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吴运铎和株洲第一台 医用X光机

吴运铎和株洲第一台 医用X光机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吴运铎和株洲第一台 医用X光机

【作者】 章炘炎

【简介】 1950年11月18日,吴运铎厂长乘火车到长沙开会,会议结束后,特地到省政府办公厅,详细汇报了当时的株洲331厂人员由几百人猛然增加到几千人,由于缺医少药,职工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强烈要求省里有关部门增加株洲331厂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医药卫生人员和医疗器材的分配上。 为株洲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95

【正文】

1950年11月18日,吴运铎厂长乘火车到长沙开会,会议结束后,特地到省政府办公厅,详细汇报了当时的株洲331厂人员由几百人猛然增加到几千人,由于缺医少药,职工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强烈要求省里有关部门增加株洲331厂医药卫生事业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医药卫生人员和医疗器材的分配上。

为株洲充实了医务人员

当时的省政府主席是程潜,省政协主席是陈明仁。这两位醴陵籍将军曾受周恩来总理嘱托:“英雄吴运铎同志到湖南株洲建兵工厂,组织生产炮弹,请你们给予关照。”现在,因为工厂缺医少药,吴运铎亲自来省里求助,两位主席都非常重视,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对这个军工企业的投入。

1951年开始,大批医生、护士从祖国四面八方不断地调来株洲331厂工人医院。

设备升级换代

不光医务人员充实了,设备也升级换代了。新中国成立前,程潜、陈明仁两位将军曾通过国民政府外交部门,为湖南省长沙结核病院,向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了1台250毫安的医用X光机。1952年初,该机器按时交货,抵达了省卫生厅医疗器械处,正准备通知结核病院方面来运货。可程潜想到吴运铎的请求,又考虑到株洲331厂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的工厂,其医院正是白手起家,困难重重的时期,于是,他决定将这台来之不易的X光机调拨给了株洲331厂医院。要知道,当时整个株洲都没有这样贵重的医疗设备。当时生活在株洲的人们如果不幸骨折了,要拍一张X光片,得把病人送到长沙湘雅医院才能拍。

第一个X光机受益者

1953年底,这台X光机装好后,第一个受益者是一个外国小男孩,他的父亲是来帮助我国发展航空事业的苏联专家。小男孩才4岁,在摆弄玩具的时候,将一颗近20毫米长的钉子吞了下去。两个小时后,孩子腹痛不止,大人才知道出了大事,心急如焚地将孩子送到医院。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紧急做手术,可是医生不知道钉子在孩子身体的哪个部位,于是马上照X光片,发现钉子卡在了胃的幽门部,于是,医生立即实施了外科手术,取出了钉子。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后来,他潜心帮助株洲331厂研制成功了新中国第一台活塞式航空发动机。

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渐渐地,这台株洲仅有的X光机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危重病人都送到株洲331厂工人医院来救治。这台机器工作了近40年,为株洲千千万万的病人做了影像检查,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影像诊断的手段越来越丰富,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样一台医学仪器对株洲的意义,对生命的意义。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