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王耀南:我军唯一获得终身免除死刑的将军

王耀南:我军唯一获得终身免除死刑的将军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王耀南:我军唯一获得终身免除死刑的将军

【简介】 王耀南将军 1911年冬,王耀南出生在江西萍乡一个手工业鞭炮世家,1922年4月就在安源煤矿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儿童团:安源儿童团;1922年9月参加了安源大罢工,在斗争中结识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蒋先云、陈潭秋、蔡和森、高君宇等共产党员;1927年9月,他随安源矿工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及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35

【正文】

王耀南将军

1911年冬,王耀南出生在江西萍乡一个手工业鞭炮世家,1922年4月就在安源煤矿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儿童团:安源儿童团;1922年9月参加了安源大罢工,在斗争中结识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蒋先云、陈潭秋、蔡和森、高君宇等共产党员;1927年9月,他随安源矿工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及随后的三湾改编,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井冈山到到抗美援朝他参加战斗达300余次,5次负重伤,却从不退却;从1927年到1955年,他在军中8次被降撤职,但毫无怨言,忠心耿耿;1939年6月与日军川口遭遇战,他三次九处负伤,毛主席派人持亲笔信前往慰问,毛主席信中称王耀南是“民族英雄”。王耀南获得了正面铸有民族英雄四个字的八路军战伤证章。

虽然他资格老,战功卓著,伤痕累累,可能因工兵是个辅助兵种,也可能因他文化较低,刚直暴烈,八次降职,1955年授衔时他只是一名少将,但他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特别是他在红军时期获得的二等红星奖章(现存军事博物馆)和红旗奖章,是其他人所难以相比的,是对他的最高奖赏,最高评价,也是对工兵(现工程兵)的最高肯定。

工兵老祖——工兵王

王耀南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工兵史,因此同志们称他为工兵王。

从1929年2月会昌湘水架设红军第一桥到1934年10月在于都架设长征路上第一桥,红一方面军长征路上经过大河22条,均由王耀南担任渡河现场总指挥。

在抢渡大渡河时,王耀南带领工兵连冒着敌人炮火在铁索桥上抢铺桥板,接连牺牲战士多名,为大部队铺平了道路。

1935年初,红军长征在四渡赤水战役时,总参谋长刘伯承对毛主席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不去的河。

坑道爆破王

从红军1931年10月会昌战役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王耀南在多个重要的战役中指挥坑道爆破,破城攻寨。

1932年2月,江西赣州战役:王耀南率工兵连参加赣州战役,负责指挥几个工兵连挖掘十余条坑道。敌主力一部利用坑道从赣州城里出击,袭击红一师。红一师腹背受敌,仓促撤出阵地,未及时通知在坑道中作业的工兵。王耀南等红军战士在坑道里死守,不当俘虏,直至红十五军组织反击,将敌驱进赣州城,政委左权救出坑道中负伤的王耀南等工兵指战员。

1933年11月,福建沙县战役:红三军团入闽,将卢兴邦的骑兵旅包围在沙县城内。卢旅借沙县高、厚坚固的城墙固守待援。王耀南奉命率总部工兵连驰援。爆破按预定方案将墙砖抛向城里,飞石砸死砸伤卢旅大部分人马,攻城部队几乎没费枪弹,没有伤亡就取得胜利。王耀南荣获可终身免除死刑的二等红星奖章(中华苏维埃规定终身免除死刑)。

1936年5月,陕北安边战役:在西征中,红二十八军于1936年夏天围困陕北安边之敌月余。王耀南接到彭德怀命令,率部从甘泉前线赶赴安边。当工兵把坑道挖到城墙脚下时,遇到大块城墙砖砌的基础,工兵挖不动墙砖,往下挖是地下水,只好找来石匠凿砖;凿砖声让敌人发现坑道位置,敌人用大铁饼将坑道砸塌,又把粪水灌进坑道。王耀南只好组织兵力重挖坑道。为了对付城砖,他通过当地政府请来贼骨(窃贼)。这些人用特制的工具挖穿了城墙砖并且掏好药室。此战他负了重伤。

