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铎:造自己的枪榴弹 肖业唐
【类型】报纸
【篇名】吴运铎:造自己的枪榴弹 肖业唐
【作者】 肖业唐
【简介】 就是“枪变炮”这么个信息,自信的吴运铎就决定要造枪榴弹。这是一种敢于放胆想象的自信。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吴运铎的意义在于,他身体力行,要改变这种状况。 1943年初春,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要求吴运铎研制出一种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单兵新武器。 时任二师军工所军工副部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39
【正文】
就是“枪变炮”这么个信息,自信的吴运铎就决定要造枪榴弹。这是一种敢于放胆想象的自信。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吴运铎的意义在于,他身体力行,要改变这种状况。
1943年初春,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要求吴运铎研制出一种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单兵新武器。
时任二师军工所军工副部长的吴运铎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凭空想象的天才,只能在有限的书刊里翻来翻去。最后他的目光盯住了一篇介绍枪榴弹的短文。从仅有300字的短文中,他获得的唯一信息是,枪榴弹是利用步枪发射的一种小型炮弹。
就是“枪变炮”这么个信息,自信的吴运铎就决定要造枪榴弹。这种自信是敢于放胆想象的自信。
他收集了敌人的掷弹筒和各种迫击炮弹进行研究,并最终找到了用高压气体把榴弹弹头发射出去的方法。他把粗钢棍锯断掏空,制成枪榴弹筒装在步枪口部;配套使用的是用铸铁制成形状像迫击炮弹一样的弹头;弹头可以装进弹筒内;然后再用步枪击发去掉弹头空爆弹,利用其击发后产生的高压气体把枪榴弹发射出去。
吴运铎造出了第一批枪榴弹。第一次试验中,虽然榴弹发射获得成功,但榴弹飞行时弹道不稳定,射程也没有达到预想的要求。又经过不断琢磨,他发现问题应该是出在柱状的弹型上,就将之改为滴水型。这一改,果然很好地解决了弹道稳定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射程问题,他还亲自到装配车间,把子弹里的火药倒出加细研磨,以充分发挥火药的威力。最后,弹头不仅飞行稳定,射程也达到了近600米。单从射程上来说,这个距离放到今天也并不落后。
事实上,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吴运铎并不像一个研究人员而更像一个生产人员。研究工作只是他为了完成生产所必须做的工作。作为一个武器生产者,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为自己的军队提供相对常规的军火。他曾带着7个学徒每年为部队生产60万发子弹。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吴运铎的意义在于,他身体力行,要改变这种状况。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