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最好的一部吴运铎作品”

“最好的一部吴运铎作品”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最好的一部吴运铎作品”

【简介】米恭 摄 6月18日,电影《吴运铎》在北重文化宫举行包头首映式,部分演职人员、吴老家属和生前好友应邀出席,在他们的讲述中,人民兵工英雄们的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关于吴运铎:大爱精神铸英雄 “他有大爱精神,不太计较个人得失,对军工事业充满热爱,觉得即使有危险也应该去做。”扮演者于晓光这样描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53

【正文】

米恭 摄

6月18日,电影《吴运铎》在北重文化宫举行包头首映式,部分演职人员、吴老家属和生前好友应邀出席,在他们的讲述中,人民兵工英雄们的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关于吴运铎:大爱精神铸英雄

“他有大爱精神,不太计较个人得失,对军工事业充满热爱,觉得即使有危险也应该去做。”扮演者于晓光这样描述吴运铎。

从“毛岸英”到“吴运铎”,于晓光每次总将自己沉入角色的精神世界中,古稀老人刘思齐三次看《毛岸英》三次落泪,吴运铎家属盛赞其演活了父亲的可爱和幽默。

于晓光知道,吴运铎不是一个刻板的人,他是一个有情趣的人,他特别幽默,爱开玩笑,兵工厂有许多女工和大学生都喜欢他、追求他,他编过歌剧,演过话剧,吹、拉、弹、唱全都会,他的书法和绘画也达到了一定水平。

于晓光还知道,平常人被炸伤一次,和死神交手一次,多数人都不会再去做拆炸弹、碰死神的事了。可吴运铎还是去做,不断地做,这就是他和常人的不同。他是智慧型的英雄。

于晓光说,作为一个从矿山出来、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的学徒工,吴运铎献身兵工事业,是因为他内心有一种强大的信仰,一种执着的激情。

关于电影:细节成就艺术真实

“这是迄今为止表现吴运铎事迹最好的一部艺术作品。”吴运铎家属高度评价电影《吴运铎》。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曾经家喻户晓,根据其事迹改编的小说、话剧、影视作品等可谓众多,其中仅同年拍摄的电视剧就有两部。吴老二儿子吴小荣说,把最高的评价送给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它新近拍摄,而是电影本身从多方面感动了他们。

电影《吴运铎》总投资近2000万元,为近年来主旋律影片中投入较高的一部。影片截取吴运铎1941年至1949年的生活经历,“艺术地还原吴运铎”成为作品追求的目标。导演丛者甲透露,剧中喜欢吴运铎的大学生辛束就是以多个原型为基础塑造的艺术人物,其中一个原型至今健在。

为了真实还原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兵器制造现场,摄制组多次走访兵总等单位,并辗转江西、大连、包头等地取景,拍摄周期也是主旋律影片中相对较长的。一位看过电影的兵器专家说,片中多处木制机器完全符合那个年代兵工战士艰苦的工作条件,从场景、器械到工人操作手法,均达到了专业技术无穿帮的境界。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