爆破这一战法推广到全军。

从地道战到坑道战

1941年,聂荣臻向朱德报请调王耀南到晋察冀推广“地雷战”。

当时由于日军在冀中平原构筑大量碉堡,修建网状公路,反复对冀中平原扫荡,冀中形势非常严峻,冀中军区和党委上报将机关和大部队撤进太行山区。彭德怀认为:撤出冀中平原,再想返回几乎不可能,不批准撤出冀中的报告。

1941年,王耀南在冀中军区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地道战战术。他提出利用村落改造地形,把村民已经在地下连通的菜窖、蛤蟆蹲(小地道)进行改造,使这些只能藏人的原始地下通道改造成可以防毒,防水,防挖,可以藏,可以打,村内村外联成一片的战斗地道。

地道战解决了平原地区部队、军民打,藏,养的问题,增强了冀中党委、军区执行总部和中共中央坚持冀中根据地指示的信心。3月20日下达命令,全区军民挖地道,改造村庄。在冀中大力推广“地道战”。

地下坑道被部队誉为打不垮、炸不烂的地下钢铁长城。

拍摄《地雷战》教学片

从1936年3月率红军工兵炸毁了山西军阀阎锡山部铁甲车起,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指挥部队破坏敌人铁路、公路,炸毁敌人列车、桥梁,这三大战法给敌人的补给运输重创,仅1937年11月他带领工兵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炸军列28次。

著名的百团大战就是由他建议,由破坏敌人交通线而发展起来的。

这些战法,对于抗日战争中打击一味占领大城市,依靠交通线,保持补给,兵力调动的日军、伪军,及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是一个极佳的战法,也是人民战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后来此种战法又推广到全军。

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王耀南组织作家和艺术家将抗日战争中的“地雷战”和“地道战”的战例改编成有故事情节的军事教学片。他在影片中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军事顾问、军事指导。

徐向前对王耀南指出了影片《地雷战》的不足,他说:“你这个工兵专家的作用到哪里去了,几个老百姓怎么能搞出地雷战呢?”

这次《地道战》拍得不错,教育意义很大,思想性很高,毛主席思想体现得很明确,形象地说明了毛主席思想的胜利。

与毛泽东的历史渊源

1922年,他在安源煤矿听过毛泽东传播革命真理;1927年9月,他在安源煤矿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随毛主席参加三湾改编,又上井冈山;1929年6月,他在红四军七大时,作为初级指挥员支持单纯军事观点,与毛泽东产生分歧,在民主投票时支持陈毅为前委书记。后毛泽东12月在古田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对单纯军事观点给予严厉批评,部队干部进行调整,刚任特务营副营长的王耀南下到连队当排长。

在第二次反“围剿”后,王耀南带工兵连为毛泽东挖防空洞。王耀南将毛泽东住房后大樟树洞辟为防空洞口,利用樟树的枝多叶茂作伪装,便于毛泽东遇紧急情况迅速进入防空洞。施工中,毛泽东亲自参加劳动,并招待工兵连“打牙祭”。

中央主力红军三渡赤水之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王耀南率工兵连赶回渡口留守,控制、检修、加固浮桥,以备主力四渡赤水。在两个多月中,王耀南指挥工兵连克服种种困难,架起十余座桥,获全军通令嘉奖,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

1966年2月,江青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点名批评了十余部电影,其中包括《地雷战》和《地道战》。

王耀南深感事关重大,他向中共中央办公厅请求面见毛泽东陈述自己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安排他和江青面谈,他在江青办公处据理力争。他说:《地雷战》、《地道战》影片是贯彻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和《论持久战》的精神。

后来,江青对总政的负责同志说:既然王耀南同志再三强调这两部影片是军事教学片,那你们回去把片头剪去,注明是军事教学片,继续放映。

敢与江青坦诚相争的将军为数不多。

1966年8月后,审查《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时,王耀南对油画下注明“毛泽东1920年到安源,并说毛主席在建党以前就曾去过安源做工人运动”提出异议:“毛主席1920年没有去过安源。1921年秋毛主席去的安源。”他认为应该实事求是。他在博物馆打电话请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到毛主席处核实,主席后来答复说:王耀南的回忆是正确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