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朱少连故居:衡阳最早的中央委员在此出生

朱少连故居:衡阳最早的中央委员在此出生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朱少连故居:衡阳最早的中央委员在此出生

【简介】 修葺后的朱少连故居。 王平 摄 朱少连故居位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 说起朱少连,村里人都聚到了一块,谈起曾经的革命事迹,他们满脸自豪。 朱少连,1887年出生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一个贫苦农家。原名朱天资,字汉英,号孝莲,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衡阳最早的中共中央委员。 2011年3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26

【正文】

修葺后的朱少连故居。 王平 摄

朱少连故居位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

说起朱少连,村里人都聚到了一块,谈起曾经的革命事迹,他们满脸自豪。

朱少连,1887年出生于衡阳县曲兰镇湘西村一个贫苦农家。原名朱天资,字汉英,号孝莲,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衡阳最早的中共中央委员。

2011年3月2日,湖南省公布了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衡阳县朱少连故居跻身其中,这是衡阳县继王船山故居、夏明翰故居之后,第三个被授予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记者张花

实 习生易子又

有文化的铁路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少连生于衡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一家四口,全靠父亲朱尧乾租种朱族两亩公田和打短工维持生活。

朱少连八九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放牛,晚上回到家,父亲教他读《三字经》,后来又借钱送他去上私塾。

朱少连读书勤奋,学业进步很快。家族长辈见他聪颖过人,商定从公田提取部分租谷,资助他进入衡阳城里的一所中学读书。毕业后,朱少连考上湖北铁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株萍铁路实习,随后正式当了火车司机,成为我国早期有文化的铁路工人之一。

1921年的一天,在老工人杨连秋的引荐下,朱少连在安源镇的一个小饭店内,第一次见到了来安源考察的毛泽东和李立三。

他当即请求毛泽东来安源,帮助大伙赶走欺压工人的安源煤矿总监工王鸿卿及其干儿子石七麻子,并历数了他们一行人横行霸道的罪行。毛泽东、李立三与他一起聊到深夜,朱少连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

第二天,毛泽东等人乘车返回湖南,临行时,对朱少连说:“不久就会有人来安源帮助你们工作。只要把工友们团结起来,提高觉悟,事情就好办了。”

十多天后,李立三乘车来到安源。

朱少连协助李立三,很快办起了平民学校。不久,在平民学校的基础上,附设工人补习班,吸收工人夜晚上课。朱少连参加校务委员会,并积极发动路局工人和煤矿工人来校学习。

那时,毛泽东住在长沙清水塘,担任中共湖南支部(后为湘区委员会)书记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

李立三常叫朱少连利用跑车的机会,去清水塘向毛泽东汇报安源的工作情况。毛泽东也让朱少连把《新青年》、《工人周刊》等进步刊物带回安源。

1922年2月,李立三在安源发展了朱少连等6名工人入党,建立了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支部。

带领1万多工人发动安源大罢工

党支部成立后,朱少连立即与李立三商量组织工人,结成团体的事。

1922年3月,李立三、朱少连在工人补习学校召集积极分子,开了筹备会议,将团体定名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把铁路工人和煤矿工人都组织到一块,选举李立三为俱乐部主任,朱少连为副主任,还选出评议干事7人。

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

不久,朱少连受党组织的委派,来到株洲转运局。经过多方串连发动,株洲工人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了,定名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株洲分部。至此,萍、株两地路矿工人都有了自己的组织。

看见俱乐部的声势越来越大,路矿当局派人给朱少连送来300银元,希望控制俱乐部,但被朱少连拒绝了。见利诱不行,路矿当局便诬蔑俱乐部是“乱党机关”,应立即解散。俱乐部随后召集工人代表商量对策,大家认为须采取强硬的斗争办法。

1922年9月11日,毛泽东派刘少奇来安源领导罢工。9月12日晚,李立三、刘少奇等人对罢工进行了周密的布置,朱少连任罢工总指挥部副总指挥。

“工友们!明天我们就要罢工了。我们要团结一致,不要怕!路矿两局再关也关不了那么多人,想杀也杀不了那么多人。我们有万余工友的力量,什么也不用怕!”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前夕,朱少连站在火车头上,如此鼓舞工人们。

9月13日晚12时,1万多名安源路矿工人参与的大罢工爆发了,工人们提出了增加工资等十七个要求。路矿当局很惊慌,一面调集军队镇压,一面派代表与工人俱乐部协商复工条件。为保护工人代表的人身安全,朱少连组织数千工人包围了谈判大楼。

18日早晨,路矿当局妥协,持续5天的安源大罢工取得了胜利。安源大罢工也因“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胜利”载入史册。

罢工胜利后,朱少连当选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路局主任,工人代表提出给他和其他领导人每人每月200元的薪金,他严肃地说:“我们搞革命,不是为了贪图享受,大家生活都很苦,我看15元一月就很不错了。”工人们对他更加敬佩。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代表株萍铁路共产党组织的朱少连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为衡阳历史上最早的中共中央委员。

受骗回安源42岁英勇就义

正当安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1925年9月,路矿当局勾结军阀包围了工人俱乐部,俱乐部很多工作人员被捕。朱少连被一位工友藏在家里,扮成农民躲过了搜捕。

当时,七千多名工人被解雇,朱少连组织部分工人去广州学习、参加革命军,其他部分则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9月,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到达萍乡。朱少连返回安源,组织工人包围矿局办公大楼,恢复了俱乐部。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朱少连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朱少连以运煤工人、农民武装组织了工农起义队伍,起义受挫后,本计划率队伍上井冈山,却被敌人截断去路。这时,湖南清乡督办署赏三百大洋通缉朱少连,于是他只好潜回衡阳,在一所小学教书。

1928年8月,国民党反动军队在安源逮捕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当年年底,叛徒写信给朱少连,谎称安源的党组织已经恢复,要他立即回安源主持工作。

朱少连信以为真,于1929年1月4日下午乘火车回到安源。这时,他已经被敌人跟踪。当天深夜,他在住处被捕。反动派以金钱和官位利诱,他坚决拒绝。

朱少连就义前,因受酷刑折磨,已不能走路,反动派便将他绑在板凳上抬到刑场。这年,朱少连42岁。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