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皖东熔铸“保尔”式英雄吴运铎 吴运铎来到皖东

皖东熔铸“保尔”式英雄吴运铎 吴运铎来到皖东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皖东熔铸“保尔”式英雄吴运铎 吴运铎来到皖东

【简介】 吴运铎 ?1944年5月第2师军工部长王新民与工务科长吴运铎(左),在试制37毫米平射炮成功后,在来安县长冲试验场合影。 1941年9月的某天深夜,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当时驻扎在黄花塘(现盱眙与天长交界处,当时属皖东,解放后划归江苏)的新四军二师师部迎来一批客人,副师长罗柄辉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12

【正文】

吴运铎

?1944年5月第2师军工部长王新民与工务科长吴运铎(左),在试制37毫米平射炮成功后,在来安县长冲试验场合影。

1941年9月的某天深夜,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当时驻扎在黄花塘(现盱眙与天长交界处,当时属皖东,解放后划归江苏)的新四军二师师部迎来一批客人,副师长罗柄辉亲自到村头迎接。当军工部副部长吴师孟把一位年轻人领到近前说:“罗副师长,这位就是吴运铎同志。”罗炳辉借着明亮的油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把吴运铎上下打量一番,笑说:“想不到我们的军工专家这么年轻!”吴运铎行个军礼:“报告首长,吴运铎24岁,参加革命四年多了。”罗炳辉笑说:“还是一位老革命。我们天天在盼望你早时到来呦。”

罗炳辉说得是心里话。自“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公开与我争夺根据地,日伪军一次比一次更大规模的疯狂扫荡,我皖东新四军腹背受敌,有时一天不得不转移几个地方,避开敌人的锋芒。如果与敌人遭遇,战斗随时都能打响。罗炳辉开玩笑说:“新四军发展壮大了,我们的人比枪多,枪比弹多。”这虽是一句玩笑,却道出了新四军对武器的渴望和需求。新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决定成立军工厂,自己造枪造弹。罗炳辉日夜盼望着这一天。军工专家吴运铎护送到了,罗炳辉说不出有多么高兴。他把自己睡的床铺腾出来,安排吴运铎休息。吴运铎望着这位威震敌胆的赫赫有名的虎将,感动地不知说什么好。

第二天,罗炳辉带着吴运铎去师部后山的操练场参观,新四军战士正在早操训练。刺杀勇猛,喊声震天。吴运铎不由自主脱口说了一句:“强将手下无弱兵,名不虚传。”罗炳辉笑笑,叫过来一位战士,问吴运铎:“我们的战士怎么样?”吴运铎不假思索说:“武装整齐,士气高昂。”罗炳辉让战士打开武装带,里面只有三发子弹,其余都是用高粱秸冒充。罗炳辉严肃地说:“我们的战士每人只有三发子弹,既要消灭敌人,又要保护自己,这三发子弹是命根子呀。”吴运铎明白首长的意思,向罗炳辉敬个军礼,说:“首长不用说了,请现在就给我安排工作。”罗炳辉说:“我的要求高哦,每年给我造出60万发子弹,维修一万支枪械。但给你创造的条件吗,只有几间破草房子。”吴运铎响亮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1

题 记

四五十岁年龄以上的人,提起中国“保尔”式的英雄吴运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课文上《把一切献给党》那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教育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努力学习忘我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殊不知吴运铎和我们皖东还有一段催人奋进的故事。他身残志坚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之花,盛开在皖东大地。

□作者 徐舟

白手起家创办子弹厂

吴运铎带着8名工人,在高邮县金沟区平安乡小朱庄村北一位姓徐的农民家借用两间破草房创办起子弹厂,俗称“茅屋工厂”。

吴运铎白手起家,自己动手设计并制造各种机床和专用工具。军工部送来了一台四尺长皮带车床,一台钻床和一台牛头刨床。“茅屋工厂”安装不下了,吴运铎遂把机器搬到离朱庄北村不远的仙墩庙里,建立一个金加工车间。大雄宝殿里安装机床,庙门外搭了个席棚,拿土砖垒起打铁炉,支上风箱和铁砧建立了锻工车间,同时还建立了铸造车间。所有铸造件只要把模型送到,工友们就会迅速地做出铸件。生产子弹需要冲床,吴运铎想方设法,土法上马,用水井的辘轳固定在一个支架上,井绳上吊一块100多公斤的铁锤,摇上再丢下,利用惯性就成了锻打枪体、炮弹壳的“手摇汽锤”;在磨粮食的石磨轴上,套一条粗布缝制的传送带,就成了“人推发动机”;将手电筒灯珠磨出一个口往里面塞火药,一通电就成了“电发雷管”。

