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治村能人”的治村之道

“治村能人”的治村之道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治村能人”的治村之道

【简介】本报记者 刘启红 萍乡市莲花县南岭乡四桂村近年来声名鹊起。该村连续4年荣获全市优美村庄称号,不久前又被评为全省百佳优美村庄、全省生态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村里能有如今的成绩,多亏了一个人,他就是南岭乡副乡长兼四桂村党支部书记樊全良。 1994年,年仅26岁的樊全良放下在外地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18

【正文】

本报记者 刘启红

萍乡市莲花县南岭乡四桂村近年来声名鹊起。该村连续4年荣获全市优美村庄称号,不久前又被评为全省百佳优美村庄、全省生态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村里能有如今的成绩,多亏了一个人,他就是南岭乡副乡长兼四桂村党支部书记樊全良。

1994年,年仅26岁的樊全良放下在外地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回村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他将自家的房屋作抵押,借贷几万元资金,办起村煤矿;为解决村民就业难,他招商引资100多万,创办安莲建材厂,村里30多人顺利就业;为增加村民收入,他创办弘毅专业合作社,将100余户村民的2000余亩土地进行流转,种植西瓜、葡萄等,每户村民年增收500余元。目前,全村拥有机砖厂、煤矿等企业3家,农业基地2个,小型私有个体企业13家,全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村级集体年收入突破3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

村里富了,樊全良趁热打铁,把钱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上:绿化村庄、硬化道路、兴修水利、改善小学办学条件,一桩桩、一件件,让老百姓拍手称道,几年时间下来,四桂村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新农村。在这过程中,樊全良经常自掏腰包,垫付的资金多达几万元。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