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激情纵论新闻出版改革
【类型】报纸
【篇名】柳斌杰:激情纵论新闻出版改革
【简介】$T前引中国一共有573个出版社,这数字在世 界上排名前列,而中国一年出版图书的种类为22 万种,是世界第一。但是,虽然这两个数字证明了中 国是一个出版大国,但中国是出版强国吗?回答是 否定的。$$ 有这样一个尴尬的对比:2004年中国出版物销售 总额是60亿美元,但国外的一个培生集团在2004年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31
【正文】
$T前引中国一共有573个出版社,这数字在世 界上排名前列,而中国一年出版图书的种类为22 万种,是世界第一。但是,虽然这两个数字证明了中 国是一个出版大国,但中国是出版强国吗?回答是 否定的。$$ 有这样一个尴尬的对比:2004年中国出版物销售 总额是60亿美元,但国外的一个培生集团在2004年 出版物的销售总额就达到了70亿美元,而另外一个 汤姆森集团,2005年出版物销售总额达到了80亿美 元。另外,到今年年底,WTO相对保护期就要到期, 中国的出版业从出版到发行就将面临来自外资的冲 击,“狼来了”就要变成现实,在这样一种局面下,我们 如何把大国变成强国,如何去应对狼未了的局面?$$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做客中 央电视台,纵论新闻出版改革。本期我们编发此稿(有 删节),希望能给出版界人士一点借鉴。$E$$ 关键词:出版业的挑战$$ 主持人:柳署长,您觉得在目前中国出版 业里哪一批人受到的挑战最大?$$ 柳斌杰:我觉得目前最关键的是出书人, 现在要在这四个环节上,最主要的现在就是 出书人这个环节,能够把好的书稿选择出来, 经过出版人出成图书产品,然后通过卖书人 消费到读书人手里,最终消费者受益,是一个 关键的环节。$$ 主持人:接下来可能不拿您当署长,得拿 您当一个医生,从目前诊断的情况来看,在过 去一些年里,您认为出书人是现在面临最大 的挑战,也是遇到很多问题,他们的主要一些 症状是什么?$$ 柳斌杰:有这么一些原因,一个就是从 1966年以后,我们公私合营的出版社全部取 消,完全变成了国有的,在若干年后,出版社 又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顾 名思义,它是一个办事的,它没有那种经营的 机制,这是我们目前出版社一个最大的问题, 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第二个问题,出版 资源的配置平均化了,我们过去的事业单他 是按照行政机制配置,而资源的分配又是按 照行政机制来分配,所以有一个地方就有那 么十家八家出版社,有一个部也就有一个出 版社,结果形成了我们资源平均分配,比较优 秀的出版社也长不大,比较差的出版社也死 不了,电能活下去,这样使得出版资源难于集 中。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市场还有些问 题,就是出版在计划经济上形成的垄断经营、 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局面没有打破,所以有 些书、很好的书发行渠道不畅,在一些地方受 到了阻击。$$ 主持人:就像过去咱们的一些媒体中报 道过一样,有些啤酒在这个省可以卖,进那个 省人家就不让你卖,图书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柳斌杰:图书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有的 省,相邻几个省的图书绝对是封锁的,不让你 在他那个地方发行,因为发行渠道不允许。$$ 主持人:既然是改革,就应该一视同仁, 但是在推行的阶段里,有的出版社“身体”很 好,有的“身子骨”就差点,那怎么办?$$ 柳斌杰:整个出版业的改革,是我们按照 目前设计的方案,只区分于少数的公益性和 大量的经营性这么一个区别,所谓公益性,目 前所确定的范围就是像人民出版社以党和国 家文献、马克斯列宁主义为公众提供服务为 主。还有一个盲文出版社,为盲人服务的,它 的数量很小,靠市场机制它难以生存。还有一 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出版,这个散量小,花的成 本高,要翻译,要加工,另一种文字出来,这些 作为公益件的,国家给予扶持。