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拍案喝退张国焘周恩来发动南昌起义

拍案喝退张国焘周恩来发动南昌起义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拍案喝退张国焘周恩来发动南昌起义

【简介】 80年前的8月1日凌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用南昌城中的枪声,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宣言。 从创建红色根据地到完成震惊世界的长征,从挺进抗日前线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22年后,从南昌城头升起的红旗就飘扬到了北京天安门前。 起义的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过,有一天,8月1日会成为这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69

【正文】

80年前的8月1日凌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用南昌城中的枪声,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宣言。

从创建红色根据地到完成震惊世界的长征,从挺进抗日前线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22年后,从南昌城头升起的红旗就飘扬到了北京天安门前。

起义的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过,有一天,8月1日会成为这支军队的生日;更没有想到,“八一”这两个字,被永远地绣到了军旗上,铸在了军徽上……

1927年8月1日所发生的一切,已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的永恒。

最初决定在7月30日晚起义

1927年,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也正是这一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自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分共”后,中共临时中央在武汉作出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决策。7月中旬,中央决定,以聚集在江西九江、南昌一带贺龙的第20军、叶挺的第11军第24师和朱德领导的第3军军官教育团为基础,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起义地点南昌,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在当时,中共所掌握和影响的几支主要武装,正集中于离南昌约130公里的九江一带。而南昌守敌仅有6个团不足万人的兵力。起义成功的把握较大。

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在江西大旅社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决定7月30日晚举行武装起义。

此时,除尚在马回岭的第4军25师73、75团外,参加起义的部队共2万余人已全部抵达南昌。7月28日,起义总指挥部成立。贺龙被任命为总指挥,叶挺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

麻痹敌人与之喝酒打麻将

起义部队中的一个团2000多人坐在大校场操场上,而他们的隔壁,就是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朱培德的主力团第79团。“我和参谋长周邦采还去拜会了敌军团长‘肖胡子’。”参加起义的20军教导团团长侯镜如生前回忆。

80年前,20岁的肖克在叶挺的第24师71团8连任指导员。“31日吃过晚饭,我们以走街为名,转了几个地方,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把敌人的位置搞清楚了。”

31日,叶挺部第72团3营开到了南昌东门附近——这个营房里,驻着敌人一个团部、一个营部、7个步兵连和一个重机枪连。3营大胆地开进到敌军团部的门口,“借用”敌人营房前面的空地露营。浑然不知的敌军参谋甚至给了他们可以进出营房的口令。

两支即将交火的部队,一个在营房里,一个在营房外,相隔不过数十米。

31日夜,布置好起义的朱德在城西佳宾楼宴请朱培德手下的军官,其中就有驻守大校场的团长“肖胡子”肖曰文。喝完酒,打麻将,直到起义的消息走漏……

争执不断共产国际要求停止

7月30日早晨,时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张国焘来到江西大旅社。他是赶来阻止起义的——远在万里外的共产国际要求中国共产党停止冒险。箭在弦上,怎能不发?周恩来见张国焘执意阻止起义,拍案而起。

31日,争执还在继续。此时,传来了汪精卫、张发奎即将于8月1日赶到南昌的消息——是否起义,已再无讨论的必要,汪、张联手反共已成定局。

起义时间定在了当晚。考虑到部队部署到位尚需时间,周恩来与贺龙、叶挺商量,又把起义时间改在8月1日凌晨4时。

叛徒告密起义提前2小时

告密的叛徒赵福生,是20军1师的一个副营长。此人逃跑的消息传来,贺龙与周恩来决定将起义时间提前到凌晨2时。

此时,朱德正与肖曰文、卢泽民两位团长打牌。得到叛徒密报,两个敌团长仓皇告辞,被埋伏在屋外的起义军战士生擒。

砰!砰!砰!……三声枪响,起义军朝目标发起了攻击。一连串撞击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后,敌人大部缴械投降。叛徒赵福生从俘虏中被抓了出来,就地枪决。

起义之后作出最不利的选择

到8月1日凌晨6时,南昌城内守军已全部肃清,共歼敌3000多人,缴枪5000多支,子弹70余万发。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也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成功,并于次日到达南昌。起义成功了!

起义胜利后,缺乏指挥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指挥者们,做出了“下海”这一事后看来最为不利的选择。8月3日至6日,起义军先后撤离南昌南下。9月下旬,在广东省潮州、汕头及汤坑等地与敌激战,遭到失败。周恩来等领导人取道香港,辗转抵达上海。另一部与殿后的朱德部队会合。此时的起义军,军容不整,人心动摇。

危急关头朱德陈毅站了出来

危急关头,朱德与从武汉追来参加起义部队的陈毅站了出来:强化党的领导,重新整编部队……1928年4月,这支先后转战闽南、赣南、粤北、湘南等地的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把南昌起义之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建军纪念日的建议。从此,“八一”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

南昌起义·解密

“第一枪”为何在南昌打响?

