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莲花出了两帝一师朱益藩

莲花出了两帝一师朱益藩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篇名】莲花出了两帝一师朱益藩

【作者】 左永霞 雷小舟

【简介】 家乡出了个名人朱益藩,刘志刚很自豪。 两帝一师朱益藩的显赫人生 “我的家乡清末出了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朱益藩,他是光绪帝和溥仪的老师。他位居要职,清正廉明。他是一位书法家,帮很多大商号写过招牌。他还精通中医,为很多穷苦人家免费看病。”15日下午,由宝安日报社和宝安区群艺馆共同举办的宝安文化茶座第70期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43

【正文】

家乡出了个名人朱益藩,刘志刚很自豪。

两帝一师朱益藩的显赫人生

“我的家乡清末出了一位历史文化名人朱益藩,他是光绪帝和溥仪的老师。他位居要职,清正廉明。他是一位书法家,帮很多大商号写过招牌。他还精通中医,为很多穷苦人家免费看病。”15日下午,由宝安日报社和宝安区群艺馆共同举办的宝安文化茶座第70期讲座如期举行,深圳青年作家刘志刚重点讲述了他的家乡——江西莲花县县名的由来、两帝一师朱益藩的显赫人生以及家乡有名的美食莲花鸭血。

朱益藩1861年出生于江西莲花县,从小聪明,9岁读书,15岁被补选为优廪生,是秀才中的姣姣者,每月可得到国家的生活补助。25岁时被江西学政保送到朝庭参加朝考,取为拔贡(贡生的一种)。第二年被签发到广东做知县,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见了他说:“如此少年才俊,怎谋斗筲之官?需次候补,贻误前程。”朱益藩听后,回到莲花继续攻读。

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朱益藩考取殿试二甲第九名,赐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三年擢翰林侍读学士、南书房行走,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清代士人以入值南书为荣,因为这是对一个人学术的肯定和褒扬。光绪三十三年,朱益藩出任第三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就是今天北京大学的第三任校长。宣统二年,朝廷授予朱益藩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三品,相当于现在最高检察院的副检察长。

宣统三年(1911年)秋,朱益藩母亲病危,他带领全家回到莲花县。料理母亲丧事后,辛亥革命爆发。次年,他见清朝已亡,即在家乡建房,准备归隐。民国四年(1915年),紫禁城内的小朝廷多次电催朱益藩进京,让他担任溥仪的汉文师傅。朱益藩难忘“故主隆恩”,只身入京受命。

朱益藩位居要职,勤政廉明,守正不阿。他多次主持考政,虽是肥差却洁身自好。他始终心怀黎民,尽力为民办事解忧。1901年和1921年,江西两次遭受特大水灾,朱益藩四方奔走,为江西募捐。他头脑清醒,特别是在外敌当前、国家危亡之际,能深明大义,以民族利益为重。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后,多次派人来劝朱益藩从政,并以江西财政厅长一职诱他出山,但他不为所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秘密策划成立伪满洲国,要溥仪当傀儡皇帝,朱益藩极力劝阻。1932年3月,溥仪在长春就任伪满洲国执政,两次电召朱益藩,均被他拒绝。

朱益藩还曾劝阻张勋复辟,“现在的形式非比昔日,大小军阀虎视眈眈,正要准备互相残杀,你把溥仪抬出来能收拾得了局面吗?就靠你手下那三五万辫子兵,根本坐不住。”1924年以后,朱益藩在北京深居简出,教子读书,研究书法,以润笔费维持家庭生活。不过,朱益藩也有着思想保守的一面。他抵制西方文化,热衷于清规旧制,以“不合祖制”反对溥仪配眼镜、反对故宫装电话等。

