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焘脱党后的反共活动
【类型】报纸
【篇名】张国焘脱党后的反共活动
【简介】 《张国焘传》 1938年,张国焘在武汉宣布脱离共产党,各报刊着实热闹了一阵之后,渐渐平静下来。蒋介石对张国焘的投靠,开始也高兴了一阵,他嘱咐军统戴笠照料一切。戴笠把张国焘安置在武昌的一座小洋楼里,并委托张国焘的同乡、武昌警察局长蔡孟坚负责“保护”他。 反共培训班办不下去 张国焘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599
【正文】
《张国焘传》
1938年,张国焘在武汉宣布脱离共产党,各报刊着实热闹了一阵之后,渐渐平静下来。蒋介石对张国焘的投靠,开始也高兴了一阵,他嘱咐军统戴笠照料一切。戴笠把张国焘安置在武昌的一座小洋楼里,并委托张国焘的同乡、武昌警察局长蔡孟坚负责“保护”他。
反共培训班办不下去
张国焘投靠国民党之后,蒋介石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安排他到军统,帮助戴笠做反共工作,并委任张国焘为军事委员会中将委员,但这只是一个空头衔。
张国焘到军统后,专门为国民党特务组织策反中共人员出谋划策。他还主办所谓“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为国民党训练特务,专门从事反共的特务活动。曾任军统总务处长的沈醉后来回忆说:
戴最初对张国焘寄予极大的希望,满以为只要张肯卖一点气力,便可以把共产党搞垮。张国焘说要办一个训练班,由他来培训一批专门人员,戴笠马上挑选各训练班毕业学生中最优秀分子送去给他训练。他说要在陕甘宁边区设立一些策反站,戴笠马上照他的计划办理。真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张国焘虽然为军统培养训练了一大批专门对付共产党和边区的特务,但是能够派出去的并不多。沈醉在谈到这一情况时说:“这个训练班的学生虽经戴笠亲自挑选,又由张国焘亲自主持训练半年,但训练期满后,经过张等考核,认为适合派往边区打进延安的还是不多,具体数目我不清楚。听说经过挑选,只有极少数的人派往张所领导的几个‘策反站’去工作,其余大多数派在蒋管区内的一些重要兵工厂担任‘防共’工作。”
即便是少数经过严格挑选出来的特务,派出去后也收效甚微。既打不进去,也拉不出来。戴笠想在延安设立一个延安站或延安直属组,张国焘用尽了一切办法,始终没有搞成。张国焘派人手持戴笠的信件,到太行山区请第二十七军军长范汉杰帮助进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防区活动,结果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连去的人也没有回来。最后只能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汉中设立一个特别侦察站,在榆林设立一个陕北站,在洛川设立一个延安站,并且没有多少作用。由于训练班的作用不大,使戴笠感到失望,所以只办了两期便停办了。
现身说法劝说失败
张国焘还现身说法,劝说一些被捕的共产党员自首叛变,但常常不能如愿。沈醉曾回忆说:我亲耳听到张国焘劝说过一位1942年在重庆南岸秘密逮捕到的地下党员。张国焘一开始就作自我介绍,使得对方为之一惊。接着他就用连他那样有很高地位的“老党员”都不再当共产党而愿投向国民党等等一套无耻谰言,要求对方考虑。但很出人意料,那位地下党员用很坚决的口吻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死又有什么可怕!”张国焘最后也只好老着脸皮说什么“我是为了你好,你再仔细考虑考虑”。然后,他灰溜溜地走开。
当然,这位坚贞不屈的英雄,最后成为革命烈士。
逐渐被戴笠冷淡
张国焘的工作不见成绩,不禁使戴笠大为恼火。张国焘在军统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沈醉回忆当时张国焘的处境时说:
张国焘变得不受欢迎,半年、几个月都见不到戴笠一次;即令见到了,不是被当面讽刺几句,就是被严厉地训斥一番。有次不知道是为了一个什么问题,戴笠对张国焘答复他的询问不满意,便暴跳如雷地拍着桌子骂张。张走出来时,表现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进去问戴:“什么事又发气?”他没有正面答复我,只余怒未息地说:“这家伙(指张国焘)太不知好歹。他不要以为这样可以对付得过去!”……以后几年,张只是坐冷板凳和受气。根据和张一起工作过的秘书黄逸公和张国焘派去延安的沈之岳告诉我说:戴笠骂张国焘不肯为军统卖力实在有点冤枉。他连吃饭睡觉都在想办法,实在是因为共产党组织太严,防范太周密,所以做不出特别成绩来。
无事可做处处受排挤
在重庆期间,张国焘还通过同乡甘家馨的关系,认识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朱家骅。经朱家骅推荐,张国焘被聘为“对共斗争设计委员会”的中将设计委员兼主任秘书。张国焘无功受封,引起特务们的嫉妒和不满。但是,张国焘在这里仍是没有太多的事可干。
