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类型】报纸
【篇名】“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简介】 郭玉才 王长来 张嘉树 初秋时节,我们来到位于大连甘井子区的原国营五二三厂,找寻“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印迹。这里现在已经改名叫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但是厂房依旧,老人还在。在厂区内的花园里,我们拜谒了吴运铎的铜像,铜像下方镌刻着一段文字,标题是《吴运铎在大连》: 吴运铎(1917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2021
【正文】
郭玉才 王长来 张嘉树
初秋时节,我们来到位于大连甘井子区的原国营五二三厂,找寻“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印迹。这里现在已经改名叫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但是厂房依旧,老人还在。在厂区内的花园里,我们拜谒了吴运铎的铜像,铜像下方镌刻着一段文字,标题是《吴运铎在大连》:
吴运铎(1917.1.17-1991.5.27),武汉蔡甸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新四军。随兵工生产转战皖南、苏北、淮南、淮阴、沂蒙山等地,担任新四军军工部党支部书记,华中军械处副处长兼炮弹厂厂长,不顾个人生命安危,二次负重伤。1947年受华东局委派来连组织兵工生产,支援解放战争,任建新公司工程部副部长、宏昌工厂(引信厂)厂长。同年9月在裕华铁工厂(弹体厂)的龙头山下试验炮弹第三次身负重伤。伤愈后仍自强不息,继续从事兵工研制工作。先后在中南兵工局、第一、第五机械工业部等任重要职务。他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在几代人中产生过很大影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和“我军军工事业的开拓者”。
这里提到的“宏昌”和“裕华”就是后来的五二三厂。现任的公司党委书记张忠利也是原五二三厂的老人,谈起吴运铎,他深有感慨地说:“他敢打敢拼不怕死,他是我们五二三厂的魂啊。”经原五二三厂党委的老宣传部长唐世珍热心联系,我们采访到了六十多年前的吴运铎的工友杜永生。随着他的娓娓讲述,我们依稀回到新中国诞生前夕那个难忘的年代。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刻,作为我党独立创建的第一个兵工企业,大连建新公司秘密成立。被解放区人民誉为“中国保尔”的兵工专家吴运铎当时身体状况很差,他左眼被炸瞎,左手4个手指被炸掉了,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于是,党组织安排他和爱人陆平一起到大连治疗。但是他身体稍微恢复就主动要求到建新公司来工作,党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安排他主持创建引信厂,为炮弹厂配套生产炮弹引信。
1947年9月23日,为了取得炮弹引信的数据,吴运铎装配了8发炮弹,同炮弹厂厂长吴屏周等人一起到山下进行爆破试验。前6枚炮弹都顺利地响了,而第7枚却没有动静。为了搞清原因,吴运铎和吴屏周完全把生命置之度外,朝着试验地点奔过去,当时许多工人都知道这有很大风险,纷纷站起来喊着:“厂长,我们去!”而吴运铎掏出手枪说:“谁去,我毙了谁!”生死关头,两位吴厂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工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结果,哑炮爆炸了。关于这段经历,吴运铎在他的《把一切献给党》一书中有过详细的描述:
“巨大的爆炸波浪把我从地面抛起来,我被轰到五六丈外的海滩沙地上……一阵剧烈的疼痛告诉我,死亡还没有夺走我的生命,我活着,我还活着。可是我的伙伴呢?我站起来寻找吴屏周,可是马上又摔倒在海滩的血地上。我左手腕被炮弹截断了骨头,右腿膝盖下被炮弹炸劈一半,……脸上的伤不断流血,简直成了血人。我翻身跪在地上,右手擎着地,向山坡爬去……赶来抢救的同志们告诉我,吴屏周同志牺牲了。这个党的优秀儿子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哀痛使我忘记了肉体的痛苦,眼泪夺眶而出,掺和着脸上鲜血,滴了下来。”
吴运铎被送进医院,但因为全身都是伤,手术只能在无麻醉条件下进行。医生把大块的弹片用刀用钳子硬取下来,吴运铎咬着牙不喊疼,几次昏了过去。医生护士都禁不住流下泪水。事后,他的爱人陆平拿出一块被炸坏的怀表告诉他,是这只怀表挡住了飞向他心脏的弹片。
在医院里,吴运铎以坚强的毅力与伤痛做斗争,他在书中曾这样记录自己当时的治疗情形和心理活动:“我躺在床上,左手和右腿都被夹板牢牢地固定了,头部、腹部一直到脚尖全被纱布绷带缠满,就像被铁钉楔在床上一样,一动也不能动……这次会落个什么结果呢?从那些来看望我的同志们的脸色上,可以得到答案。但是我相信死亡跟我无缘,我战胜它已经不止一次了。而且,即使是死或者是落个重残废,我也没什么遗憾!战斗总会有牺牲者,不是我自己就会是别人。”
这个时候,吴运铎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以书中的保尔为榜样,以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毅力同病痛做斗争。在病床上,他如饥似渴学习各种技术书籍,为了工作需要,他学起了日语,短短几个月,就能借助字典阅读和翻译日文。他说:“一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但我们的事业却无限长久,个人尽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我的劳动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在这个时候,他满脑袋想的都是造炮弹的事情,在病床上,他用缠满绷带的左手连写带绘图,完成了一份长达几千字的技术报告。
1948年春天,引信厂的自制八八式引信试验成功并且批量投入生产,吴运铎再也坐不住了,他丢掉了双拐,拄着一根木棍,回到了厂里。据杜永生老人回忆,那是五一节前,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吴运铎从死神身边走回到他的工厂,他到车间里转了又转,看了又看,和工人们热情握手,亲切交谈。后来在厂食堂(也是俱乐部),他领着工人们一起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等革命歌曲。那激昂的感觉,真是“融合在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
在解放战争的三年时间里,大连国营五二三厂共生产了535670发炮弹,还有许多各类枪炮,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重大贡献,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粟裕说:“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这大炮弹生产的最大贡献者就是吴运铎。
1949年冬天,党组织送吴运铎到苏联疗养,这个时候,曾三次负重伤的吴运铎共留伤一百余处,双眼失明。在医生悉心治疗下,吴运铎失明了九年的左眼奇迹般地重见光明。1950年回国后,吴运铎继续在兵工战线做科研工作。1953年,吴运铎以伤残的身体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此书问世以来,再版了44次,并被翻译成俄、英、日等多种文字,成了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最优秀的教科书。
吴运铎十分热爱他战斗过的大连。杜永生老人回忆说,吴运铎1962年和1984年曾两次回五二三厂,每一次他都去吴屏周的墓前扫墓。吴运铎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楷模。1984年来大连,他和大连残疾青年协会吕世明、李扬等亲切座谈,并为残青题字:“废字与我们无缘,强音做我们主旋。”
1991年5月2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的保尔”吴运铎因肺心病复发抢救无效,停止了呼吸。去世后,他得到高度的评价。
共和国没有忘记他,大连没有忘记他。在共和国六十岁生日到来之际,中宣部等11个部门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吴运铎高票入选。
我们在吴运铎的铜像前合影留念。铜像基座上,吴运铎亲笔为五二三厂青年题写的“继往开来”四个大字像一团火焰,燃烧在渤海之滨秋日的晴空下。(插图/阎峰樵)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