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陈凯丰:安吉人在纽约

陈凯丰:安吉人在纽约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陈凯丰:安吉人在纽约

【简介】 2011年3月7日合影于陈凯丰纽约家中客厅。 陈凯丰和他妻子。 2004年在瑞士获得的金融博士学位证书。 □ 文/吴静 人物名片 14岁考入湖中,17岁考入中国人民大学,21岁毕业到国家开发银行工作,并开始就读在职硕士研究生,24岁在荷兰获硕士学位,27岁在瑞士获博士学位,他在求学路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20

【正文】

2011年3月7日合影于陈凯丰纽约家中客厅。

陈凯丰和他妻子。

2004年在瑞士获得的金融博士学位证书。

□ 文/吴静

人物名片

14岁考入湖中,17岁考入中国人民大学,21岁毕业到国家开发银行工作,并开始就读在职硕士研究生,24岁在荷兰获硕士学位,27岁在瑞士获博士学位,他在求学路上“起”得早却走得稳当;从北京国家开发银行到美国摩根·斯坦利,再到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集团纽约对冲基金投资管理部,他在求职路上“跳跃”多却判断明确;从安吉到湖州、北京、荷兰、瑞士、美国,在人生路上抉择多却方向坚定,他的名字叫陈凯丰,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虽然年轻,在海外却已经十二年了。

1977年,陈凯丰出生在安吉县孝丰。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小学时他已经回到了递铺,在一小、二小、递铺镇中度过了自己的小学、初中学习生涯。有人推断说他可能从小学习拔尖,但他父亲却回忆说,“只能算是优秀,算不上优异,基本上没有考过第一、二名。”他父亲说,他与妻子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同时希望他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幼时的陈凯丰的确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因为学习氛围的宽松,成绩较为稳定但并不拔尖。他的父母重视培养他的独立能力和做抉择能力。陈凯丰小学二年级那年,恰逢教育改制,他所在的一小将从五年制改成六年制,而二小却保留五年制。小小年纪的他面对着择校的问题。父亲将情况分析给他听,“到二小的区别是少读一年,但是如果转入二小你将面临许多问题,首先是学校离家远,我和你妈妈都要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来回接送;其次,二小的生源和师源都可能没有一小强;我们帮你参考,最后你自己定。”陈凯丰选择了二小,每天都自己上下学,从没有要求过父母接送。在此期间,成绩一直稳中有升。

14岁那年,陈凯丰考入湖州中学,3年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国际会计系,4年后的1998年,他毕业了,因为成绩优秀,又担任班长和系学生会主席,得到了许多单位企业的青睐,而考研应该是基本没问题的,陈凯丰面临了又一次选择:先读研还是先工作。当时陈凯丰与父母亲一致认为“研究生总还是要读的”。那时大学生就业还没像今天这么困难,但好单位还是很难进,待到三年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可能会更严峻。在这种情况下,陈凯丰决定先工作,当时要他的单位有好几个,但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薪水待遇我并不在乎,我希望能够在工作第一年就读在职研究生。”刚组建不久的国家开发银行接受了他的请求,而陈凯丰也在到国家开发银行工作的第一年,就考入中央财经大学,就读金融硕士学位,并于两年后的2000年出国远赴欧洲荷兰的蒂尔堡大学继续读研,因为对方的条件很优惠:每年的学费仅为500美元,而奖学金有5000美元;虽然在国内读了两年在职硕士研究生,但他用一年的时间就获硕士学位;由于初次出国,举目无亲,语言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都不一样,要逐步适应,困难之大可想而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时简直要崩溃了”,但他挺了过来。

拿到硕士学位的陈凯丰并未停止自己学习的脚步,一有空就查询留学信息。经努力2001年考入由瑞士日内瓦大学、洛桑大学、瑞士国际关系学院三家大学合办的“国际金融工程资产管理中心”就读金融博士学位。这一年,该中心在全球共招收了8名博士研究生,陈凯丰是唯一一名亚洲人。对于儿子的抉择,陈凯丰的父母似乎一直都是尊重的,虽然儿子放弃了优越的工作,远赴荷兰求学时给予他们的理由仅仅只是“想出去看看”。

2004年,陈凯丰在瑞士“国际金融工程资产管理中心”获金融博士,同月就受聘飞赴美国芝加哥,前往摩根·斯坦利的一个分支机构工作。对于这次从瑞士“飞”美国,陈凯丰的理由很明白,“瑞士国家太小,机会不够多”。2007年10月,陈凯丰被调往纽约摩根·斯坦利财团总部,其间还接待了由中国农业部副部长率领的粮食期货交易考察团。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大爆发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诸多大财团纷纷将旗下骨干调往总部,在这种情况下,已在总部工作的陈凯丰决定“主动出击”——跳槽。

“儿子告诉我们这个消息之后,他的妈妈是非常反对的。”他的父亲说,“大家都知道摩根·斯坦利是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单位,所以当时他妈妈知道他要跳槽以后,觉得很可惜,怎么连这么好的工作都放弃?”但是作为父亲,他觉得,孩子的事情应当由他自己做主,做父母的只能给他参考意见,为他当参谋,真正做决定的还应是他本人。于是,母亲默认了他的选择。事实证明,他的抉择并没有错,随后他顺利地进入了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集团纽约对冲基金投资管理部工作,目前担任董事、总经理,手下管理着几十个“老外”和约60亿美元的资金。

多年远在他乡,陈凯丰对“乡亲”总是特别亲。但凡遇到中国人,特别是安吉老乡向他打听赴美留学,在美求职等问题时,他总是会尽心尽力地予以帮助。今年春节期间,恰逢父母来美探亲,一家人还特意在纽约北郊的家中,邀请在美国留学的递铺学生到家中聚餐;安吉人到了纽约,只要他知道,总会抽时间看望,并请他们吃饭;就在近日,他还在纽约接待了由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带队的赴美考察团。

陈凯丰去年10月喜得千金,正式的中国名字是他们夫妇取的,爷爷特意给孩子取了一个小名“安妞”:Anniew。“A表示她父亲的家乡安吉(AN JI);第一个N(NAN JIN)表示南京,她妈妈的家乡;第二个N表示纽约(NEW YORK),是孩子出生的地方,取这个名字,就是让她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如今,陈凯丰每隔一两年都会回乡探亲,也已三次邀请父母去美国暂住。他最近一次回家是2009年下半年,来北京出差的他,办完公事后顺便回家探亲住了一周,每一次回到安吉,他都会为家乡的变化而高兴、惊喜。当然,如果有机会,他更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