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如园后人捐赠朱益藩手书对联市博新添“末代帝师”手迹

如园后人捐赠朱益藩手书对联市博新添“末代帝师”手迹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篇名】如园后人捐赠朱益藩手书对联市博新添“末代帝师”手迹

【简介】本报讯(苏蔚)“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清人张瑞溥根据谢灵运诗句,在池上楼旧址边建造的如园(今公园路池上楼),是温州著名的人文景观。前天,张瑞溥五世孙、86岁高龄的张亦文老先生孤身赶赴温州重游故宅,并将一副由末代皇帝溥仪之师、原北大校长朱益藩手书的如园对联“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捐赠给温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30

【正文】

本报讯(苏蔚)“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清人张瑞溥根据谢灵运诗句,在池上楼旧址边建造的如园(今公园路池上楼),是温州著名的人文景观。前天,张瑞溥五世孙、86岁高龄的张亦文老先生孤身赶赴温州重游故宅,并将一副由末代皇帝溥仪之师、原北大校长朱益藩手书的如园对联“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捐赠给温州市博物馆。

70年前,年仅16岁的张亦文随父亲张之纲回过一次如园。因感于故宅名联散轶,张之纲特请好友朱益藩重写了这副由书法家吴山尊所撰的名联。张之纲还在自己的手稿中,集载了大量与温州、如园相关的故事、考证,准备和这副对联一并送归故里。但其后几十年间多方辗转,张之纲父子一直未能如愿。近年,定居开封的张亦文老人感于身体日衰,便孤身回温,将这件珍贵的“末代帝师手迹”,及其父张之纲的手稿、信札,捐赠给温州市博物馆,完成了多年夙愿。

在温州市诗词学会会长张桂生的陪同下,张亦文老人重游了如园。看着由高祖张瑞溥所建的“池上楼”、“怀谢楼”、“青草轩”等,在东山之畔伫立依旧,张亦文老无限感慨,现场作七律一首:“重游转瞬七十秋,人事凋零枉费愁。老迈早无鸿鹄志,青毡且保欲何求。”如园假使不重建,何来康乐池上楼。盛世如园开锦绣,一方名胜焕温州。

有趣的是,张氏后人不是精通建筑,就是擅长诗词。如园建于清道光十五年,由精通堪舆、又爱诗文的张瑞溥根据谢灵运诗句,在池上楼旧址附近所建。上世纪末如园重建时,其地形图亦由张氏后人绘制。张亦文本人则是开封著名的土木建筑专家,负责开封天波府、清明上河园的设计。两百年来,同样有不少张氏后人以诗文著名。张亦文之父张之纲是前清举人,在温州颇有名望,尤其精通汉学,常与朱益藩等诗信往来。姐姐张珍怀和琦君一样,为词宗夏承焘的两大得意女弟子,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