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南浔“个转企”工作及“破冰”对策的实践和思考

南浔“个转企”工作及“破冰”对策的实践和思考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南浔“个转企”工作及“破冰”对策的实践和思考

【简介】南浔地区历来以制造业为主,主导产业为传统的“三电一板”(即电梯、电机、电磁线和木地板),整个区域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产业带动作用不强。截至2012年底,南浔地区共有个体工商户22433户,私营企业4389户,个体户比例占全区经济户口的83.6%,远高于全省平均标准。该数据充分反映了南浔区地方经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79

【正文】

南浔地区历来以制造业为主,主导产业为传统的“三电一板”(即电梯、电机、电磁线和木地板),整个区域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产业带动作用不强。截至2012年底,南浔地区共有个体工商户22433户,私营企业4389户,个体户比例占全区经济户口的83.6%,远高于全省平均标准。该数据充分反映了南浔区地方经济个体经营量多、规模小,不利于地方经济尤其是主导产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说明推行“个转企”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南浔区“个转企”工作现状

南浔工商分局自2011年4月起开展个转企升级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新登记类“个转企”主体58家,其中2011年有34家、2012年有24家,同时引导638家主体将原先登记个体户的意愿转化为办理企业登记。而在成绩的背后,也发现南浔区“个转企”工作整体发展开始呈现回落趋势。简单对比两组数据:

2011年4月至9月南浔分局各基层单位完成“个转企”升级登记情况:练市工商分局辖区6家、南林工商所辖区13家、双林工商所辖区3家、菱湖工商所辖区4家,合计26家。

2012年4月至9月南浔分局各基层单位完成“个转企”升级登记情况:练市工商分局辖区1家、南林工商所辖区8家、双林工商所辖区2家、菱湖工商所辖区0家,合计11家。

对比两年同期(第二、三季度)个转企数据不难发现,同样6个月的时间,全区2012年个转私升级完成总数上比上一年同期减少57.7%,个转企推进工作开展后劲不足。据南浔“个转企”统计数据显示,有意向升级的个体户不到办理总数的5%,且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型行业。大部分投资者仅希望通过转型成为一般纳税人身份,开具增值税发票从而申请进项税额的抵扣,或者以此获得更高额度的银行贷款等;真正因企业规模扩大前来办理升级的人员实属凤毛麟角,个转企工作推进困难。

转型升级呈现回落原因剖析

1.求稳心态影响导致经营者“不愿升级”。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不断提升的原料、劳动力成本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很多企业面临着投资成本高、经营风险大的困境,经济发展态势减缓,大多经营者抱着求稳心态加入经济户口队伍。相对企业来说,个体户承担的税负以及社会保险等费用明显较轻,在经济形势不甚明朗的现今,选择个体户这一类型是一般经营者求稳心态的必然结果。同时随着2008年9月国家工商总局停征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2011年11月1日修改后的《个体工商户条例》施行,对个体户设立的限制日益减少,优惠力度增大……这些因素直接导致经营者申请登记时选择天平的倾斜,更偏向于注册规模及风险相对较小、灵活性较强的个体工商户,甚至出现一些私营企业回流成为个体工商户的现象。

2.优惠政策不足导致经营者“放弃升级”。

早期颁布的个私转型升级相关文件中,除鼓励有条件个体户做大做强的政策引导外,主要体现了升级中的三大登记优惠:一是在符合企业名称规定前提下尽可能予以字号保留;二是减免部分前置审批材料的重复申请,保持个企升级前后的主体延续性;三是对于省级企业住所证明的延续性予以承认。而实际操作中,对于已具备较大经营规模,且在品牌建设、市场信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申请者来说,其升级需求的满足必然以能保留原商号为前提。至于前置审批文件或经营场所证明方面的优惠,往往因升级后企业名称、生产规模、场地等的变动仍需重新办理。相关政策实施至今,南浔因此类因素放弃升级的个体数达12户,超出2011年办理升级总量的35.3%。

3.部门衔接不畅导致经营者“不能升级”。

相关政策实施前期的喜人数据证明确有不少符合条件的个体,通过报纸、电视或窗口宣传途径了解转型升级精神并办理相关登记。但在南浔工商分局开展的小范围“认识个转企”问卷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经营者对该项政策或不知情或一知半解,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转企工作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工商与其他部门(如质监、税务、环保等)间个转企工作衔接的缺失同样也是现今个转企工作推进的阻碍。据统计,因为该类原因取消升级的个体数达20余户,阻碍了“个转企”工作的开展。

“破冰”对策之思考

1.政府重视是保障。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个县(区)将“个转企”工作提升至政府行为,南浔尚不在此列。“个转企”并不仅仅是指工商登记的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工作的开展关键靠党委政府对转型升级的决心和重视度、各部门协调配合度。因此要将转型升级工作上升到政府层面,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工作机制,规范全区范围转型升级操作程序,同时出台政策鼓励,为经营者提供政策保障,积极支持个转企工作开展。

2.部门联动是关键。

改变目前工商独撑的局面,由政府牵头,建立工商、国地税、卫生、环保、国土、房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工作、信息共享的互动机制,成立“个转企”专项行动小组。一方面,实施系统内部分类指导,结合部门科室职能制定系统内部转型升级优惠政策,如对于升级税费的减免或者产权转移的继承等;另一方面,立足区域环境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实现各部门系统联网,操作一体化、办证一体化。在政府领导下,各部门应各司其职、消除壁垒,为经营者减轻个转企负担,解决个转企后顾之忧,为“个转企”工作高效运作提供纽带。

3.宣传引导是动力。

针对目前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宣传的广度和持久性,不断拓展、创新的宣传方式方法。除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大规模宣传或通过窗口业务办理传授“个转企”经验外,加强“重点宣传”和“典型宣传”的灵活使用。一方面摸清全区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发展良好的经营实体,积极引导此类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个转企”登记回访档案,注意搜集、总结并大肆宣传个转企成功案例,发挥其在社会上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

4.行政指导是推手。

工商部门登记前加强分类帮扶,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区域内经济户口实情,对开展引导的个体目标设定限制——如将从业者8人以上、经营面积1000平米以上的个体列入重点引导对象,建立重点转型登记跟踪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制度,利用直接接触个体工商户的有利条件,开展不定期的走访约谈、答疑释惑工作,帮助其增添信心,在尊重经营者自身意愿基础上提升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登记中指定专人办理,落实优惠政策。在个转企登记上开设绿色通道、专人答疑、专人办理,一站式完成全部登记手续。登记后及时发证建档,定期回访指导。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