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他组建中原第一个红色政权——追记鹿泉籍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领袖王克新
【类型】报纸
【篇名】23岁,他组建中原第一个红色政权——追记鹿泉籍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领袖王克新
【简介】 王克新建立的河南第一个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冯战平 梁勇强 悼我们的战士——王克新同志 在豫南风起云涌的土地革命怒潮中,在广大的贫苦农工群众联合起来武装暴动,铲除地主豪绅、国民党军阀的对垒中,我们的战士王克新同志死了,与地主、军阀的军队做殊死战时光荣战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46
【正文】
王克新建立的河南第一个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冯战平 梁勇强
悼我们的战士——王克新同志
在豫南风起云涌的土地革命怒潮中,在广大的贫苦农工群众联合起来武装暴动,铲除地主豪绅、国民党军阀的对垒中,我们的战士王克新同志死了,与地主、军阀的军队做殊死战时光荣战死了!克新的战死,是中国共产党员为完成他们的任务,成千成万的牺牲者中伟大的一个,是革命的巨大损失!
——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第六期,1928年12月25日
王克新,又名王大宾,号涤生,1904年出生于鹿泉市东焦村。1920年高小毕业后考入顺德(今邢台市)直隶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3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毕业后在小学任教。1925年被党组织调往河南开封,原准备派他入黄埔军校学习,后因工作需要留在河南开展工农运动,先后担任中共杞县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中共豫陕区委委员、组织部长兼农运部长,中共开封市委和郑州市委书记,豫西军事委员会书记,河南省委宣传部长、农民部长,豫东南特委书记等,是豫东南农民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
鹿泉东焦村出了个王克新
……
王楼、农军指挥部
杨靖宇在睡觉,王楼村外响起枪声。
杨靖宇急忙跳下床,他披上衣服拿起枪冲到门口喊:“同志们,快起来有情况,敌人来了。”
一农军跑到门口报告:“总指挥,敌人来了!”
杨靖宇:“有多少人?”
哨兵:“黑压压的满地都是。”
王克新、张家铎、李鸣岐、徐子荣、张耀昶进指挥部。
杨靖宇:“大队长,你带三个中队迂回到村南边去!”
张家铎:“是!”
……
这是河南籍戏剧家方保营以第一次国内大革命时期杨靖宇、王克新、张家铎等革命志士在豫南建立党支部、发展党员、组织农民协会、成立农军、发动农民暴动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连续剧《大河春秋》的一个片段。
剧中提到的王克新是河南省早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他1923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奉党组织之命到河南发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在鹿泉市东焦村,我们见到了王克新的侄子王胜选,关于王克新的一些情况,王胜选大多是从老人们的口中了解的。据他说,由于家庭困难,为了节省开支,高小毕业后的王克新,报考了顺德(今邢台)师范,即河北省立第四师范,那时《新青年》杂志在师生中传阅很广,李大钊的文章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笔者在确山县历史展览馆保存的一份“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展人及部分会员名单”中看到,王克新和邓中夏、柯庆施、陈延年等一大批进步青年一同名列其中。
据王胜选听老人们讲,王克新寒假回家就在东焦村里召集青年人开会,排练演出爱国戏曲,有一次戏演完后,他脱下戏装,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内容是反帝反封建,提倡新民主新文化,他号召群众推倒神像办新学堂,家族中一位长者站出来阻拦,凭借长者身份和家族地位对他说:“你王克新要是敢在大正月里推倒神像,办新学堂,我就把俩眼珠子抠出来。”王克新说:“如果你能让神像显灵我就不推,不能显灵就必须推倒。”他发动一伙青年在众目睽睽之下,手持大绳拉倒了神像,东焦村的大佛殿变成了新学堂,王克新一下子在三里五乡成了名人。
高师毕业后的王克新,回到了故乡,在县立高小当教师,是当地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共产党员。时间不长,党组织就把他调到河南信阳,起初的公开身份是信阳扶轮小学校长,在河南开始创建党团组织,开展工农运动。
奔赴河南追觅先烈足迹
六月的河南,麦浪翻滚。为了更加真切地重温、再现王克新烈士在河南的峥嵘岁月和革命历程,笔者千里驱车奔赴郑州、驻马店、确山、桐柏、信阳、开封、洛阳等王克新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重走烈士革命之路,试图在已被林立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书声琅琅的校园和历史纪念馆取代的革命遗址上聆听烈士传播马列主义慷慨激昂的演讲、号召农民拿起武器武装暴动的动员令和领导豫南暴动的枪炮声……
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后,反帝爱国运动的怒潮席卷全国,王克新来到了信阳,领导各界群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斗争。随着五卅运动的深入发展,七月间,王克新同周兴育等到信阳柳林等地农村,组织农民、工人联合起来,扩大反帝爱国阵线。
1925年9月,共青团信阳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王克新担任书记,10月,团豫陕区委调王克新到开封工作,担任共青团开封地委书记兼宣传委员。在党、团豫陕区委领导下,王克新等组织共青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浅说、新社会观及《向导》中的有关文章,提高他们的革命觉悟。
1926年1月初,在共青团豫陕区委及开封地委领导下,王克新、马沛毅等在开封召开河南青年协社筹备会,将河南青年社、青年学社、青年干社、青年救国团四个进步学生团体合并,成立“河南青年协社”,这是共青团在河南建立的第一个外围组织,并出版了刊物《河南青年》。
在河南省确山县,县党史办主任罗平均带领我们参观了王克新组织领导确山暴动的指挥所和确山县历史展览馆。在确山县刘店镇中心小学,罗平均带我们来到操场边的一座小庙前,这座墙体斑驳的小庙与周围现代化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指着这座小庙自豪地说:“这里就曾是王克新发动确山暴动的指挥所,建学校我们也没舍得拆。”在确山县历史展览馆,罗平均说:“这个展览馆所在的位置就是王克新和杨靖宇领导农民运动,攻占确山县城后建立的河南省第一个人民政权所在地。”在展览馆,我们看到,农民协会、治安总队等农运组织办公机构和王若飞、王克新等领导同志曾经居住过的场所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组建河南第一个人民政权
