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柳斌杰今出任清华新传学院院长 分析称新闻媒体官员任职高校新闻专业或成常态

柳斌杰今出任清华新传学院院长 分析称新闻媒体官员任职高校新闻专业或成常态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柳斌杰今出任清华新传学院院长 分析称新闻媒体官员任职高校新闻专业或成常态

【简介】 2009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版权论坛上发言,该论坛被业界誉为“版权行业奥林匹克”。 200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任院长范敬宜参加《辽宁日报》创刊50年庆祝大会。本版图片 CFP 早报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清华大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72

【正文】

2009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版权论坛上发言,该论坛被业界誉为“版权行业奥林匹克”。

2004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任院长范敬宜参加《辽宁日报》创刊50年庆祝大会。本版图片 CFP

早报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今日下午将举行新院长聘任仪式,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将成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年创院以来的第二任院长。此前,自创院院长范敬宜于2010年11月去世后,院长职位一直空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与宣传、媒体有关的官员,退休或临退休的时候到高校新闻学院任职,可以说是一种常态或惯例。”该人士还认为,对学校以及官员来说,这种做法是一种双赢。 

正部级任上的院长

2月28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接到校方邮件,称3月1日下午将举行新院长聘任仪式,邀请全院师生出席。但当时的邮件中并未透露新院长人选为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现年63岁的柳斌杰是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为正部级,而清华大学校长的行政级别为副部级。此前,他曾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2007年4月起出任现职。2008年,柳斌杰受聘出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顾问。

聘请原新闻实务部门高官出任院长,是国内高校新闻学院曾有过的做法。 

2002年4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出任首任院长。次月,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出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2006年11月,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三位新闻学院院长均为正部级,行政级别高于学校校长。 

但与这三位院长皆为退休之后出任院长不同的是,柳斌杰是现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肖红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今日的聘任仪式之后,柳斌杰即开始履行院长职责。官员任上出任学术机构的负责人非柳斌杰一人。早在1984年,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朱镕基受邀出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出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2001年,北大政府管理学院成立,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罗豪才出任首任院长。2009年,清华大学医学院成立,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吴阶平出任首任院长。 

著有多篇新闻出版论文

柳斌杰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学习西方经济专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毕业后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处长、副部长,从那时起,柳斌杰一直与新闻宣传工作打交道,到2007年出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他已经有20多年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 

柳斌杰对新闻传播与出版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频频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和论著。其中,既有宏观表述,比如《新媒体现状与趋势》(《青年记者》2007年第4期)、《数字时代的全球出版走势》(《现代出版》2011年第6期)、《大学引领文化功能与生俱来唯我独尊》(《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3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出版国际合作——在2010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的主题报告》(《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4期)等;又有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如《出版单位转制中的六个重要问题》(《传媒》2004年第6期)、《编辑要有历史责任感、文化使命感和职业光荣感》(《中国编辑》 2008年第1期)、《实施版权战略加大著作权保护力度》(《中国版权》 2010年第6期)、《以版权工作的新突破推动文化大发展——在2011中国版权年会上的主题演讲》(《中国版权》 2011年第6期)等。

主张民营资本进入出版业

在担任清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之前,柳斌杰早就已经以教授身份介入高校教学实践,他曾在中国传媒大学担任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生导师,频频在高校做讲座、指导学生论文和主持论文开题报告会等。 

今年2月,柳斌杰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谈及新闻出版事业。他说,“新闻出版业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行业,没有书籍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历史。”

柳斌杰指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还需要解决两个遗留问题,一是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的改革,二是学术刊物的改革。尤其是学术刊物的改革,要找到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的路子。而对于整个产业而言,柳斌杰认为,新闻出版业需要制定民营资本参与的办法,解决政策通道问题。

力挺整合做大出版集团

一名多次采访柳斌杰的记者表示,柳斌杰非常敬业,对记者尤为尊重,讲话经常脱稿,思路很清晰,任署长后力推各种改革,思维开放。 

“柳一直主张出版集团整合,做大做强,进行产业化运营。这几年国内的出版集团、传媒集团纷纷成立就是这样推动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

官员任院长或成常态

针对柳斌杰出任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一事,有业内人士指出,“找新闻实务部门高官出任新闻学院院长,对学校以及官员来说,其实是一种双赢。” 

该业内人士表示,退休或临近退休的部级高官选择至高校任新闻学院院长,对他们来说,是基于对名誉的要求,体现对学界、学科的尊重,而不是考虑到现实的级别待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出任的官员基本是主管这一领域官员,有相关专业素养。对学校有感情,跟学科有渊源,这样才会去挂职。” 

不同于人大、复旦等老牌新闻学院,北大、清华的新闻学院均成立于2000年以后,其迅速崛起、倚借相关资源实现办学的快速发展,途径之一便是由相关官员出任院长。如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原是中新社北京分社社长;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此前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政治文化编辑室主任。 

这一做法在全国高校多有体现,如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珮,原是新华社重庆分社副总编辑、新华社高级记者。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柳斌杰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北京市委党校教授闫昱曾撰文指出,作为一种人才交流现象,官员学者间的身份转换说明中国政府官员体系正逐渐变得开放,但关键是如何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