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物理化学家吴学周 李 信

物理化学家吴学周 李 信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27

【类型】报纸

【篇名】物理化学家吴学周 李 信

【简介】 吴学周字萼晖,号化予,1902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朝举人,父亲以教私塾为业,自幼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1916年考入萍乡县立中学,对数理化有浓厚兴趣。1920年他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学习化学,毕业后留在化学系任教。1928年,吴学周以全省总分第一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12

【正文】

吴学周字萼晖,号化予,1902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朝举人,父亲以教私塾为业,自幼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1916年考入萍乡县立中学,对数理化有浓厚兴趣。1920年他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学习化学,毕业后留在化学系任教。1928年,吴学周以全省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到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他学习刻苦,善于实验,先后在美国和德国的化学物理杂志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提出的一些新“光谱带系”在国际上居领先水平。1931年夏他提前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1932年秋,赴德国达姆斯塔特高等工业学院从事光谱研究。

1933年夏,吴学周回国到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和同事一起完成了“丁二炔的紫外吸收带”、“乙氰分子在近紫外区的新吸收带系”等10多项研究工作,是我国最早把光谱数据应用于分子常数和热力学函数计算的学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央化学研究所辗转万里迁往云南昆明,吴学周临危受命担任代理所长,主持化学所重建和研究工作,1942年任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学周随中央化学研究所回到上海。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吴学周听了陈毅市长的报告激动地说:“我奔波了大半生,终于找到了能够拯救祖国的真正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吴学周被任命为中科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52年,吴学周带领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的30多名科技人员携带一些仪器来到长春,组建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担任所长。他带领全所人员自己动手研制仪器设备,还举办了“光谱分析学习会”,创办了长春化学学院和化学学校与技工学校,挂帅任院长,抓办学方针和专业设置,为全国培养了大批科技骨干。

吴学周非常重视培养年轻科技人员。1957年,化学所的黄本立撰写了一篇《光谱分析用的一种新的双电弧电路》的论文,吴学周看后十分高兴,对这个年轻人的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非常满意,亲自作了6次修改。不久,这篇论文在苏联的一家杂志上发表。1958年,吴学周在北京参加全国稀土会议时,得知化学所一位青年科研人员写了一篇关于稀土方面的论文,便打电报让他参加会议,帮他修改论文,鼓励他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吴学周的领导和组织下,经过多年努力,应用化学研究所逐步开展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稀土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结构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多次受到国家奖励。

“文革”中,吴学周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打成“特务”,关进监狱一年多。粉碎“四人帮”后,他精神大振,不顾年迈体弱,带研究生,写综述报告,出国考察,查阅资料,组织开展研究工作。当那些在“文革”中曾伤害过他的人向他道歉时,他真诚地说:“我没有时间计较个人恩怨。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为党多做工作。”1978年,吴学周冷静分析了我国分子光谱领域的状况,注意到进口光谱仪器很多,但分子光谱研究的论文却很少,存在着忽视理论和基础研究的倾向。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1980年在长春举办了分子光谱基础理论学习讨论班,并就激光产生的理论与实践背景、激光拉曼光谱的进展等作了非常精辟生动的演讲。他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科研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化学所的研究方向,先后建立了超纯物质及稀土元素分析、辐射化学和激光化学等10多个新的研究室,组织力量在合成橡胶、塑料、粘胶剂、稀土材料、电分析化学、有机结构、痕量分析、催化和激光分离同位素等多方面开展研究。他还不顾自己左眼失明、右眼只有0.03的视力,不辞辛苦地查阅大量资料,为研究生拟定课题,率领学生攻关。他指导的研究生个个都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求实创新作风。他常说:“做学问是一件艰苦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次,他将写好的论文送邮局准备寄往国外发表。回来后发现论文中引用的实验数据有误,当即万分火急地赶到邮局,经多方仔细查找,将邮件追回,才松了一口气。

吴学周是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物理化学科学研究的卓越组织者。1955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被任命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化工组副组长,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当选吉林省科协主席。担任过《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等主编。他是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创始人之一,长期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和九三学社长春市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83年9月,吴学周以81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病逝于长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