1926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国民革命军由广东誓师北伐。为调动全省农民武装策应北伐军作战,王克新被调回中共豫陕区委工作。由于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形势紧迫,开封各学校提前放寒假,王克新号召各学校党、团员和进步青年迅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团,当时正在开封工业学校求学的杨靖宇响应号召,在确山组织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并争取、联络红枪会武装,于1927年一举攻占确山县城,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人民政权。消息经外国记者传到国外,英国《泰晤士报》发出“中国河南出现苏维埃”的惊呼,一时轰动了世界。
时任河南省委技术书记的林壮志在1981年撰写的《周恩来与确山暴动》一文中回忆道:“我将回河南时,恩来同志再次接见,交给我一封给省委的回信,并做了口头指示,大意是说北伐军不久就要进军河南,河南目前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做好响应北伐军和北伐军到达后扩大革命活动的准备工作……希望你回去转告省委同志特别重视。”河南省委按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立即对全省工作做了新部署。派省委负责工运委员王克新兼郑州市委书记,领导京汉南段战时工作。周恩来的指示和对领导机构的调整,为确山暴动的成功指明了方向。
王雷生是曾和王克新一起组织发动确山暴动的王国华之子,根据其父回忆撰写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豫南革命历史电视纪录片《镌刻在桐柏山上的红色丰碑》中写道:1927年,根据省委的决议,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王克新组织领导了豫南暴动,11月,李鸣岐、马尚德(杨靖宇)等领导确山农民武装暴动,攻占刘店,成立了确山革命委员会。敌军进攻刘店,农民革命军转战汝(南)、确(山)、信(阳)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斗争,迅速开辟了纵横百余里的汝确边红色游击区。
在王克新的领导下,到1926年3月,河南省已有15个县开展了农民运动,在荥阳、杞县、信阳、许昌4个县建立了农民协会,32个区238个村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达20多万。李大钊看到河南农民运动迅速发展的情况,赞许说:“最近河南的农民运动亦颇著成效。”
游击战中王克新英勇牺牲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这段历史,我们走访了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于吉林。“五卅运动后期,河南党组织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于吉林说,“1925年秋,王克新、张海峰等在荥阳、信阳、杞县及各铁路沿线农村开展工作,在王克新的倡导组织下,柳林镇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这是河南第一所农民运动干部学校,1926年2月,他选派吴芝圃、彤德忱、汪涤源等28位青年到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1927年6月,冯玉祥先后和汪精卫、蒋介石召开郑州、徐州会议,密谋“清党”、分共。河南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包括王克新在内的党在河南的领导人遭到通缉,被迫转移。于吉林心情沉痛地说。
9月下旬两湖秋收暴动失败,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兼中央军委特派员的罗亦农函召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周以栗和豫南特委书记王克新到武汉,在了解军阀军队密布河南全省、党的力量非常薄弱的情况后指出:河南现在不应有总的暴动,目前主要是游击战争,肯定豫南特委在王克新的领导下没有按中共河南省委决定的10月17日发动暴动“是对的”。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确山、信阳的农民革命军,在豫南国民党新军阀统治薄弱的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当时农民革命军正在汝南县王楼村,打开土豪劣绅的粮仓,给农民分粮,并准备在这里稍事休整后,西进小乐山,建立根据地。得知敌军大举来犯的情报后农军司令部立即组织群众疏散,并设伏歼敌,然后按计划西进。
农民革命军在初战告捷之后,由于农军司令部的几个同志缺乏军事经验,一见到敌人混乱不堪,便命令部队再次冲锋。此时,总队长杨靖宇、特务队长张家铎相继负伤,只剩下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王克新及农军教练李鸣岐二人,便集合起来,一起冲锋。王克新率十余人冲上前去,因过于接近敌人,胸部中弹。李鸣岐将其扶起,撤出阵地,命令部队立即转移。王克新步行十余里,到一村上,将农军集合起来,向农家借一辆牛车,将负伤农军战士架到车上。此时王克新大声喊道:“我不要紧,请旁人坐车好了,牺牲算什么!(敌人)再要追来,和他以死相拼”,大家便将他藏在同志家中,不敢请医生调治。过一天后,王克新又步行七八里,到驻马店医院医治,不幸失血过多,肺呼吸缩减,于1927年12月8日4时牺牲。
七一前夕,鹿泉市双凤山烈士陵园,王克新烈士骨灰安葬仪式将在这里举行,英魂终归故里。84年,如白驹过隙,从中州热土马革裹尸到冀中桑梓英雄安魂,一座丰碑,昭示着铁铸的历史,苍松翠柏间,垂手伫立,仿佛听到革命者“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的执着和憧憬。
(参考书目:《红旗》杂志、《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李大钊文集》(下)、《河南党史人物传》、《河南文史资料》第七辑、《武汉党史》)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目光转向安源路矿 年份:2020
-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3、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年份:2020
- 4、历史性·革命性·艺术性 作者:吴诗中,黄仂, 年份:2020
- 5、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
- 6、江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