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孤寡老人的温馨之家
【类型】报纸
【篇名】为了孤寡老人的温馨之家
【简介】本报记者 罗玉蓉 走进上高县翰堂镇敬老院,只见四合院式的庭院内绿树成荫,长达百米的休闲长廊曲折清幽。早晨,老人们在庭院内欢快地跳起佳木斯操;黄昏,老人们在长廊内悠闲地散步。这里,俨然成了老人们的乐园。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简陋落后;如今,这里果树满园、鸟语花香。敬老院翻天覆地的变化,倾注了院长李水生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71
【正文】
本报记者 罗玉蓉
走进上高县翰堂镇敬老院,只见四合院式的庭院内绿树成荫,长达百米的休闲长廊曲折清幽。早晨,老人们在庭院内欢快地跳起佳木斯操;黄昏,老人们在长廊内悠闲地散步。这里,俨然成了老人们的乐园。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简陋落后;如今,这里果树满园、鸟语花香。敬老院翻天覆地的变化,倾注了院长李水生24年的辛勤汗水和他对老人们的拳拳之心。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敬老院一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成为全国模范敬老院和全省三星级农村敬老院。
一
李水生是翰堂镇陇塘村人,1977年高中毕业后,在陇塘村当村干部。1990年7月,在翰堂镇陇塘村担任村支书的李水生,被组织上任命为翰堂镇敬老院院长。当时,敬老院刚刚成立2年多,条件艰苦,先后换了3任院长。尽管如此,但李水生觉得:既然组织上信任自己,自己就得挑起这个大梁。
上班第一天,李水生卷着铺盖来到敬老院,一进门,把铺盖卷一丢,就挨门挨户地看望住在院里的36名孤寡老人。
看着老人们一张张憔悴的脸和充满期盼的眼神,李水生心里一阵难受,这些老人都跟自己的父母年龄差不多大,却因为没有儿女照顾,生活在这么简陋的地方。李水生当时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敬老院办成幸福院,让老人们过上舒心的生活!
二
李水生来到敬老院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老人们的医疗问题。由于敬老院没有医务室,老人生病了,无论大病小病,都要送去集镇上治疗,而敬老院距离翰堂镇集镇有好几里远,来回很不方便,生病的老人也备受折腾。李水生决定找一名医务人员,专职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服务。可是,由于待遇太低,没有人愿意来敬老院,最后,李水生想到了自己的妻子。
李水生的妻子是当地一名赤脚医生,一年出诊也能赚个几千元,这在当时农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是,敬老院每月只能支付40元工资,而且必须24小时呆在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另外,李水生在敬老院工作以来,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妻子出诊的收入。
妻子一开始不愿意到敬老院工作,李水生只好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妻子和自己一起努力,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快乐。最终妻子同意了他的请求,他们把家搬到了敬老院里,孩子也转学到敬老院附近的学校就读。1991年,李水生在敬老院建起了医务室,他和妻子买来了常用药品,解决了老人们看病难的问题。平常,妻子还负责为老人们做日常护理。敬老院每年节约了三四万元医护费,李水生自己家却每年损失了二、三千元收入。(下转四版)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