剩下的一般出 版社全部要面向市场,在竞争中发展。$$ 主持人:全要下海。比如说573家,摘出 来的有几家?多吗?$$ 柳斌杰:大概没有多少家,顶多超不过 20家。$$ 主持人:剩下的这500多家在海里,有的 比如说像身子骨不错的,慢慢适应了,游得很 好,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如果有一些过去其 实大家私人关系、工作关系都不错,可是眼见 着真离淹死不远了怎么办?$$ 柳斌杰:我们将来的设想就是要通过这 个强势集团,兼并、重组、收购,把它的资源整 合进来,让它跟着那些强的、大的集团一起去 发展。当然最后剩下来的确实是治不好了,那 只有淘汰了,因为市场机制建立起来,出版业 将来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一个形式。$$ 主持人:就是改革不能相信眼泪。$$ 柳斌杰:不可能把全部的都包起来,这不 可能的。$$ 关键词:《哈里·波特》的启示$$ 主持人:柳署长,我这几有两本书,这本 书是《哈里·波特》,您一定特别熟,像您一个 管出版的领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 什么?$$ 柳斌杰:我就想这本书在全世界市场能 占那么大的份额,能够在上百个国家里畅销, 而长期占据排行榜第一位,我就很有感慨,我 们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几千年的文明,为 什么就出不来这样一本书。$$ 主持人:这儿我就要加一个背景,这本书 你看最开始的时候其实还没被人关注,12家 出版社都没太理会人家,后来美国拿走,一下 火了,这本书发行3亿多册,被称为是英文出 版物里头可能只比《圣经》印得少,到现在为 止甚至在这本书中间某一集出版的时候。美 国的一些严肃的媒体会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去 对待它,您觉得这本书能成功主要的因素是 什么?是作者写得好?还是其他的一些因素?$$ 柳斌杰:这本书的出版能够造成这么大 的轰动效应,我觉得关键在于出版社的营销 策略,美国的出版社一贯是这么做,中国的出 版业现在几乎还做不到这一点,美国的出版 业成本里面包含了37%的推广费用,它当成 商品去推广,电视各种节目里面都有图书,中 国现在才开始登一点书这样的广告。$$ 主持人:您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关于改制, 要由事业单位变成企业单位,要改制,但是绝 不是一个表面上法律文书一改制就行了,可 能背后是在这里改,您觉得改完制之后,出版 社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柳斌杰:你刚才说到组建集团,这是一种 形式,转企也只是_种形式,它是改变企业经 营运行的轨道,它并不代表一转企,你就强大 了,就能出来好产品,这不行,而重要的在企 业这种灵活的体制下自主经营,全面落实以 后,就是要在机制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要营 造一种能够生产精品力作的机制。这个机制 是什么?我觉得一个是人才,要向人才集中, 有一些人是能够做出来优秀的文化产品,有 一些人是做不出来的,要聚集一大批人才,我 想现在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出版社都在打破地 域界限,吸收组成优秀的团队、人才。第二,分 配,要打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每一个出版 社的编辑,熬到年头,副编审、编审多少钱,大 家都是一样的,这种机制就很难发挥人的创 造才能。$$ 主持人:出了一本《哈里·波特》一个月也 拿三千,出了一本书卖不了也拿3000元。$$ 柳斌杰:这就不行,所以这个分配制度要 打破,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是不能改变的,必 须按照国家的事业单位走,而企业就可以做 到,我们毕竟有一个很典型的,上海一个发行 集团居然公开向社会招聘,招聘了海尔集团 销售部的经理去做图书的发行工作。$$ 主持人:给开很低的工资,他也挖不出 去,肯定开的工资很高。$$ 柳斌杰:基础年薪就是60万元到80万 元,要论销售业绩还耍往上叠加,这样一下就 改变了。$$ 主持人:我怎么不早点知道这消息。但人 家也不要我。