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卷入宫廷政争的晚清重臣文廷式

卷入宫廷政争的晚清重臣文廷式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卷入宫廷政争的晚清重臣文廷式

【作者】 蔡登山

【简介】■浮世阅史(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蔡登山 知名学者(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文廷式以曾教珍妃姊妹读书而著名于后世,也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47

【正文】

■浮世阅史(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蔡登山 知名学者(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文廷式以曾教珍妃姊妹读书而著名于后世,也为世人所艳称。其实他教珍妃姊妹读书,是早在她们尚未被选入宫时。光绪十二至十四年间(1886-1888年),当时文廷式常在北京,常住在好友志锐家中,当时珍妃父亲早已故世,瑾妃、珍妃就在堂兄志锐的安排下,搬进长善在北京的府第。时珍妃已十一二岁,瑾妃亦十三四岁,她们跟文廷式读一些书,也是情理中的事。(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选后,慈禧以其弟弟桂祥的女儿,也就是光绪帝的表姐隆裕为皇后,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而当珍妃日渐得宠之际,因见光绪帝虽已亲政,然一切用人行政,皆仍出于慈禧之手,为了帮助皇帝力振干纲,乃极力举荐她的蒙师文廷式。

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文廷式与李鸿章由于双方立场的不同,以致两人关系急遽恶化。其间,李鸿章虽难辞其咎,但文廷式也未免攻讦太过,李鸿章自然会对文廷式有所积怨。尤其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八月,黄海大败,李鸿章一生英名毁之殆尽。在帝党和言官的交章弹劾下,被褫去了三眼花翎及黄马褂,这对一生战功彪炳的李鸿章而言,无疑是奇耻大辱。因此他后来不无感慨地说:“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谓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生平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他言下之意,对帝党人物的清议,始终是耿耿于怀的。而文廷式是当时清议的领袖,李鸿章对其更是厌恶至极。只是他找不出文廷式有任何重大违误,因此一时间只得隐忍。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十七日,文廷式为御史杨崇伊所参,光绪帝下令:“着即革职,永不叙用,并驱逐回籍,不准在京逗留。”文廷式是光绪帝一直大力拔擢的人,却在此时中箭落马被罢黜,当时朝野皆为之哗然。其罢黜的原因据皇帝的圣旨说,是遇事生风,常于松筠庵广集同类,互相标榜,议论时政,联名执奏。且该员于每次召见时,语多狂妄。但这只是个托词,其实并未道出真正的原因。黄秋岳在《花随人圣盦摭忆》书中说:“文以新进勾结妃侍,获得高科,取非其道,又处帝后猜忌之际,其取祸被谤,宜也。”或许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当然首先是文廷式自己卷入宫廷内斗中,他属于“帝党”以翁同龢为首领的所谓“后清流”的一员干将,也是慈禧太后想要除之而后快的目标。文廷式的被革职驱逐出京一事,当是慈禧太后亲下的懿旨,若非慈禧下令,以光绪帝对他的宠信,必定徇情回护,而杨崇伊之弹劾,则亦当难以得逞。

1904年初夏,遭革职8年多的文廷式再次归返江西萍乡故里,幽居文家大屋。一袭布衣,闭目静坐,手捻佛珠,默诵经文,并作有《金刚经批注》。中秋节后的第9天子夜,悄然瞑目,无疾而终。年仅49岁。文廷式晚年虽穷困潦倒但所为诗词,辄多忠爱缠绵荡气回肠之作。如《病中口占南乡子》一阕:“一室病维摩,且喜闲庭掩雀罗,煮药翻书浑有味,呵呵,老子无愁世则那!莽莽旧山河,谁向新亭泪点多?惟有鹧鸪声解道:哥哥,行不得时可奈何?”沉哀幽怨,一代风华,与恨俱尽。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