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铎精神的新开拓
【类型】报纸
【篇名】吴运铎精神的新开拓
【作者】 章柏青
【简介】 一提起吴运铎,我们就会想起他的名言:把一切献给党。作为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代表,吴运铎精神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但是,历史已行进到21世纪,如果以吴运铎为主题的电影依然是重复他那些为人熟知的事迹,不能站在当今的时代去发现吴运铎精神中的新亮点,不能结合当下的观众需求,去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16
【正文】
一提起吴运铎,我们就会想起他的名言:把一切献给党。作为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代表,吴运铎精神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但是,历史已行进到21世纪,如果以吴运铎为主题的电影依然是重复他那些为人熟知的事迹,不能站在当今的时代去发现吴运铎精神中的新亮点,不能结合当下的观众需求,去寻找吴运铎精神的当下特质,就很难有效地与现代观众对话,让青年人产生共鸣。由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委员会牵头拍摄的同名影片《吴运铎》,让我们看到以新的视点阐述吴运铎精神的努力。
这首先得益于编导严肃认真又灵活智慧的创作态度。历史人物被搬上银幕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循规蹈矩,拘于真人真事,不越雷池半步;二是戏说,完全脱离了人物的事迹经历,不着边际地胡编。这两者都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吴运铎》的创作者采取的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手法,在真实与虚构的结合上做得恰到好处。影片主线依照历史真实:吴运铎排除万难进行武器研制,三次身负重伤,炸掉左手四个半手指,炸瞎左眼,炸断右腿,全身都是伤疤。此外,影片另设两条副线,即吴运铎与日军破坏作斗争、与两个女孩辛束、陆平的爱情线,副线中有相当多的虚构成分,虚构的内容却是从人物与时代出发,是十分可信的。在整个故事结构上,编导者也动足了脑筋,不是完全依照时间顺序,而是依照主题、情感与人物塑造的需要采取“大闪回”的结构,从吴运铎第三次负伤昏迷中对往事的回忆入手,使影片更为紧凑,也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要求。
影片在对吴运铎的个性塑造上力求与当代青年观众实现更为广泛的心灵沟通,所以除了对他性格中最主要的勇敢无畏、不怕牺牲作浓墨重彩的表现外,还着重写了他的信仰与人格魅力。影片突出了保尔·柯察金这位身残志坚的苏维埃英雄对吴运铎成长的影响,以至于他从昏迷中醒来得知影院在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坚持要去看他心中的保尔。此外,影片用很多细节来表现他内心的善良与情感的丰富,写他多样的爱好与才能。从他对孤儿小豆子的爱中我们看到了他天性的纯净,从他对爱情的无私中我们看到他心灵的明亮,从他对待因嫉妒常与自己作梗的大学生王思翰的态度中,我们看到了他待人的真诚。整部影片没有出现吴运铎的豪言壮语,而是让客观的写实镜头说话。比如,影片结尾,吴运铎经过几次大手术,眼睛越来越看不清东西,为了在失明前把美国M48炮弹的引信找出来,以告慰牺牲的战友,他一个人走到工作台,右手把放大镜绑在左手腕,然后拿起小刀,默默地拆着,拆着……这些深具真实感的细节,把观众自然而然地引向吴运铎坚韧不拔、无私无畏的精神世界。
《吴运铎》值得称赞的还有它内蕴的对战争与武器的认识与理解。这部影片就其内容而言,回避不了战争与武器。毋庸讳言,吴运铎在影片中是武器制造者,武器是用来杀人的,但吴运铎制造武器是为了制止杀人,他是在捍卫人类生存的权利,是在救人。影片通过表现吴运铎目睹敌人杀害小豆子、如光和尚、小顺子、辛束的经过,为他执著于研制武器抵抗杀人者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也为观众对武器制造有了一个更为辩证的认识。影片最后响起的吴运铎的心声,“我从心底是不愿研制武器的,我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武器,只有和平与安宁”,也是这部电影想传达给观众的对于武器制造、对于战争岁月的认识与理解。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