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许振超吴运铎

许振超吴运铎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许振超吴运铎

【简介】 许振超 吴运铎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据新华社济南5月3日电记者张旭东“五一”劳动节前记者见到许振超时发现他虽多了不少白发,但依然精神抖擞,在青岛港的集装箱码头与工友攀谈交流,查看桥吊运行状态和维护保养情况。 自2004年被树立为新时期产业工人典型,各种学习许振超先进事迹的报告会和座谈会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77

【正文】

许振超

吴运铎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

据新华社济南5月3日电记者张旭东“五一”劳动节前记者见到许振超时发现他虽多了不少白发,但依然精神抖擞,在青岛港的集装箱码头与工友攀谈交流,查看桥吊运行状态和维护保养情况。

自2004年被树立为新时期产业工人典型,各种学习许振超先进事迹的报告会和座谈会在全国各地纷纷举行,“许振超”三个字更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但6年时间过去了,许振超依然那样朴实无华,认真学习、持续创新仍是他最大的人生追求。

2004年,看到码头集装箱轮胎式龙门吊既浪费油又污染环境,噪声还大,影响工人工作,许振超决定让门吊改变“习性”,从“吃油”变为直接“吃电”。许振超说,“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努力,加上我出差时看其他港口门机的设计,最后从飞机空中加油上得到启发。2007年,我们完成了集装箱轮胎式龙门吊的‘油改电’工程,随后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和西欧的码头都纷纷效仿这一做法”。

“既然国家把我树立为产业工人典型,就是希望我能继续引领创新,实现产业工人的价值;希望我继续和工友们保持兄弟般的友谊,这样作为一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才能保持和群众的鱼水情深。”许振超说。

据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把一切献给党》,是一部在20世纪50年代脍炙人口的自传体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感人故事。它问世以来,至今印数达1000多万册,不仅在我国多次再版,教育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主人公和作者,就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吴运铎。

吴运铎,祖籍湖北武汉,早年曾在安源煤矿、湖北大冶源华煤矿当工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

战争年代,他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仍留有几十块弹片。他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主持多项兵器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部队装备作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5月,吴运铎在北京病逝。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