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忆吴运铎与他的《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

忆吴运铎与他的《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忆吴运铎与他的《和青少年谈道德修养》

【作者】 袁正守

【简介】在观看中央电视台播 放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电视剧时,常常使我怀念起 我见过、我熟悉的吴运铎同 志。《新民晚报》不久前登载 的《难忘中国保尔──吴运 铎》一文中提到了吴运铎所 著的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 版的《和青少年谈道德修 养》一书。该书1980年初 版,至今已有20年了,还有 读者记着这本书,可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20

【正文】

在观看中央电视台播 放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电视剧时,常常使我怀念起 我见过、我熟悉的吴运铎同 志。《新民晚报》不久前登载 的《难忘中国保尔──吴运 铎》一文中提到了吴运铎所 著的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 版的《和青少年谈道德修 养》一书。该书1980年初 版,至今已有20年了,还有 读者记着这本书,可见这本 书在读者中的影响,我很高 兴。$$ 回想起来,当年和吴运 铎同志联系稿件以及编辑 这本书的情景历历在目。$$ 1979年9月由苏玉浮 老师热情建议,我们决定将 吴运铎同志曾经在《儿童时 代》杂志上发表的红色少年 讲座编辑出书。我很荣幸担 任了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社 领导很重视,决定以最快的 速度,最好的质量出好这本 书。$$ 为了编好这本书,我从 资料室借来了《把一切献给 党》。虽然在中学时代读过 她,但是再读一遍,使我细 细地了解了这位革命功臣 的感人事迹和其他背景资 料,增添了编好这本书的使 命感和责任感。吴运铎同志 从小献身革命,后在兵工厂 工作,在试验武器过程中, 舍生忘死,他三次负伤,炸 掉了左手四个指头,炸瞎了 左眼,一条腿成了残废,全 身伤痕累累。吴运铎坚持与 病残作斗争,忘我地工作, 刻苦钻研,成为一名兵工专 家。这么一位英雄,专门为 青少年写书,无疑是一笔宝 贵的财富。所以,我觉得,这 本书分量很重。她是一个革 命战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和青少年谈的一些人生观、 世界观的重要问题,字字句 句充满了老一辈革命家对 青年一代的热切期望,是一 本对青少年进行品德修养 教育的不可多得的好教 材。为了使书更具时代气 息,我们深入到岳阳路小学 等几所学校去开座谈会,了 解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 点。然后提出对稿件的修改 意见,供作者参考。当我将 这些意见提供给他时,他很 感激。每次去信,他总是及 时回复,修改稿件一丝不 苟。我清楚地记得,吴运铎 的字一笔一划,写得非常工 整。那时吴运铎同志身体已 经很差,秋冬时发了气喘, 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不顾疾 病在身,有时凌晨起床,有 时深夜写作。每当接到他的 信,看到“于深夜或凌晨”字 样时,我深被他那种忘我的 精神感动。$$ 因为这本书,我三次见 到吴运铎同志。第一次将出 书的打算告诉他,去他的家 拜访了他。我的印象中他家 很简朴。但他的形象留给我 的印象很深,他身穿一身蓝 色的中山装,头戴着帽子, 人很瘦,但很精神。一位革 命功臣,却如此普通,让人 油然而生敬意。此后,他的 家──北京甘家口8号院 乙楼4门8号成了我常常 去信的地址。第二次在南京 的发奖大会上。书出版后, 被山西临汾语文社(陶本一 任社长)评为中学生“我最 喜欢的书”。这是中学生自 己打勾,得票数居多而获奖 的。获奖图书的作者、编辑 都被请去参加会。我再次见 到了他。第三次吴运铎同志 出差到上海,我社总编辑和 我专门到达华宾馆去看望 他。就是那次见面,我们请 他再写一本《和青少年谈道 德修养》续篇,他答应了。但 因他身体不好,终究未能如 愿。$$ 这本《和青少年谈道德 修养》1980年初版时印了3 万多册,1981年列入我社 出版的《中学生文库》。以后 多次重印,一共印了9次, 总印数达42万多。 91年以 后这本书没有再印。最近江 总书记发表关于教育问题 的谈话,强调了“教育是个 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来 关心和支持”,“尤其是要加 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 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 长,是一个教育出版工作者 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建议将 这本书重印,献给青少年朋 友。让我们的孩子读一读这 本书,从吴运铎同志身上学 习老一辈对党对人民的无 限忠诚的崇高品德和大公 无私、英勇顽强、刻苦钻研 的精神,让中国的保尔── 吴运铎这个响亮的名字,永 远留传下去,成为一代一代 青年学习的光辉榜样。“保 尔的精神”永不过时!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