上。

拾阶而上,记者看到烈士墓三面环山,下临县溪,墓道两旁栽种的翠柏、茶花、广玉兰挺拔秀丽,林中鸟儿蹄声阵阵。山脚下的农田里紫云英开得正欢,不由想到,王鲲“耕者有其田”的愿望早已实现,烈士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