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的这一生(22)
【类型】报纸
【篇名】张国焘的这一生(22)
【简介】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少华著 蒋经国为报当年救命之恩,为张国焘养老送终 张国焘身残多病,在老人医院病情时有反复,饱受疾病的折磨,急需一笔经费请院外专家治疗。他与杨子烈商量时,突然想起了曾经做过的一件善事。 那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国焘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的时候。当时,蒋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59
【正文】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少华著
蒋经国为报当年救命之恩,为张国焘养老送终
张国焘身残多病,在老人医院病情时有反复,饱受疾病的折磨,急需一笔经费请院外专家治疗。他与杨子烈商量时,突然想起了曾经做过的一件善事。
那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国焘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副团长的时候。当时,蒋经国还是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在苏联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曾因公开宣布与蒋介石脱离父子关系而名噪一时,后来就读中山大学时卷入了所谓的“江浙同乡会”,遭到清洗。在讨论对蒋经国的处置意见时,代表团发生分歧。王明力主流放:“蒋经国是国民党本质的共产党员,他爹爹是反革命,他也不是好东西,应该把他弄到西伯利亚的矿区去教育改造。”张国焘偶发善心,认为不必对一个十几岁的小青年过于苛责,亲自与俄共交涉,先是让蒋经国到列宁格勒托马卡红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又派到工厂做工和到莫斯科附近的石可夫农庄劳动,免去了颠沛流放之苦。其他判处流放的人十有八九死在了西伯利亚。可以说,张国焘对蒋经国有活命之恩。张国焘旅居香港时,蒋经国曾派黄少谷到港问候张国焘,表示“患难之交,活命之恩,定当回报”。
张国焘夫妇不好意思直接向担任台湾行政院院长的蒋经国索恩,于是恳请蔡孟坚出面联系。蔡孟坚致信黄少谷,说张国焘投诚党国,曾任中委之职,眼下身无分文,重病在床,如果饿死或病死在加拿大,固然对张国焘是个悲剧,对于台湾方面也是一大讽刺,建议黄少谷向蒋经国进言,予以救济。时隔不久,蒋经国托人将1万美元的支票交给蔡孟坚,蔡孟坚亲自将支票送到老人医院,张国焘手脚不便,嘱咐杨子烈代写收据。
1979年11月26日,张海威三兄弟齐聚多伦多,将父亲接出医院,在家里为他做寿。事后,杨子烈才意识到犯了大忌。张国焘的生日是农历10月20日,即公历11月14日,做寿的这一天已经超过了12天,违背了中国“男做虚,女做实”的传统习俗。这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
当时,家人们难得团聚一堂,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82岁的张国焘胃口不好,象征性地吃了两口寿面。望着子孙满堂、熙熙融融的场景,他突然冒了一句:“医院暖气有时关闭,冷得我直想呕吐。”大家听了,心里很难过。
吃过寿席,儿子们又把张国焘送回老人医院。
回到医院,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十几度。张国焘终日蜷缩在被褥、毛毯里,不敢起床。12月2日深夜,他在翻身时,被子、毛毯滚落到床下,因为偏瘫无法动弹,只能按铃向护理人员求救。可是,没有人理会。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张国焘身着单衣,裸露在寒冷的地板上,冻得浑身青紫,然后是剧烈呕吐,呕吐两个小时后陷入昏迷。等到第二天天亮,护理人员发现时,他已全身冰凉僵硬。
12月5日,张国焘下葬在多伦多一家公墓里。他死后,由于3个儿子家庭负担都很沉重,负担不起全部丧葬费用,杨子烈只好从自己积攒的养老金中拿出钱来为张国焘购买棺木、墓地。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称杨子烈无力负担丧葬费用,再次托蔡孟坚、黄少谷向蒋经国求助,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3500美元,用于处理后事。
张国焘死时,按虚岁是83岁。
张国焘的亡妻杨子烈曾愤愤不平地说:“我们做共产党20年,反共40年,一生未享到半点福,天道真不公平!”
张国焘以叛逆著称,这也许就是叛逆者的命运。
全文完明天连载《禁地青春——一位核武老人回忆核基地生活》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