震惊中外的“第一枪”,为何会在南昌打响?记者在南昌采访了研究和熟知这段历史的专家和工作人员。

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要挽救革命,就必须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

江西省委党史办专家万建强介绍说,当时贺龙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和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4师,正利用“东征讨蒋”的名义驻扎在江西九江。此时,汪精卫集团已决心要在军队中“清共”,如果不尽快起义,这两支部队将遭受重大损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央计划组织贺龙、叶挺的部队,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江西省委党史办的史料显示,1927年7月20日,李立三在九江会议上提议,南昌离九江比较近,那里敌军兵力不多,就把队伍开到那里去起义。据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群工部主任林南红介绍,当时驻南昌的敌军不足万人,而我军的起义兵力超过2万人,敌弱我强。此外,当时南昌交通不便,敌军的其他部队很难在短时间内增援南昌。7月24日,党中央在武汉召开会议,作出了在南昌举行起义的决策,并决定组成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为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领导和组织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曾三易其时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专家介绍说,南昌起义的时间最终定格在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是经过三易其时的。

起义时间:最早定在7月28日

1927年,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大革命失败。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7月24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武汉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在南昌起义的决定,25日凌晨,周恩来在九江会议上宣布南昌起义时间为7月28日。

第一次易时:准备不足,起义推迟2天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徐占权说,7月25日至26日,贺龙、叶挺从九江先后乘火车到达南昌,指挥部分别设在宏道中学和心远中学。贺龙以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1师司令部的名义,将江西大旅社包租下来。27日,周恩来在这里召开前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考虑到部队行军匆忙,如果马上起义,很多准备工作还来不及展开,会议决定将起义改在7月30日举行。

第二次易时:张国焘阻挠,起义延迟2天

中共中央作出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后,电告了共产国际。共产国际复电后,派张国焘前往南昌。

30日晨,张国焘赶到南昌,在前委扩大会议上极力反对起义,遭到周恩来等人的坚决反对。由于争论未果,31日上午再次开会,前敌委员会依然立场坚定。张国焘最后表示服从多数。会议决定在8月1日凌晨4时举行起义。

第三次易时:叛徒告密,起义提前2小时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7月31日晚,20军一名姓赵的副营长偷偷潜入了敌军五方面军的总指挥部,贺龙指挥部获悉后立即向前敌委员会报告。前敌委员会当即决定起义提前2小时举行。

起义总指挥贺龙不是共产党员

走进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担任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当时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馆长法剑明说,1959年1月,贺龙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时回忆说:“那时我主意已定,就是跟共产党走。”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在全国掀起反共逆流。跟着共产党就意味着被通缉捉拿、关押、杀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长的贺龙当时有7000多兵力,是当时各方势力竞相拉拢的对象。贺龙毅然选择了跟着共产党在南昌举行起义。这一年,他31岁。

至今,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还保存着贺龙这样的回忆记录:“周恩来同志郑重向我宣布:前敌委员会决定任命你为此次起义的总指挥。我当时一听,感激万分。党这样信任我,我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紧紧地握着周恩来同志的手,只说了一句话: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南昌起义·人物

黑云压城的时候,他们齐聚南昌城头,参与创建人民军队。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又率部挺进抗日前线。他们,就是朱德、贺龙、叶挺,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

朱德、贺龙、叶挺

南昌起义主要领导者

朱德要革命到底

朱德23岁来到云南讲武堂。毕业后作为蔡锷将军麾下的年轻军官,被升任“靖国军”少将旅长。

1922年,36岁的朱德到德国留学。出国前,朱德在上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遭到陈独秀拒绝。到德国后,朱德找到周恩来,再次提出入党请求。从此,朱德先是以秘密党员的身份在德国、苏联学习工作,后又回国参加北伐,把他掌握的军官教育团培养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1927年8月1日,带着这支部队,朱德与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

1928年4月,朱德部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中国革命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贺龙跟共产党走

贺龙,从旧军阀中将师长成为了国民革命军军长,屡建战功。国民党右派势力想拉拢他,共产党也积极争取他。他说:“我觉得还是共产党的理论对!”

南昌起义前3天,周恩来向贺龙告知起义计划。贺龙回答,党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起义部队南下途中,贺龙在周逸群、谭平山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0年,贺龙率部与周逸群的红6军会师,成立红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6年后,贺龙带领红2、6军团转战八省,经历大小战斗几百次,最终到达陕北。

叶挺烈火中永生

南昌起义,叶挺担任前敌总指挥和第11军军长。同年12月,叶挺又与张太雷等领导了广州起义。

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流亡海外的叶挺举家回迁。受中共中央委托,叶挺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并出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叶挺被非法扣押。1946年3月4日,蒋介石被迫同意释放叶挺。出狱的第二天,叶挺就写下了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入党申请书。3月7日,中共中央复电叶挺,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8日,叶挺、王若飞、秦邦宪、邓发等奉命由重庆飞往延安时,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