没有钢材,他们获得一条消息:几年前国民党官员打着治淮的幌子,说要在高良涧一带建一座水闸,从南京等地运来一批钢材。在新四军到来前夕,这些钢材全部沉到三河里。吴运铎带着工人和群众把钢材打捞出来。有设备有材料,吴运铎开始夜以继日地绘制图纸。子弹还在研制中,上级又来新任务,拉了一批缴获的炮弹,说有三门大炮闲置,要求尽快修好,送到前方。为了修复前方急需的旧炮弹,吴运铎想从报废雷管中拆取雷汞做击发药。就在取雷汞时,雷管爆炸了。

吴运铎第一次负了重伤。炸掉了四个半手指头,左眼睛炸瞎,身上布满碎片,昏迷15天才苏醒过来。伤势稍有好转,吴运铎不听医生劝阻,坚决要求出院。医生不同意,他就偷跑回到他的兵工厂。几经失败,气而不馁,第二年春上,子弹终于造出来了,随后源源不断运到前方。

2

废寝忘食忙研制

前方战士在流血,吴运铎的心也在流血。身为兵工厂长、兵工专家,为什么不能研制出威力大杀伤力强的先进武器?这样我们的战士就能多消灭敌人,自己也少伤亡。他陷入到深深地痛苦和自责中。这时罗炳辉邀他去做客,夫人张明秀亲自下橱。罗炳辉直言不讳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你吃饭?”吴运铎说:“首长不用说了,我心里透明。我正在想着试制一种新武器。”罗炳辉笑说:“我请你来就是想商谈这件事。我们的战士很勇敢,可我们的武器太落后,许多战士还用着自家带来的鸟枪。一次次战斗虽然胜利了,可我们的伤亡也很惨重,付出很大的代价……”吴运铎的眼圈红了:“罗师长不要说了,我一定尽快造出枪榴弹。”罗炳辉取出两本书,一本是中文版的《机械原理》,一本是英文版《现代机械实习法》:“这是我托人刚从上海买来的。”罗炳辉还在书上题了词:“把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与科学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科学家。”吴运铎接过这两本书,坚定地说:“罗师长,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克服,保证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

枪榴弹是利用步枪发射的一种小型炮弹。先制成枪榴弹筒,像装刺刀那样装在步枪口部,再用铸铁造成形状像迫击炮弹一样的炮弹,装进枪榴筒内,用没有弹头的步枪子弹的火药高压气体,把筒内的枪榴弹发射出去。

吴运铎在一本破杂志中,无意看到这篇介绍枪榴弹的文章,总共不到300字,一下触发了他制造的灵感。他又开始夜以继日的绘图找材料搞实验。由于身负重伤,伤残处不时阵痛,大冬天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有一次还晕倒在车间。工人们劝他休息。他说:“我能睡着吗,我们的战士在前方每时每刻都在流血牺牲,新式武器早一天生产出来,他们就会减少伤亡。”吴运铎顽强工作,废寝忘食,炊事员送来的饭菜常常一动不动的摆放着。炊事员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何况你还负了重伤,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你会拖跨的。”吴运铎说:“枪榴弹如果能早一天问世,我宁愿瘦下20斤肉。”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正是在这种革命理想的推动下,第一颗枪榴弹造出来了,可射程只有240多米,远远没有达到理想要求。

3

吴运铎成了皖东名人

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兵工厂也不断扩展壮大,到1943年淮南兵工厂不光有子弹厂,还建立了两个炮弹厂、一个手榴弹厂和一个修械厂。能够生产步枪、炮弹、手榴弹、定时地雷、脚踏地雷、拉线火雷,并大量地投入生产。吴运铎不满足这些现状,他去路西根据地考察,每到一处,战士们欢呼雀跃热烈欢迎。喊着:“断手厂长来了!”一起围着他要新式武器。

师部将他的事迹写出报道发表在《新路东》报上,并配上编者按,要求根据地广大军民学习“吴运铎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吴运铎成了皖东名人,革命榜样。战士们告诉他,敌人改变了进攻战术,把“扫荡”和防御结合起来。以滁城为中心,向淮南津浦路四处修筑碉堡群,一步步推进,妄图分割包围我抗日武装。只有步枪和手榴弹的新四军对这些庞然大物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我根据地一天天缩小。吴运铎听在耳里记在心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他决心研制一种专门对付敌人碉堡的平射炮。

吴运铎又一次临危受命。缺少钢材,他就用铁来代替,没有弹药,他把敌人发射的哑弹收集起来,一个个拆开,倒出弹药,重新装配。很快专打砖石炮楼的平射炮造出来了,同样需要试验。头两颗很成功,模拟的炮楼,被炸为平地。第三颗没有响,等到半个小时,吴运铎小心翼翼去检查,是炮弹引信问题。实验到第六颗又出现哑弹,装配工高明礼不让他去了,说:“实验炮弹是我们装配工的本分工作,哪能事事都要厂长冲上前。”没等吴运铎说话,他已冲到了前面。吴运铎不放心尾随,高喊:“你不能去,我比你有经验!”高明礼刚到近前,炮弹爆炸了。高明礼当场死亡,吴运铎被气浪掀出二十多米,从半空中重重摔下来。在场的人都以为吴厂长再也活不过来了。经医生抢救,死神再一次从他的身边擦过。吴运铎醒来看着激动泪流满面的战友,笑说:“阎王爷不愿收留我,说日本鬼子还没赶出中国,等革命胜利了,你再来报到。”