1937年3月,朱益藩在北京秦老胡同寓所病逝,北京各大报刊均刊载了他逝世的讣闻。朱氏之丧,迅速传播于全国各地。连日,凡居京城者,闻耗前往吊唁者不绝于途。由于益藩生前门生故旧很多,他又给许多大商号写过招牌,给穷苦百姓免费瞧过病、送过药,所以送葬场面很壮观,一时车马塞途,路旁小贩一律收摊,停止营业。北平公安局保安队、宪兵及卫戍步队均出面维持秩序。

全国惟一一个以花命名的县

刘志刚说,江西省莲花县地处江西省西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北面。莲花是一个富有革命传统的名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方志敏、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有3486名,建国后授衔的将军有13位,“莲花一支枪”和“将军农民甘祖昌”的故事闻名遐迩。

莲花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花卉命名的行政县。莲花县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地名说。莲花境内有莲江、莲花村、莲花桥、荷塘等与莲花相关的地名,当时县府设在莲花桥,因而取名莲花。二是地形说。莲花四面环山,山峰像莲瓣,因而取名莲花。莲花境内种植了很多莲花,总种植面积20000多亩,每年7-9月是莲花盛开的季节,全国各地来看莲花的人逾10万人次。莲花县的莲花博览园有3000多亩,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连片莲花种植区。2013年,第27届全国荷花展将在莲花举行,这也全国荷花展首次在县级城市举行。

莲花县历史上属庐陵文化圈,庐陵就是现在的吉安市,古时以“三千进士冠华夏”而著称。从唐宋至明清,庐陵地区先后出了20位状元、16位榜眼、14位探花、2823位进士,因而有“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美誉。欧阳修、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编解缙、著名文学家杨万里等都是这块土地上的骄傲。

秒杀乡愁的莲花血鸭

最后,刘志刚给大家介绍了家乡一道有名的美食——莲花血鸭。他说,在莲花县,“莲花血鸭”是家家爱吃、人人喜欢的一道家常菜。这道菜选用本地土生土长的鸭,加上当地的上等茶油、米酒、红辣椒,经过本地厨师精心烹调,色美味香,鲜嫩可口。在当地城乡所有餐馆,主打菜必定是莲花血鸭。外地客人来莲花,首选的也是这道特色菜,因为“途经莲花不尝鸭,简直让人笑掉牙”。

关于莲花血鸭的来历,有一个激荡人心的故事。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大举南下。宋丞相文天祥集师勤王,一时各地抗元斗争风起云涌。一日,各路豪杰聚在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准备升帅旗饮血酒,当时缺鸡,遂以鸭血代之。忽听报文丞相到,众人欢呼。原来,文天祥自岭海引兵出江西,一路捷报频传,这次来是为壮大抗元队伍。文丞相与壮士共饮血酒,使士气大振,盟主吩咐摆酒接风。火头军里有个厨师名叫刘德林,炒得一手好菜。为文丞相摆酒接风,非同小可,刘德林心里紧张。轮到炒鸭子时,他把没喝完的血酒当成酱油倒了进去,等明白过来时已经迟了。他唯恐倒了血酒不好吃,便小心翼翼地炒着,忽然闻到一股香辣味,一尝,比往常的味道更鲜美。刘德林大喜,将菜端出去。文丞相尝后果然赞不绝口,问道:“此为何菜?”刘德林一想,答道:“就叫血鸭吧。”是日出师,收复永新等县,一时士气大振,威名远扬。从此,莲花血鸭名扬天下。

随着中国移民史上的“江西填湖广”,江西莲花的炒血鸭又传至湖南永州、广西全州等地,于是有了永州血鸭、全州血鸭等做法。后来,经过朱益藩的大力引荐,这道菜还上了清宫的皇家菜谱。2009年,莲花血鸭申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成功。

据不完全统计,以莲花血鸭命名的酒家、菜馆遍布大江南北,目前该县有5000多人在全国各地经营莲花血鸭餐馆1000余家。莲花血鸭在莲花已成为一种饮食文化,莲花人的血鸭情结根深蒂固,特别是长年在外的莲花人,血鸭成了他们思乡的解药。

■本报记者左永霞/文雷小舟/图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