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中国画都不负盛誉

中国画都不负盛誉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中国画都不负盛誉

【作者】 刘名顺 陈文

【简介】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首次亮相中国画都期间,中国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及艺委会成员詹建俊、钟涵、张祖英、闫振铎、王胜利等艺术大师亲临画都。4月19日至20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当今中国油画界的顶级大师: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詹建俊,中央美院教授钟涵,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28

【正文】

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首次亮相中国画都期间,中国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及艺委会成员詹建俊、钟涵、张祖英、闫振铎、王胜利等艺术大师亲临画都。4月19日至20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当今中国油画界的顶级大师: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院长詹建俊,中央美院教授钟涵,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张祖英,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闫振铎,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西安美院院长王胜利等。

詹建俊:

传播传统文化潍坊有很大影响力

今年已经83岁的詹老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再加上近一米九的身高,令人过目不忘,詹老身上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谦和气质,他最为我们熟悉的作品是小学课本里《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同名油画作品。

作为此次画展的评委,他带来了作品《听涛》。“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当代的中国油画已经从外来的画种,变成了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被国际认可,也被我们的群众接受。”詹建俊说,“潍坊是著名的风筝之乡,传统文化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看到现场这么多的观众来参观,很受鼓舞,这说明潍坊人民喜欢油画。这个展览是个开始,我们将陆续在山东、在潍坊举办相关的油画展览和活动。”

钟涵:

潍坊艺术土壤深厚

作为中央美院的教授,钟涵对潍坊浓厚的艺术氛围更有独特感受。他说:“潍坊是文化名城,艺术土壤深厚,‘中国画都’名副其实,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的第一站放在潍坊,足以看出潍坊‘中国画都’的地位。我发现,来参观展览的年轻人非常多,这是个很好的现象,一是说明潍坊的艺术氛围好,二是潍坊的文化产业前景广阔。”

在谈到油画在潍坊的发展时,钟老告诉记者:“中国画在潍坊已得到了长足发展,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作为另一种主要艺术形式的油画,也要突出乡土气息,可借鉴木版年画等艺术形式,形成独具潍坊地域特色的油画风格,推动潍坊文化事业的发展。”

张祖英:

中国画都不负盛誉

张祖英首先对中国画节和文展会的成功举办做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次中国画节和文展会,给我的感受是档次高,规模大,人员多,不负盛誉,不虚此行。当前,各类文化展会非常多,但过重的商业味影响了作品的档次,中国画节和文展会突出用学术引领市场,以市场推动产业,将中国画节和文展会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这样高水平的全国骨干型展会并不多见,对潍坊‘中国画都’品牌的打造,对中国油画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油画的普及,张祖英说:“油画传入中国才100多年,虽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但普及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潍坊通过举办这次高端油画作品展,对促进油画事业的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闫振铎:

这批油画放到国外博物馆毫不逊色

对中国油画学会从全国6000多件作品中精选的200多幅参展作品,闫振铎充满热爱之情:“参展的风景油画非常有个性,展现了当代青年油画家的智慧和创造力、生命力,如果放到国外博物馆也毫不逊色,并且这种独特的视角、光线的运用及精神的感受,会给国外油画家以启发,从而推动整个油画事业的发展。”

对于举办这次油画展的意义,闫老颇有感触:“油画展的成功举办,对普及潍坊乃至山东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油画的认知,提高群众对文化的热爱意义非凡。”

王胜利:

看到了全国繁荣文化的希望

谈到对中国画节的感受,王胜利兴奋地告诉记者:“中国画节展出的作品代表了全国最高水平,规模之大,作品之多,质量之高,全国罕见,令人震撼,令人欣喜。”

王胜利对潍坊深厚的文化氛围非常赞赏:“潍坊有1000家画廊,有些美术馆达到国家一流水准,画廊展出的作品高于全国画廊水平,这一是缘于潍坊传统的文化基础,二是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从潍坊举办的这次中国画节和文展会来看,我们看到了全国繁荣发展文化产业的希望。”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