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叛党出走,张国焘冻死异国他乡

叛党出走,张国焘冻死异国他乡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叛党出走,张国焘冻死异国他乡

【简介】 判投军统,成为座上宾 张国焘于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想要出面创办一种“民办刊物”,从思想上“揭发共产主义不适宜于中国的种种论据”。不料,蒋介石却要他参加军统,实际上要他做“走狗的走狗”。 张国焘在中共党内近18年,戴笠企图利用他过去在中共的地位和关系,大搞对中共组织内部进行打入拉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87

【正文】

判投军统,成为座上宾

张国焘于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想要出面创办一种“民办刊物”,从思想上“揭发共产主义不适宜于中国的种种论据”。不料,蒋介石却要他参加军统,实际上要他做“走狗的走狗”。

张国焘在中共党内近18年,戴笠企图利用他过去在中共的地位和关系,大搞对中共组织内部进行打入拉出的阴谋活动。戴笠最初对张国焘寄以极大希望,对他言听计从,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戴笠虽然如此器重张国焘,但对他是存有一定戒心的。军统局一切重要会议不邀他参加,派往他家的勤杂人员都要经主管总务的沈醉挑选。张国焘寄人篱下,只能处处小心。

百事不顺,成光杆司令

张国焘为了博得戴笠的好感,使出浑身解数卖命。上任伊始,他把共产党最擅长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方法搬到了为国民党训练特务的特训班上。但学员们的反应态度很冷淡,训练班勉强办到第二期就停办了。

在训练班上丢了脸,张国焘便想出了在共产党控制区设立策反站以瓦解共产党的“高招”。钱花了,人派出去了,结果没有一个人被策反过来,被派出去的人中却有的一去不复返了。戴笠觉得无法交差,便在洛川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延安组”,摆了一部电台,敷衍一下蒋介石。

为了不让戴笠对自己完全失望,张国焘又在汉中建立一个特别侦察站,在榆林建立一个陕北站,加强对边区的封锁。但“小虾钓大鱼”战术仍然毫无收获。

张国焘自到军统后百事不顺,戴笠即由起初的对他的满怀希望,一转而为满腔怨恨。

武汉沦陷后,陈独秀迁到了四川江津。张国焘又向蒋介石建议:由国民党知名人士访问陈独秀,将其中有利于国民党的言论公开出版发行,以对付延安的宣传。蒋介石欣然接受建议,派戴笠、胡宗南前往访问,不料两人很快扫兴而归。从此,张国焘在戴笠眼中一文不值,备受责难和冷落。

张国焘的处境得到了同乡蔡孟坚的同情,蔡孟坚将张国焘介绍给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朱家骅,安排他担任了组织部“反共设计委员会”委员兼主任秘书。张国焘成了事实上的光杆司令,他不无辛酸地说:“我在国民党人眼中,我是一个身家不清白的人哟!”

无枝可依,冻死异国他乡

张国焘携家眷逃台后,举目无亲。他想继续为国民党效力,可国民党却似乎将他遗忘了。1949年冬,张国焘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子到了香港。在香港,他干“炒黄金”的生意跌得惨不忍睹。195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找到了张国焘,美国人未费周折便取得了他的配合。

在香港,张国焘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中央转达了自己回归大陆的请求。中国共产党告诉他:回去可以,但前提条件是承认错误。张国焘考虑再三,最后拿定主意不回去了。

1968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波及到了香港,张国焘和妻子杨子烈投奔移民到加拿大的儿子。但在异国的三个儿子都是勉强度日,张国焘只能到他不愿去住的老人病院。

1979年12月2日夜,张国焘冻死在加拿大老人病院。张国焘的三个儿子无力分摊全部丧葬费,杨子烈只有告知蔡孟坚。几天后,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据中华网)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