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张国焘(15)

张国焘(15)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张国焘(15)

【简介】少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大陆解放前夕,蒋介石不准张国焘到台湾 上任容易去职难。张国焘辞职虽然照准,但他在任上透支了4亿法币。总署怀疑他有贪污行为,要求接任者彻底清查,如有违法情由,一定要严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接任者正是好友蔡孟坚。蔡孟坚找到蒋廷黼,说:“据我所知,张国焘为人正派,又系共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59

【正文】

少华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大陆解放前夕,蒋介石不准张国焘到台湾

上任容易去职难。张国焘辞职虽然照准,但他在任上透支了4亿法币。总署怀疑他有贪污行为,要求接任者彻底清查,如有违法情由,一定要严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接任者正是好友蔡孟坚。蔡孟坚找到蒋廷黼,说:“据我所知,张国焘为人正派,又系共党首脑,首先归降中央,如在交接上找他的麻烦,何以号召后来归降者,如准仅由总署派员监督交接,我才愿去到任。”经他一说,蒋廷黼也觉得有道理,同意不再追查4亿法币的去向。张国焘逃去彻查之厄。

此后两年,张国焘除短期(5个月)创办刊物外,处于沉寂之中。1947年到1948年,国民党军事上一溃千里,经济陷入困境,物价成倍疯长,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覆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张国焘郁闷至极。据与他联合办刊的郑学稼回忆:

我到汪观之和薛农山家,常去看国老(即张国焘—引者注),但是,大家很少谈时局。偶然说到军事失利等事,他总是若无其事地说:“有些吃力。”别的不愿多谈。他的家,似乎悬一大牌子:“勿谈国事!”

不是不愿谈国事,而是国事不堪与谈。张国焘苦闷到了极点。

1948年冬,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从北国传来,宣告国民党的政权行将覆灭,蒋介石开始部署各类人员撤台事宜。他亲自筛选了上千人的名单,囊括了政界、军界、经济界、文化界、艺术界所有社会名流和精英人物,没有一名中共叛徒。“学生愚钝,请校长明示。”国防部保密局有数十名出身中共的大小叛徒,有些已经成为军统中层骨干,局长毛人凤面谒蒋介石,请示处理办法。“总的原则是将各类精英分子尽量带往台湾,不给中共留下任何可以借重的人才。但是有一个原则要注意,这就是:凡中共叛徒,都不在撤离名单之列,要尽量劝说他们留在大陆。”蒋介石解释说:“共产党胜利了,这些中共叛徒决不会死心塌地跟着国民党走的,再说他们也没有什么价值了,让他们去台湾只会增加负担。”“一个也不带走?”毛人凤又问了一句,“像张国焘,已经是我党中央委员了,也留下来吗?”“尤其是张国焘,要劝说他留下来。”蒋介石态度十分坚决。

卸磨杀驴的事,毛人凤干过无数次,这一次更是驾轻就熟。他在家中设宴,专请张国焘,同时邀沈醉作陪。

酒过三巡,话到正题。毛人凤问:“时局靡乱,不忍回首,张先生有什么想法?”“太快了!四年的时间,八百万大军灰飞烟灭,真是匪夷所思。”张国焘沉浸在无限感慨之中。

毛人凤又问:“我是说,张先生个人今后有什么打算?”“打算?”张国焘一时有些茫然,想了好一会,苦笑道:“我现在再也不想干什么了,只想到台湾寻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当个顺民,写一点东西,其它的事都不想做了。”

毛人凤做工作:“你去台湾不如留大陆。我替你分析过了,共产党来了决不会杀你,也许还会给你安排一定的工作。你留下来,我们在共产党内就有了一位共事多年的老朋友,这比去台湾作用大得多。”

对于被抛弃的结局,张国焘始料未及,非常震惊。他紧张地追问:“这是你的安排,还是你的建议?”

毛人凤和盘托出:“这是‘老头子’亲自作出的决定。”

张国焘表情痛苦,低着头,长久不语。毛人凤、沈醉也停下筷子,专注地看着他。一时间,室内十分寂静,气氛凝重。过了约摸上十分钟,张国焘慢慢抬起头,说:“你们的考虑是对的,他们来了,决不会置我于死地,但是批斗是肯定少不了的。我年岁大了,听听几个老同事的批评,还可以接受,要是落到那些年轻人手里,我实在是受不了。人总是要面子的,这些人就专爱扫面子。”

明日请看:毛人凤为什么要把张国焘留给共产党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