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茶可能没营养 但不能有害处 专家称二手茶叶危害需鉴定,但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律师认为凯丰茶厂明显在制假售假

茶可能没营养 但不能有害处 专家称二手茶叶危害需鉴定,但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律师认为凯丰茶厂明显在制假售假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茶可能没营养 但不能有害处 专家称二手茶叶危害需鉴定,但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律师认为凯丰茶厂明显在制假售假

【作者】 王志海 张志韬

【简介】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 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47

【正文】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

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正因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喝茶。但流向市场的二手茶叶,有没有营养价值?被喝进了人肚到底有没有危害?对此,中山大学营养学院一名资深教授称,二手茶浸泡过后加工,在脏乱环境加工已经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要视加工中添加的物质判定。广东茶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称,若将二手茶重新加工制售,则属于制售假茶,应向工商和检测单位举报。由于制假二手茶没有精品包装,亦不知品名和规格,检测单位现无对照标准检测。

营养专家:视添加物判定危害

中山大学营养学院一名资深教授说,茶叶是风味饮品,本身不是营养物质,不提供糖、蛋白质和脂肪,茶叶被浸泡过后,只剩下根茎叶纤维素,原有的色泽味消失,茶叶的其它成分也随之减少或消失,主要看茶叶被浸泡的程度。像绿茶、半发酵的铁观音及全发酵的红茶,只是炮制加工的方法不同,产生了不一样风味,茶叶本身的物质如茶多酚、叶绿素、植物素等等,具有抗氧化有益营养效益,但不是营养素。

按专家解释所说,浸泡过后的二手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物质,是不可以再重复利用,被人喝了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该名资深营养专家说,如浸泡过的茶叶被重新加工成二手茶,肯定是要添加一些原料,否则制成的茶叶是无色无味的。南都记者暗访中曾亲见茶厂烘干茶叶时,工人给茶叶添加了白色粉沫状的东西。在凯丰茶厂再加工,工人还添加了所谓的糯米浆。凯丰茶厂的二手茶原料及成品茶,浸泡后色泽淡黄,也有股茶香味,不排除添加有其它物质。

那么,人喝了二手茶对身体有没有危害?这位资深营养专家说,回收加工泡过的二手茶,不可避免地会带进污染物,况且还在污染的环境中加工,至于对人体的危害,还需鉴别二手茶叶加工中添加的物质,具体才能知道二手茶对人体的危害。

检测部门:二手茶无检测标准

为弄清二手茶所含有的成分,南都记者将凯丰茶厂的茶叶样品和原料送往广州质监院检测。质监院检测人员查验了茶叶样品和原料,感到为难。一名技术人员说,茶叶种类很多,每种茶叶都有标准,检测必须是依据标准,国内还没有出台二手茶的检测标准。

另外,二手茶添加的物质仍是未知数,泛泛检测的方法,类别太多,也不太可取。检测人员说,这种二手茶叶,没有包装说明,也没有冒充的茶叶品牌和规格,无法进行比对检测。

茶叶协会:建立举报和监督机制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常的茶叶经浸泡过后,茶叶会出现松散,内含物质已经丧失,排除另外添加的物质,对人身体的危害应该不大。

该负责人表示,正规的茶叶加工厂,应有工商登记和生产许可证,没有工商部门的审批或者生产设备不符合标准,都没有加工茶叶的资质。按照相关要求,大的茶厂加工茶叶,从分装到精装车间都要区分开,车间也应悬挂生产许可证,遵守茶叶生产的卫生标准。

南都记者却在凯丰茶厂见到,茶叶是就地堆放,从搅拌到炒茶都没有分开,车间卫生条件差,墙壁也没有悬挂生产许可证。

国内茶叶市场放开后,茶叶从产地直接向市场流通,供销一条龙,有的是基地加农户,但茶叶市场流通的主体还是专业公司。茶叶在流通过程中,要求厂家必须送检茶叶,每批次茶叶都要有检测报告。但是,二手茶,工厂肯定不会自己送去检测。

这名负责人说,我国的茶叶出口许可证已经放开,只要生产的茶业符合要求,就可向国家检验检疫部门申请。但出口的茶叶必须达到进口国的茶叶标准。

如今,茶叶已被列为食物,茶叶有国家标准,还没有建立食物标准,相关专家提出建立茶叶食物标准。这名负责人建议,防止二手茶叶,应加强行业自律,建立一个举报机制,在行业中加强培训教育,政府、行业、企业、媒体和社会共同监督,一旦消费者发现二手茶就应向质监和工商部门举报。

律师:销售5万元以上就构成犯罪

广东博浩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周雄表示,如果浸泡过后的茶叶,再被重新利用加工成二手茶,很明显就是在制假售假,也属于是“三打两建”的范围。目前,在国内刑法当中,还没有制假销假罪。如茶厂老板生产的二手茶销售额达到五万元以上,就构成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数量小、危害性不大的领刑3年以下,但数量特别大,则要判处15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群众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判死刑。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