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的红军
【类型】报纸
【篇名】西征的红军
【简介】 开栏的话: 为全面、系统展示红西路军将士的光辉人生和英雄事迹,讴歌红西路军将士的丰功伟绩,张掖红西路军精神研究会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派专人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兰州、景泰等地征集资料,走访原红西路军将士王定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张力雄(原江西省军区政委)、王定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82
【正文】
开栏的话:
为全面、系统展示红西路军将士的光辉人生和英雄事迹,讴歌红西路军将士的丰功伟绩,张掖红西路军精神研究会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派专人赴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兰州、景泰等地征集资料,走访原红西路军将士王定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张力雄(原江西省军区政委)、王定国(原全国政协常委)等健在老红军和已故将军或领导干部的遗属、子女,收集到丰富的照片和文字资料,编辑出版了《西征的红军》一书,现将主要内容刊发,以飨读者。
宋侃夫(1909年9月-1991年4月),原名宋坎福,江西省萍乡市人。1925年参加“五卅”爱国运动,同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西路军西征,任3局局长。建国后,任湖北省省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等职。
1909年9月,宋侃夫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青年时期受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进行革命活动。1925年参加“五卅”爱国运动,同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宋侃夫历任共青团杭州地委委员、中国共产党杭州地委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共杭州市区委书记、杭州市支部工作指导委员会书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上海法南区委秘书长、组织部长、鄂豫皖苏区军委参谋部处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电台台长,电务处长、红军总司令部3局局长。
1936年10月下旬,奉中央令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宋侃夫随部从甘肃靖远虎豹口西渡黄河天险。11月上旬,因形势发生变化,宋侃夫他们电台收到了中央来电:取消宁夏战役计划,过河部队改称西路军。任命陈昌浩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自此,宋侃夫也转任西路军3局局长,随部开始了悲壮的河西征程。
一日,陈昌浩、徐向前找到宋侃夫他们谈话,让3局尽快用无线电摸清敌人动向。随后,宋侃夫同3局其他同志把收音机架起来,执行电台日夜值班,除同中央保持联系外,几乎全部力量都投入搞敌情。同时,他还利用从陕南带来的一本国民党密码底本,用五六天的时间,就将马步芳部的电台密码进行了破译,这对3局时刻了解敌人的电报起了很大作用。宋侃夫收到一份密电,蒋介石电告马家军:红军的无线电破译工作很厉害,你们要特别注意。这以后,马家军的密码就经常变化。敌变我变,经过十几天的苦战,终于把甘北地区的全部敌情,包括兵力部署、行动时间、作战计划、武器装备等等,都弄清楚了。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及时提供了可靠情报。在随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宋侃夫与3局其他同志保障电台与党中央的联通,及时将收到的电报上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给陈昌浩、徐向前第一时间安排部署西路军行动,提供了宝贵时间。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缺衣少弹的西路军将士同数倍于己的马步芳骑兵鏖战数月,终因寡不敌众,兵败祁连山。虽极大的挫败敌人的嚣张气焰,但西路军伤亡也很大,宋侃夫在战斗中也负了伤。3月14日,当西路军余部来到祁连山石窝一带时,军政委员会开会决定:兵分三路突围。为了缩小目标,减轻负担,除留下一部电台与中央联系外,其余全部砸烂毁掉。宋侃夫与同志们想到建立电台初期,是多么不容易,大家一面砸,一面烧,一面流眼泪。
宋侃夫随李先念支队向新疆方向西行,他们进入祁连山,就摆脱了敌人的追捕。在山中行军,没有后勤保障,生活越来越艰苦。每天行军快到宿营地之前,就开始拣牛粪,到达宿营地每人拣一大包,用来烤火、烧肉,有时还用牛油把牛羊肉炸了当干粮。搞不到牛羊,就杀病马吃。翻荒山,过冰河,晚上在避风坡上露营。部队行至红柳园,敌人骑兵追了上来,将他们包围,西路军将士从早晨打到晚上,终于突围。此时,总部命令宋侃夫他们将最后一部电台砸掉。这之前,他们给中央发过两份电报:一份是要打安西,在祁连山没有粮食吃;一份是敌情有变化,安西打不下来,准备突围后往西走。这两个电报发出后,中央都没有回电。在戈壁滩上,宋侃夫烧掉了最后保存的一个密码本和几份电报底稿。沙漠里行军,嘴巴干苦头发晕,宋侃夫与战友们坚持走了三天两晚上。休息的时候,骑的马突然不见了,大家都找马,才发现在不远的地方有个水池,骡马跑去喝水了。喝饱了,他们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就听到了汽车马达声,看到了飘动的红旗,宋侃夫与战友们终于到达星星峡,得到了党中央派陈云、滕代远等同志在此地的营救。稍作休整,于5月5日,宋侃夫他们分乘几十辆卡车,来到了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在那里组建了“新兵营”。宋侃夫在新兵营中进一步学习了无线电知识,并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无线电专业人才。1938年春节前的两天,宋侃夫从新疆回到了延安,并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抗日战争时期,宋侃夫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历任陕北公学党总支组织科长、总支书记、延安工人学校政治处主任、延安鲁艺总支书记、政治处主任,延安大学秘书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12纵队及江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纵队党委委员、区委党委委员。全国解放后,宋侃夫历任湖北省沙市市军管会主任、中共沙市市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兼省劳动局长、省委城工部长,中共武汉市委常委、武汉市副市长、市长,市委第二书记、市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委书记兼武汉市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4月4日,在武汉逝世,终年81岁。(王雷)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