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中兵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航天新时代电子公司七七一研究所罗健夫-入选全国“双百人物”

中兵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航天新时代电子公司七七一研究所罗健夫-入选全国“双百人物”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中兵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航天新时代电子公司七七一研究所罗健夫-入选全国“双百人物”

【简介】本报咸阳讯(张云才)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是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乃至整个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一大喜讯。 闻名中外的兵工楷模、共和国的不朽功臣、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创建者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02

【正文】

本报咸阳讯(张云才)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是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乃至整个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一大喜讯。 闻名中外的兵工楷模、共和国的不朽功臣、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首任所长吴运铎,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创建者和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著名的火炮专家”。 1957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原一机部第一研究所)诞生于北京车道沟,吴运铎被任命为首任所长。在任期间,他响应中央“向现代化科学进军”的号召,以发展我国某行业技术,“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使命,领导研制了东风1号、东风2号、红旗2号导弹地面设备和82mm无座力炮、37mm高射机关炮、63式履带装甲步兵战车等常规武器装备,为兵工科技创新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本报西安讯(赵燕敏)全国劳动模范、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罗健夫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罗健夫,生前系原航天工业部771所工程师,1951年7月参军,1962年12月调中国科学院西北计算机所,1975年调七机部771所。1969年,他作为课题组组长开始研制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 罗健夫对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把个人的待遇、荣誉、地位置之度外。他是Ⅰ、Ⅱ、Ⅲ型图形发生器课题负责人,主要设计者和研制者,但在呈报科研成果时要求不署自己名字,3000元奖金也一分不取,婉言谢绝吸收他为中国电子学会成员,并两次让出评高级工程师的机会。在攻关日子里,罗健夫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全部业余时间用来刻苦读书、翻阅资料、思考设计。为了事业,罗健夫把个人生活简化到不能再简化,身上穿戴的仍是当年部队发的旧军装。家人为他添置衣物的钱,常常被他用来买了科研需要的书籍。1982年6月16日,正在调试设备的罗健夫突然病倒,被诊断为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他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被追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