5

成功研制枪榴弹

有了第一次成功,吴运铎信心百倍,他又做了些改进,把厚柱形弹改成了滴水型弹,减小空气的阻力。改进后的枪榴弹造出来了,他到来安长冲实验场做发射实验。他的助手小刘说:“吴厂长,你负了一次重伤,这次实验由我来做吧。”吴运铎果断地说:“这次试验很危险,必须由我来做。”吴运铎从来不把危险的事安排别人做,而是身先士卒。他说:“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只要革命需要,我会毫不吝惜地奉献。”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他将发射筒绑在树桩上,装上枪榴弹,枪扳手用一根绳子系着,放长三十多米,他使劲一拉,枪榴弹“嗖”发射出去,飞到对面的山腰才爆炸,经测量540多米。成功了,完全超过他们的预料。为了慎重起见,吴运铎又做了几次实验,最后一次,不慎枪管爆炸了,吴运铎再一次倒在血泊中。这次他的左膝盖炸了一个碗口大的血口,膝盖骨被掀掉,再一次负重伤。战友们把他抬到二师中心医院,吴运铎醒时第一句话就说:“把发射管加厚1毫米,枪榴弹成功了。”

战友按照他的说法做了,枪榴弹试验成功。很快出现在前方。在桂子山战斗中,枪榴弹第一次立功。这次战斗是我淮南独立旅旅长罗占云同志指挥打主攻,我五旅成钧旅长指挥打外援。在激烈的战斗中,密集的枪榴弹像倾盆大雨飞向敌方,打死了80多个日本鬼子。罗占云旅长高兴地说:“我们的军工专家就是厉害,配备枪榴弹等于给我增加一个团。”成钧旅长去医院看望吴运铎,特地把一支从鬼子军官身上缴获的手枪送给他,作为制造枪榴弹的奖励。成钧还给他讲个故事:秋收季节,一大队鬼子和汉奸伪军,到我根据地来抢粮,他们进入我边境的山区。鬼子到了半山腰,坐在山洼里休息,命令伪军打头阵。那些伪军刚翻过山梁,我们的枪榴弹就像雨点一样飞过去了。开始战士的射击技术还不熟练,枪榴弹全飞远了,没有打中伪军,全部飞过山梁,落在山梁后鬼子休息的地方,一下子打死十几个,鬼子莫名其妙,怎么躲在山后也给他们瞧见了,新四军真厉害。他们拖着死尸拔腿就跑。伪军看见鬼子跑了,也夹着尾巴溜走。吴运铎躺在病床上,激动地流出眼泪,拍着自己的伤腿说:“老伙计,用你换来枪榴弹的成功,值得。”

4

平射炮在皖东发生威力

定远占鸡岗战斗打响了。日伪军一万多人分东西两路向我中心区藕塘镇扫荡,桂顽五一二团团长蒙培琼率4个主力营及土顽牛登峰部300余人趁机向我根据地进犯。我五旅集中兵力,在定远占鸡岗打歼灭战。经过两天激烈鏖战,消灭桂顽1900余人,活捉桂顽团长蒙培琼。这次战斗的胜利,平射炮发挥了威力。敌顽依靠坚固的碉堡和工事与我军对抗。36门平射炮齐射,碉堡及工事顷刻土崩瓦解。没炸死的敌人也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从没遇到这么凶猛的火力,不敢相信“土八路”也有先进武器。

战斗胜利后,二师师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给全旅连以上干部讲话。传达中央军委的贺电和新四军军长陈毅的高度赞扬:“自红军以来,打广西军一仗消灭这么多,还是第一次。”末了,罗炳辉特别表彰了吴运铎研制的平射炮,给予较高评价。

1945年抗战胜利,内战爆发,我皖东新四军主力不得不战略转移,撤退山东。吴运铎也奉命调离皖东到大连担任兵工厂长,继续为解放全中国做出贡献。吴运铎一生大小负过一百多次伤,重伤四次,却有三次为皖东抗日斗争流血致残。临别前,二师军工部召开欢送会,师长罗炳辉亲自到场讲话,他说:“吴运铎同志来到皖东,不光研制生产大量的新式武器和弹药,更重要是他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勇于牺牲的斗志,给二师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吴运铎说:“是皖东抗日的烽火熔炼了我的意志,我愿把一切献给革命。”

吴运铎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民族正在烈火中燃烧,我们要在这烈火中锻炼自己的意志,为民族赴汤蹈火,得到永生。”“ 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同志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6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