$$ 柳斌杰:改变了集团里边的销售,几个月 下来,那完全就不一样了,不是我们原来那个 销售的模式,它的销售量翻番,它的利润增长 了36%。$$ 主持人:您是乐于看到这种变化的?$$ 柳斌杰:我愿意,有这样的人才多进入我 们出版界来,所以分配要打破,不打破不行。$$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了人才,其实人才有 很多原来在我们体制内一些出版社里,但是 也有很多东西是藏富于民间,有相当多的出 版人,比如说我们说到一个卖书号,谁都知道 这是一个违法的行为,应该坚决打击,但是作 为一个出版的管理者,您从中是否也感受到 了另外一种生机,在有的出版社里,书号只是 一个发行的许可,但是它居然是富余的,而另 外人想要花很高的钱把书号买走,说明是有 利可图,您怎么看待这一点?$$ 柳斌杰:你说的这个完全对,书号我感觉 到市场的需求,出版社资源分配上的问题,首 先从出版社的分配来说,书号本身是没有数 量限制的概念,这是一个国际同盟大家协商 的,我们中国在管理过程中间,就创新了一个 量的概念,所以当时按照一个正式的编辑,当 然是那个条件,可能认为是两个月能编一本 书,你一年还要休假,你这一年下来你编五本 书就足够了。$$ 主持人:给你编辑五个书号。$$ 柳斌杰:加上你看20万字的稿子,这么 推断,结果一个编辑五个书号,还核定的基 础。这就是刁管大社、名社、力量强的社。$$ 主持人:反应快的反应慢的都一样。$$ 柳斌杰:还有小社都是一样的,这是当时 分配的基础,分配以后出现问题了,出现问题 有些名社,出版资源比较多,人家信誉度高, 市场也好,作者电信任,有的社里不够甩。有 的社里没人拿稿子到他那儿出,他怎么办呢? 那就是书号就变成了一种商品了,转让,有那 么几个出版社,几个编辑一到年初书号一分 配,背着东西就到北京、上海跑,书号一卖;至 少有60个书号,12个人的话,卖了几十万 元,他一年工资也够发了,他也不管出书了, 这就形成了资源分配不公导致出版社之间买 卖书号的行为。你说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社 会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些以创作组 织图书为主的工作室,应该说是文化生产力 解放的一种表现。这些人在按照我们现在的 管理政策,书号只能分配给出版社,它得不 到,它必须到出版社里面去出版,这样应该说 有一个正当的合作的关系,这已经是大量的 事实。我们曾经有过一个调查,这种图书·年 差不多要到五万种。$$ 主持人:这就是一个出什么样的书,有没 有市场意识决定的东西。$$ 柳斌杰:对,这种情况就说明了中国的图 书市场空间还非常大,只是我们的出版社,我 们的触角还没深入到市场需要的各个角落 去,留下来这个空间。$$ 关键词:引导民营力量$$ 主持人:我这儿再问您一个问题,接着让 我们另外的一个个例来求证,其实在中国的 很多经济领域,现在我们不会再对民营有所 歧视,而且我们各种法律、报告里都写得清清 楚楚,但是一谈到出版物,毕竟跟过去很长时 间大家只想到它意识形态的属性有关,因此 民营似乎相对来说是个敏感的字眼,现在我 们在出版界怎么看待民营的力量?$$ 柳斌杰:我们还是鼓励、支持、引导民营 企业进入出版领域,这种我们是支持的,出版 为什么不能让民营来做呢?出版还不完全是 因为过去我们意识形态这样特殊性,大家形 成的一个固定概念,主要是出于对社会公众 的负责,电视剧、电视片、图书谁都可以做,但 是要向公众推广,我要向社会传播的时候,必 须要有一个责任,就是什么东西是可以向社 会大众推广的,什么东西不能推广,从这点出 发,我们就委托出版社行使国家的出版权,你 有这种责任,对推向大众的出版物你要有一 个选择。$$ 主持人:民营的出版人就必须通过正规 的出版社来进行最后的出版,那会不会委屈 一些其实非常有责任感,而且将来越来越有 实力的一些民营的出版家呢?当这些人的确 被认定他们是非常有责任感,而且有水平的 时候,将来他们有没有进入的空间呢?$$ 柳斌杰:有,这种人还有一些长期证明工 作比较规范的,能够按照国家法规办事的,我 们给他开辟合作出版的渠道,我们正在研究 制定规范合作出版的有关规定。$$ 关键词:外资加剧竞争$$ 主持人:柳署长,WTO年底过渡期到 期,我们发行这方面就要对外资进一步放开, 这意味着什么?$$ 柳斌杰:当然是竞争加剧,所以我们当时 确定新华书店国有发行系统要用三年时间完 成企业转制,完成股份制改造,完成发行网络 的建设。$$ 主持人:得跟人能打好这场仗。$$ 柳斌杰:你把你这个地方跟人家竞争。$$ 主持人:今年年底到这个过渡期结束,开 放到哪儿?