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使命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使命

【作者】 邓明 黎新民 梁卫华

【简介】追求卓越促人独辟蹊径,独辟蹊径助人实现卓 越。郴州市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这种 极富磁力的哲理中得到升华,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全 市远教硕果累累:$$ ──全省非示范点城市“网络天地”首位“嘉 宾”,全省第一个能与省多功能演播厅联通进行视频 互动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96

【正文】

追求卓越促人独辟蹊径,独辟蹊径助人实现卓 越。郴州市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这种 极富磁力的哲理中得到升华,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全 市远教硕果累累:$$ ──全省非示范点城市“网络天地”首位“嘉 宾”,全省第一个能与省多功能演播厅联通进行视频 互动的市州。$$ ──第一个在市州建立“红星网”郴州分站,并作 为非试点市唯一代表参加红星网“七一”开通仪式。$$ ──第一个将县(市、区)党建网页全部建好,对 县(市、区)党建网页进行观摩评比的市州。$$ ──第一个对远程教育进行总结、调研并开展调 研论文比赛,将获奖论文集册发表的市州。$$ ──远教扩展型站点配置全省最高、最多,且上 网费用全省最低的市州。$$ 这一项项凝聚民心,饱蘸“苦墨”的律动,带来的 是百姓的欢笑,群众的实惠。临武县贝溪村村主任陈 桂成把远程教育当作“信息港”,带领当地群众做大 做强香芋产业,使之成为该县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 一。在他的带动下,今年该县种植香芋面积4万余亩, 到外县租田种植300余亩,实现香芋产值2076万元。 并通过互联网开展香芋营销,吸引了北京、广州、上海 等地的客商上门订购,分别与乌鲁木齐、香港、新加坡 建立了稳定销售渠道25条,对外销售网点38个。$$ 邝家村支部书记邝献明,尝到现代信息技术的甜 头后,带领村民积极参加远程教育。2003年底,该村 已购进电脑352台,享受着网络带来的新生活,邝家 村村民形象地说:“我村致富,80年代靠摩托,90年代 靠手机,如今靠的是电脑”。$$ 一年多来,不少农民通过网络技术开扩了眼界, 掌握了技术,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适时进行了产业 结构调整。$$ 苏仙区廖家湾乡山高路陡,世代以种粮为主,但生 态保持良好,适宜种植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的菊花。该 乡2000年开始推广种植以来,由于技术缺乏,信息不 灵,几年下来发展十分缓慢。去年,该乡党委积极争取 远教工作试点,利用远程教育这一现代信息“利器”, 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加大项目推广力度,该乡以“两 江源”高山菊为代表的特色农业项目获得了巨大成 功,全乡菊农增收200-250万元。目前,“两江源”高 山菊经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证,获得“无公害农 产品”证书。在2004年11月举行的湖南省第三届(国 际)农产品博览会上,“两江源”高山菊品牌获得金奖。$$ 与此同时,全市社区远教接收点、单位远教教学 点、居民远教自学点“三点一体”的远教格局,“建、 管、学、用”并举,增强了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北湖区下湄桥街道同辉社区针对辖区内改制企 业多,下岗党员多的情况,成立了“远教再就业培训 中心”,举办了电脑技术、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工艺 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班,帮助他们重新走上了新 的工作岗位。郴化集团下岗女工屠爱清多次做生意失 败,得知同辉社区举办远教就业技能免费培训班效果 很好,就报名参加了工艺品加工培训班。通过培训自 己开办了一个手工针织毛衣厂,雇佣了6名一同参加 培训的下岗女工,产品在郴州市场热销,取得了明显 经济效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于2003年9月她成 立了爱清工艺加工中心,从同辉社区辖区又聘请了 126名下岗失业女工,并从东莞请来了技术人员到社 区利用远教平台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上岗技能 培训。目前这些职工都能熟练地上岗,并且每月都有 600多元的收入。如今她总共安排了210名下岗女工 就业,她的加工中心每年也可创造纯利润30多万元。 屠爱清本人于今年9月3日参加全国劳动再就业工 作表彰大会,被评为全国再就业优秀个人,得到温家 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为最大限度地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作,该市在资料的整理和编辑上,从本地实际出发, 为各级远程教育站点倾心服务。一年多来,市远教办 共收集整合教学资源VCD光盘332张,采集媒体资 料30多个小时,开发了26个农村致富典型专题材 料,其中《香芋大王》获得了湖南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中国广播电视奖三等奖;2004年12月3日,举办了全 市第二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共有11件 作品参加了观摩评比。这些“过硬”的硬件平台和扎 实的软件资料,有力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双 带”能力。农民说“远程教育合时令,缺什么就教什 么,真是农民致富跑得快,还靠远程教育带”。去年底 以来,宜章县白石渡镇积极探索“支部+协会+远教” 的农业生产组织模式,通过远程教育这条纽带,把相 对薄弱的农业带动起来,相对分割的农村整合起来, 相对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推动了“三农”工作的新 进展。目前,全镇已建站点4个,发展蔬菜、板栗等专 业协会6个,入会农户1120户,全镇协会实现经营服 务总收入980万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2135个 村、组建了专业技术协会,其中建成远教点的村100% 有了自己的专业协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 器。今年1至12月中旬,广州、长沙、衡阳等客商从网 上洽谈业务,签约农产品达4万多吨,成交额2个多 亿。如今,在郴州农村“田秀才”、“土专家”、“二传 手”、“网迷”比比皆是。去年底以来,全市有2000多 名农民自愿报名参加农业专业职称评定,有560名获 得专业技术职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辛勤的汗 水渗进泥土,铸成了郴州农村远教坚韧的脊梁。我们 深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朵瑰丽奇葩,必 定在郴州1.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 结出丰硕的果实。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