1945年5月,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国焘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8月,在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召见张国焘,让他草拟一个管理全国粮食和一般物价的方案。张国焘到处搜集材料,连熬几夜,写出一份洋洋万言的方案。送给蒋介石后,就没有下文了。
1946年3月,戴笠乘坐的飞机撞在南京附近的江宁县板桥镇戴山,机毁人亡,军统也准备改组裁员。张国焘也趁机当上了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和江西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
张国焘一上任,就受到了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的排挤。原来,当年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入川时,曾与田颂尧、王陵基交战川北。田、王损失惨重,大败而逃。王陵基因此被刘湘撤职,拘禁数月。如今,张国焘虽然脱离了共产党,但王陵基旧恨难消。于是,他让部下对张国焘冷嘲热讽,蓄意刁难。不久,张国焘不得不离开江西,避居上海。
创办《创进》周刊反共
张国焘在上海闲居了将近两年。在这两年中,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经过1年的作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而且从1947年7月开始,转入了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域。南京国民党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1948年6月,不甘寂寞的张国焘筹集了约120两黄金的经费,在上海施高德路办起了一个创进周刊社,出版《创进》周刊。
《创进》在代发刊词中,以貌似公正的面目出现,标榜自己是讲“老实话”的,但在实际上,它不过是为国民党捧场和进行反共宣传的工具。
面对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治、军事危机,《创进》周刊发表文章,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来挽救危机。在一篇题为《门神救国论》的文章中,把蒋介石发动内战比做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鼓吹:“只要有一个像曾国藩那样气魄与做法的人,出面号召,决定可以完成救国使命的。”文章甚至说:谁能充当“现代的曾国藩”,“谁就是现代中国的救世主”。文章把希望寄托在蒋介石之子蒋经国身上,吹捧说:“近来蒋经国在上海执行新经济政策,有声有色,人人喝彩。”“现实环境正需要这类人,才能有所作为。”
《创进》周刊发表的一些文章,把造成全国危机四伏、民不聊生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的攻击。当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候,《创进》周刊仍在吹嘘国民党军队。
蒋介石不欢迎他去台湾
但是,战局的发展却不像《创进》周刊的文章所说的那样,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国民党的统治大势已去。
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官员纷纷逃往台湾。张国焘也惊恐不安,考虑自己的退路。这时,蒋介石指示国防部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劝说张国焘留下。
对于毛人凤的劝说,张国焘表示:他已考虑过了,现在再也不想干什么,只希望到台湾山明水秀处当老百姓,写一点东西。毛人凤则再三劝说张国焘,说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共产党来了决不会杀害他,留下便能在共产党内有一位共事多年的老朋友,这比去台湾的作用大得多。张国焘低头沉思了几分钟后,慢慢地抬起头来,用低沉的声音说:你们的考虑是对的,他们来了,决不会置我于死地,但是批和斗肯定少不了,人总是要面子的,我实在受不了。就这样,毛人凤同张国焘的谈话不欢而散。张国焘走后,沈醉问毛人凤:为什么要让张国焘落入共产党之手呢?毛人凤回答说:过去他就没有做出过什么,让他去台湾还能做出什么呢?如果他不愿意留在大陆,台湾是不会欢迎他去的。
张国焘没有听从毛人凤的劝说。他把《创进》周刊停刊,于1948年11月携全家去了台湾。他当时或许没有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据《张国焘传》张树军/著(红旗出版社出版)
戴笠最初对张国焘寄予极大的希望,满以为只要张肯卖一点气力,便可以把共产党搞垮。但张国焘干了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效果,从此便失宠了。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