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柳斌杰:重点改革出版业投融资体制

柳斌杰:重点改革出版业投融资体制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柳斌杰:重点改革出版业投融资体制

【简介】■本报综合报道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在中国记协举办的“新闻茶座”上向海内外媒体表示,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目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改革出版业投融资体制。目前,国内有41家传媒企业上市,有图书、报业、互联网出版等企业,总市值达到2900亿人民币,是国内股市上最好的一个板块之一。 柳斌杰说,中国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34

【正文】

■本报综合报道

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在中国记协举办的“新闻茶座”上向海内外媒体表示,中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目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改革出版业投融资体制。目前,国内有41家传媒企业上市,有图书、报业、互联网出版等企业,总市值达到2900亿人民币,是国内股市上最好的一个板块之一。

柳斌杰说,中国将坚持在传媒领域大力推行上市公司这种制度,对民营资本开辟进入产业领域的通道,给外资公司提供参与机会。柳斌杰称,文化产业不仅是文化的力量,也是一种经济的力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目前,中国国内的传媒产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06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1500亿美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对于中国新闻出版业近些年的“走出国门”,柳斌杰称,“走出去”是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既定战略,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很不理想。他表示,下一步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强中国新闻的传播能力,依托重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加强同国际跨国传媒集团、传媒企业在各种层次上的合作,借助于国际渠道来传播中国的新闻文化;正在加紧培养国际化的、有国际新闻能力的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国际化的新闻人才队伍,用内容征服读者;参加国际上一切研究、展销、展览新闻文化传播的展会,加强同国际上各界朋友的交流。之前,柳斌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体制改革激发了新闻出版产业的内在活力,重点领域改革效果显著,很多领域发展态势良好,出版市场整体繁荣,出版产业快速发展,真改革带来了真发展、真变化。“上半年,新闻出版业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有些领域增速达到了24%。”

当记者问及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时间表”时,柳斌杰表示,全国581家图书出版社中,除盲文、少数民族文字和军队等部分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外,有528家经营性出版社要转企改制,目前已完成435家,93家正在进行转企改制,转制率99%。其中,地方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82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中,除已先期进行转制的和确定保留事业体制的出版社外,其余应该转制的148家,目前已有101家转了制,剩下的将在2010年底前完成转企改制或退出。对于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和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柳斌杰说,报刊改革一直在进行试点,现在进展非常顺利。上半年,我们已经基本制定了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方案,对全国9000多种非时政类报刊做了摸底、排队、分类,并提出改革的方案,下一步就会执行。目前,全国已有1069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登记或转制为企业法人。49家报业集团全部完成了“两分开”,以发行、印刷、广告为主组建报业集团公司,大大提升了发行和经营能力。

最大的难点就是一些办报办刊单位对报刊自身性质的认识不统一。在国外,报刊都是商品,我国的报刊也是卖钱的,但我国报刊社有事业、国有单位的说法。所以,对于一些报刊到底该不该转制,认识还需统一。现在看来,经营好的报刊都要求转制,一些经营差的报刊还想继续依靠政府生存。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