$$ 柳斌杰:今年完全放开,就是它(外资)在 地点,经营的范围,它(外资)的资本的构成, 或者是独资、合资都由他自己决定,全部放 开,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十多家境外的发行 企业进入内地,其中有十几家已经取得了批 发权,规模比较大的。$$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就是,咱们的新华书 店是老字号了,真是一个黄金的招牌,这回就 要打一场正面交锋的战争了,新华书店准备 好了没有?$$ 柳斌杰:新华书店现在面临的问题比较 大,现在新华书店由于开放,它面临一个改 造,这是一方面的转制。另外一方面,更主要 的问题还是它的经营根基有所动摇,为什么 呢?教材,我们图书出版半壁山河是教材,66 亿到68亿的出版量,37亿就是教材,教材的 收入是新华书店的主要来源,这就是过去之 所以过得好的原因。$$ 主持人:旱涝保收。$$ 柳斌杰:一年两季教材一发行,利润完全 就可以过得很好,现在就面临着几个考验,一 个考验是九年义务制教育,国家提供免费教 材;第二,剩下的教材,比如说高中教材、职业 教育教材、大学教材马上面临着一个降价,又 要降下去一块,利润空间要压缩,这几块对新 华书店,尤其是还过分依赖教材的那些新华 书店就带来严重的挑战。$$ 主持人:要命了没有?$$ 柳斌杰:还不至于要命,但是要出点冷 汗。$$ 关键词:寻找发展之路$$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回到这一个题 板,我不知道现在应该是喜悦地面对它,还是 怎么样去面对它,我手上这个题板是我们大 陆销售收入前十名的出版社,我们惊讶地发 现,这十个出版社里,九家是教育出版社。其 中一家还是人民卫生出版社,也具有某种专 业或者教育的色彩,也就是说我们为大众服 务的,为畅销服务的,为市场服务的这种出版 社,现在还没有能力挤进前十名,基本上靠垄 断的资源和教育资源就已经决定了这十个排 名,什么时候这个排名会变?$$ 柳斌杰:段时间还变不了,因为中国图 书市场的结构决定了它只能是这样,我刚才 给你说到这个问题,我们37亿元就是教材教 辅,剩下来也就是30亿元市场图书,这30亿 元市场图书,每个公民平均起来两本多一点 书,这么一点书又分散在几百家出版社里出 版,很难形成品牌,形成规模。$$ 主持人:对,但其实这个问题里我设了一 个小小的陷阱,什么时候我们的出版社能出 来这样的书,它可能就进去了。$$ 柳斌杰:对,联合国公布全世界最畅销, 就是一千万册以上的图书,我们国家从来还 没有进去过,说明我们的出版看来块头很大, 是因为我们人口多,学生多,这个市场大,并 不是我们的出版现在还很强,我们是一个弱 势出版市场。$$ 主持人:最后节目结束的时候,您不以署 长的身份,以一个跟出版界的很多老朋友打 过多年交道的,在他们改制和困惑、彷徨,又 有雄心的时候,最愿意跟他们说的心里话是 什么,或者说鼓励话是什么?$$ 柳斌杰:我给出版界说的一句话,现在作 为我们一个新的起点,去寻找自己生存和发 展的路子。$$ $F链接>>相关资料$E $T柳斌杰简历$$ 柳斌杰,1948年9月生,陕西长 武人。1981年至1985年,任共青团 中央宣传部长、副部长,1985年至 1990年,任共青团中央常委、宣传部 长。1990至1994年。任共青团中央 常委,1994年至1995年,任中央统 战部报刊宣传领导小组组长、中华 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1995年至 1997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党组成 员、省长助理。1998年至1999年,任 四川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兼 省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1999年10 月至1999年12月,任中共四川省 委常委、省人民政府秘书长。1999年 12月以后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 委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省委 宣传部部长。2002年4月任国家新 闻出版总署副署长。$E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